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瑞华
别名:曾用名马志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清丰县
出生日期:1917年7月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29日
职业: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委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建立长垣县抗日民主政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简介
马瑞华,1917年7月出生,河南省清丰县人。中学文化程度,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历
1940年任中共长垣县委书汜。1938年入党后至1939年底先后任中共豫北地委组织干事、中共考城县委书记。1940年元月任中共长垣县委书记兼县武装独立团政委。此间,他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社会各阶层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他注重抗日武装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长垣县武装独立团不断壮大,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作用。同年4月,县委在苏集筹备建立了长垣县抗日民主政府。麦收后在党组织力量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区,实行减租减息。8月,由于日伪顽军的进攻,县独立团严重受挫,形势急剧恶化,中共冀鲁豫二地委决定撤销长垣县建制。此后离开长垣,至19.1\下先后任中共滑县县委书记,中共延津县委书记。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中共封邱、曲河、延津县县委书记,冀鲁豫四地委社会部部长,天津市六区区委书记、天津市产业工会副主任。1950年任中共天津市六区区委书记,1956年至1966年先后
逝世
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马瑞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29日12时58分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92岁。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河南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瑞华同志遗体于2009年1月2日火化。天津市党政领导同志和干部群众沉痛送别。
马瑞华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其家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李瑞环、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和倪志福、胡启立等同志对马瑞华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马瑞华同志患病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到医院亲切看望慰问。
下午,市第一殡仪馆仙苑厅庄严肃穆。大厅正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马瑞华同志”的横幅,横幅下悬挂着马瑞华同志遗像。
人物生平
马瑞华同志,曾用名马志远,1917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古城集。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早在少年求学时期,他便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加入学生会,参加党组织发起的有关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进行革命活动,1934年因当地党组织被破坏而同党失去联系。“七·七事变”后,马瑞华同志在本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2月起,先后任冀鲁豫四地委委员兼长垣县县委书记、滑县县委书记,为建立和巩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5年5月后,马瑞华同志任延津县县委书记。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延津地区后,根据地委的决定,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游击战,带领县大队深入敌后,夺回了原有的根据地。1946年春,任冀鲁豫四地委社会部部长,积极参与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和支前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1月,马瑞华同志调天津工作,历任六区区委书记、市产业工会副主
人物评价
马瑞华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积极负责,公道正派,掌握政策稳妥,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严格要求家属子女。马瑞华同志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