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费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06-10-10
逝世日期:1951-1-31
职业:导演、编剧
代表作品:天伦、生死恨、小城之春
主要成就:于中国电影史上首次以民族乐器配乐 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字号:字敬庐,号辑止
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
早年经历
1906年,费穆出生于上海一个保守的封建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孔孟之道。
1916年,费家迁居北京,费穆被送至天津法文高等学堂学习法语,并自学了英、德、意、俄等多种外国语。但因长年苦读,致左眼失明。
1924年,18岁的费穆从法文高等学堂毕业,进临城矿务局任会计主任。
1928年,费穆由北京调到天津出任中法储蓄会文书主任,业余为北京真光戏院《真光影讯》撰写影评。
1930年,费穆应聘为天津华北电影公司编译主任,为影院外国新片翻译英文字幕和撰写说明书。期间,应导演侯曜之请,做了他的导演助理。因而不但熟悉了影片制作流程,而且受到了侯曜艺术创新精神的影响。
演艺经历
1932年,费穆应联华影业公司老板罗明佑之邀到上海,成为联华上海一厂的电影导演。
1933年,费穆执导了批判现实的剧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关注。
1934年,费穆先是执导了由阮玲玉、林楚楚主演的剧情片《人生》;随后又编导了由阮玲玉、高占非主演的剧情片《香雪海》。
1935年,执导了由尚冠武、林楚楚主演的伦理电影《天伦》,费穆在电影中以民族乐器配乐,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
1936年,编导了号召抗战,希望民众团结一致抵抗侵略者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费穆没有采取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而是虚构了一个隐晦的寓言故事,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来说明“打狼”的必要和必胜。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费穆在河南拍摄了宣传抗战的纪录片《北战场精忠录》;接着,出于对京剧的痴迷,费穆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合作了戏曲电影《斩经堂》。
1939年9月18日,费穆在金信民以及童振民的投资下,成立了民
个人生活
祖父
费穆的祖父是清宫的御医。
兄弟
费穆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大;二弟费彝民(原名费秉),曾任《大公报》主编;三弟费康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后来在北京搞建筑;四弟费泰是搞机电的;妹妹在两个月的时候就夭折了。
感情
1926年,费穆接受母亲安排,与素未谋面的巫梅结婚。婚后育有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其长女是香港女高音歌唱家费明仪。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以上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费穆一生恪守儒家传统以及人道主义,形成了他对于珍视和护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贞和执着,形成了他屡受挫折而始终不渝的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结。他的家国梦想、抗敌御侮的使命感,体现在他一生的作品中。(三亚新闻网评)
费穆执导的影片,显出了纯熟的技术。他擅长细腻的内心描写,在情绪的把握上,也恰如其分。镜头的角度和画面的构图也非常完美。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哲理性的探讨。在艺术处理上,镜头凝炼、构图优美,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中国新闻网评)
在现实主义和左翼电影盛行的时代,费穆的诗意表达和春秋笔法是一鹤冲天的异类,以至于他的作品往往一开始不为人接受甚至遭到诟病,而渐渐地越来越散发出隽永的光芒。(东方早报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