作者:韦应物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永绝携[全文]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全文]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全文]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全文]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全文]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 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 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 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 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全文]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苍苍烟树闭古庙, 中有蛾眉成水仙。水府沉沉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魂同魍魉潜太阴,身与空山长不灭。东晋永和今几代, 云发素颜犹盼睐。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珮。 山精木魅不敢亲,昏明想像如有人。蕙兰[全文]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明皇重士亦如此, 忽怪褚生何得还。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朝朝待诏青锁闱, 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世人仰望栖此地, 生独徘徊意何为。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藏书壁[全文]
龙池宫里上皇时,罗衫宝带香风吹。满朝豪士今已尽, 欲话旧游人不知。白沙亭上逢吴叟,爱客脱衣且沽酒。 问之执戟亦先朝,零落难艰却负樵。亲观文物蒙雨露, 见我昔年侍丹霄。冬狩春祠无一事,欢游洽宴多颁赐。 尝陪月夕竹宫斋,每返温泉灞陵醉[全文]
三年纠一郡,独饮寒泉井。江南铸器多铸银, 罢官无物唯古鼎。雕螭刻篆相错盘,地中岁久青苔寒。 左对苍山右流水,云有古来葛仙子。葛仙埋之何不还, 耕者鎗然得其间。持示世人不知宝,劝君炼丹永寿考。 [全文]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全文]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全文]
萧萧垂白发,默默讵知情。独放寒林烧,多寻虎迹行。 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 [全文]
远学临海峤,横此莓苔石。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 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自与幽人期,逍遥竟朝夕。 [全文]
参差剪绿绮,潇洒覆琼柯。忆在沣东寺,偏书此叶多。 [全文]
对殿含凉气,裁规覆清沼。衰红受露多,馀馥依人少。 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节谢客来稀,回塘方独绕。 [全文]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 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全文]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 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缘。 [全文]
叶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虽此蒙阳景,移根意如何。 [全文]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 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 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 [全文]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