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育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海丰县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1996年
职业: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
代表作品:马育华主编。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人物生平
马育华,1912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从小即受到文天祥、彭湃等英雄人物事迹的影响。
1930年—1936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
1935年—1939年,任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助教。
1939年—1942年,任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讲师。
1942年—1945年,任金陵大学农艺系副教授。
1945年—1946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6年—1947年,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兼代系主任。
1947年—1948年,任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农学院农艺系遗传育种研究员。
1948年—1950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1950年—1952年,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1958年,任南京农学院农艺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8年—1984年,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在1971年—1979年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期间任江苏农学院教授;198
人物成就
纵观美国伊利诺大学之所以成为美国大豆的研究中心,一方面有伍德沃斯教授等一批专家主持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美国农部在该校成立了“区域性大豆实验室”,有固定的编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梯队。生长在大豆故乡中国的马育华,早就希望我国在国际大豆论坛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他决心要亲手建设一个大豆研究中心。1954年,他从纷繁琐碎的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以课题组的形式在南京农学院开始“大豆地方品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的第一项研究计划。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名助手,其余均为临时工。1957年后,换了一位助手,师生之间配合默契,为以后30多年的科学研究,组成了最早的梯队。他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育种经验以及助手们的辛勤配合,终于在1962年春育成了“南农493-1”、“南农133-3”、“南农133-6”等第一批大豆新品种,并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同时,将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分类研究结果也整理成文
主要论著
1 MaRHYeihHT.TheChess-boerdmethodofanalyzinghigh—orderintoractionofa2nfactoriolexperimentanditsmethodofcon-founding.金陵大学学报,1937,7:65—88.
2 MaRH,KaoLM.Factorialexperimentonriceculture.TheEm-pireJourenalofExperimentalAgriculture,1940,8:23—33.
3 MaRH.Noteonfieldexperimentoffactorialdesign.金陵大学学报,1941,11:3—41.
4 马育华,王绶.大豆栽培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75:1—19.
5 马育华.大麦光芒品种之产量与品质.中华农学会报,177:63一75.
6 MaRH.Statisticalanalysiso
人物评价
他对研究生的培养遵循立足于国内的原则,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素质和培养。1979—1989年他先后招收了38位硕士生和8位博士生。对每一个招收的研究生,他都要亲自进行面试,强调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勇于田间实践。对于他们选学的课程和论文选题,都要一一过问,并亲自指定阅读文献。帮助审改论文,就连经他副手协助审阅的论文,他也要作最后把关。老师治学严格、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对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模板。受马育华指导的研究生大多继承了这种“三严”传统,因而毕业后受到录用单位的赞许。
马育华经常说:“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怎样,既要看他是否有爱国主义精神,是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要看他对前辈的劳动成果是否尊重,对同辈是否团结,对后辈是否肯帮助。”他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下为大豆研究和数量遗传的发展作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都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前辈的尊重,对同辈的团结更是无须多写的,因为不是这样便不可能得到公众一
后世纪念
2012年10月12日,我校大豆研究所创始人,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奠基人,我国著名农业教育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大豆科学家,我校农学院首任农学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马育华教授的铜像敬迁揭幕仪式暨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举行。铜像敬迁至我校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长江学者、我校农学院万建民教授,南京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杨永华教授等马育华教授的学生以及马育强先生等马育华教授的亲友出席了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大会。纪念活动由副校长丁艳锋主持。铜像敬迁仪式在理科楼大厅举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我校农学院朱立宏教授和马育华教授胞弟马育强先生为铜像揭幕,全体人员向马育华教授铜像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