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浙江省名人 > 杭州市名人 > 叶良辅简介

叶良辅

(中国地质学家、岩石学家)
更新时间:2016-12-08 11:41

叶良辅,字左之,杭州人。1894年8月1日出生于杭州。是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13年叶良辅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毕业后,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于同年 9月14日病逝。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叶良辅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杭州

出生日期:1894年8月1日

逝世日期:1949年9月14日

职业: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北京西山地质志》

籍贯:杭州

字:左之

人物生平

2

1894年8月1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佑圣观巷。

1913年 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同年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1916年6月 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

1920年1月—1922年6月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2年7月—1927年7月 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并曾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7年7月—1928年7月 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8年—1937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29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评议会副会长。

1934年—1935年 任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并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1935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38年—1949年 任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

1943年—1945年 任浙江大学史地系系主任,兼史地研究所主任。

1949年6月 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兼地理研究所主任。

1949年9月14日 病逝于杭州。

科研成果

3

叶良辅属于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他工作伊始便参加了对北京西山地区地质矿产的调查工作,并执笔写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于1920年出版)。这是我国地质学家详尽解剖一个地区的区域地质的最早研究成果。

叶良辅对全国许多地区的地质矿产作过调查研究,其中较重要的是对火成岩和有关矿床的研究。他于1925年发表了《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地区的闪长岩类岩石学》和《山西临汾县方沸石正长斑岩》两篇著作。1930年,他与其它学者联名发表了《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一文,指出明矾石是由凝灰岩和流纹岩受到来自酸性侵入岩中的硫质流体交代蚀变形成,并指出用明矾提取铝及制作钾肥的可能性。

1931年,叶良辅与同仁联名发表了《浙江青田县之印章石》一文,对优质工艺美术石料——刻印章用的“青田石”作了详细研究,指出这种岩石主要是中高温含矿溶液与火山岩互起化学反应形成的,主要矿物成分有叶蜡石、绿霞石等。同年,他又发表了《华南沿海一些省份流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成就

4

他主张地质工作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野外与室内工作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他重视野外调查研究,但也注意室内岩矿鉴定和综合研究工作,他的火成岩的研究成果居当时国内之首,1925年著《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区闪长岩之岩性研究》,概述了闪长岩的矿物成分、岩石种类、产状及侵入时期,尤着重与铁矿关系的研究,他研究的矿区包括山东金岭镇,江苏利国驿,南京近郊凤凰山、静龙山、蒋庙,湖北大冶、鄂城,安徽当涂、铜官山,湖南武安的红山等,对各处铁矿的开发也发挥了指导作用。

他于1930—1931年连续发表了《浙江沿海之火成岩》,《中国东南沿海区流纹岩及凝灰岩之矾石化及叶腊石化作用》及《中国东南沿海火成岩之研究》。他研究的区域包括浙江永嘉、瑞安、平阳、青田、玉环、乐清、黄岩等县,研究的内容有火成岩的种类、分布、侵入岩时代及产状等,并根据显微镜下研究,确认“明矾石乃流纹岩及凝灰岩变质而成的次生矿物”,“笔腊石(即叶腊石)则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著

5

1 叶良辅.浙江北部长兴煤田.地质汇报,1919(1):75—88,图版1—2.

2 叶良辅,刘季辰.直隶临榆县柳江煤田报告.地质汇报,1919(1):27—55,图版1.

3 LFYih,ThegeologyofHsishanorthewesternhillsofPeking,Mem.Geol.Surv.China,1920,A(1),Englishpp.1—113,Chinesepp.195,pls.1—15,text-figs.1—16.

4 叶良辅,李捷.安徽宣城泾县煤田地质.地质汇报,1924(6):25—50,图版1.

5 LFYih,PetrographyoftheDioriticRocksfromtheContactMetamor-phicIronoreRegionsofChina.Bul1.Geol.Soc.China,1925,4(2):105—117,pls.1-Ⅱ.

6 LFY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