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邱宗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县邱村
出生日期:1890年6月5日
逝世日期:1975年7月8日
职业:化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克拉克大学(博士)
主要成就: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建人、理学院的奠基者之一
原名:邱崇彦
个人简介
邱宗岳,1890年6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邱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好学,5岁进私塾,读《四书五经》。1905年应秀才考试,名列县榜榜首,崭露头角。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染指亚洲大陆,举国上下力主维新图强。16岁时,他毅然抛弃旧学,到杭州府学堂求新学(该校后改名宗文中学、杭州第一中学),开始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受“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影响,他勤奋读书,191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刚刚成立的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1911年4月入学,7月即与胡适等人被首批选送去美国留学,成为清末最早出国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之一。
人物年表
1890年6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896—1905年在本村家塾学习,并于1905年应秀才考试,名列县榜榜首。
1910年考取庚款留美预备班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
1911年4月—7月在清华学堂学习。
1911年8月—1915年6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15年7月—1916年9月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16年10月—1920年6月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获化学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20年8月—1921年6月任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授。
1921年8月—1928年6月任南开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和大学部主任。
1928年9月—1929年6月任厦门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1929年8月—1938年8月任南开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1938年9月—1946年6月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9月—1975年6月任南开大学教
主要经历
1911年邱宗岳公费赴美留学,攻读自然科学,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攻读,后获得克拉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河南任教。1921年受聘于南开大学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至1929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后回南开复职。
抗战时期随师生入云南,任西南联大教授。1945年南开返津复校后,邱宗岳担任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为南开化学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国后,邱宗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协委员。
邱宗岳在克拉克大学读书时,学习成绩优秀(专长物理化学),为当时的理论化学权威、著名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所器重。他曾在那时从事过热力学与相律学的研究,并在美国发表过论文。他通晓英文、德文、法文、后来又学习了俄文。
社会贡献
在美国学成之后,邱宗岳于1920年秋回国。当时凭他的学历完全可以找到较高待遇的工作,可是他不愿周旋于官场。在河南开封留美预备班任教一年后,受张伯苓校长的教育救国精神的感染,1921年他来到创建不久、待遇很低、困难重重的私立南开大学任教,并创建了化学系,任主任。这是继北京大学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化学系。1922年邱宗岳又与姜立夫、饶毓泰二教授组建了南开大学理学院,成为奠基人之一,并兼任理学院院长。早在抗日战争之前,该理学院就已经培育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化学家伉铁镌、植物学家殷宏章、物理学家吴大猷、数学家刘晋年、江泽涵、陈省身等。
南开大学化学系初创时期困难很大,没有实验室,不得不借用南开中学的实验室。因当时南开大学是私立学校,经费需靠向官绅募捐来维持,用邱宗岳的话来说:“当时所谓办教育,实际上可以说是惨淡经营”。学校的经费紧张得连最简单的玻璃器皿都很难购置,他总是把一个钱当作两
创系兴国
20世纪初,人们观察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程度,首先是看化工工业。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尚处于贫困状态,民间工业规模有限,化工产业因其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更是少有人敢于涉足,这就使中国化工工业陷入了发展困境中。以制酸工业为例,二三十年代,中国制酸工业刚刚起步,全国只有上海一家硫酸厂,限于产量,只在南方地区销售,北方的硫酸市场则完全被日货垄断。这种状况令一直把治国、强国、富国视为教育目标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无比心痛。为了振兴民族化工业,使中国化学工业发展不再依赖外国的技术,张伯苓顶着缺乏办学资金的压力,毅然决定在南开大学成立化学系,并聘请留美博士邱宗岳为系主任。1921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成立,它是继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
化学系首届只招收了四名学生,邱宗岳和1923年来校任教的杨石先教授通力合作,不仅承担了全校的化学教学和实验课程,还负责带领助教,筹建实验室。可以说,邱宗岳和杨
人物评价
为了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1952年夏天,63岁的邱宗岳冒着酷暑开始学习俄文,并且主动要求参加俄文学习班的考试。为了克服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等弱点,在他接触第一本俄文书的时候,他把成串的生字按它们的第一个字母的顺序逐个排列下来,编成生词表,每天都要读上几遍。就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系学习俄文最好的成绩。1960年他在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遇到了有关统计学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钻研这门学问,他和年轻人一道去听“统计力学”讲座。他这种干到老、学到老的治学态度,更加赢得南开师生的尊敬。
由于南开大学的教务繁重,又因化学系的行政事务缠身,再加上早期学校经费紧张和日本侵略军的战火侵袭等影响,致使邱宗岳一直未能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未能发表过论文,将他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南开的教育事业。
邱宗岳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衣食住行都注意勤俭节约。为支援农业生产,他曾将积存的1万多元存款捐献给他的家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