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曾世英简介

曾世英

更新时间:2018-08-11 14:59

曾世英,地图学家,江苏省常熟人。1919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曾任顺直水利委员会副技师,华北水利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技正、简任技正。建国后,历任新华地图社社长、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和一至三届理事、中国测绘学会第一至三届理事。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曾世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1899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1994年7月13日

职业:科学 地图学家

毕业院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开创地图集设计的新体例

代表作品:《中国分省新图》

个人简介

2

曾世英(1899~1994)中国地图学家,地名学家,江苏省常熟人。1899年六月十三日出生於常熟,1995年七月十一日因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1918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毕业。曾任顺直及华北水利委员会副技师和绘图室主任、美国陆军制图局顾问、新华地图社社长、国家测绘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国家大地图集总编委副主任、中国地名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是中国现代地图制图和地名学研究的开拓者。主要贡献有:①开展外国地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标准化、中国地名罗马化等实用地名学研究,著有《中国地名拼写法研究》,组织制订了《少数民族语地名调查和翻译通则(草案)》以及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地名的音译转写法。②促进理论地名学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地名学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和意义等。③主持筹建中国第一个专职地名研究机构——国家测绘科学研究所地名研究室,1992年改称地名研究所,参与发起建立中国人地名统一译写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简历

3

1899年6月13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18年 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 1919—1929年 任顺直和华北水利委员会练习技师、副技师、绘图室主任。 1929—1946年 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简任技正。 1936年 赴欧美考察制图。 1944—1945年 任美国陆军制图局顾问。 1946—1947年 任上海华夏图书出版公司筹建人。 1949—1950年 任上海《解放日报》舆图部负责人。 1950—1958年 任新华地图社社长、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8年 任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9年 筹建地名研究室。 1959—1968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1978—1987年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1980—1985年 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94年7月11日 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4

曾世英,江苏常熟人,祖父是清贫的京官,父亲是穷秀才,生性喜钻算学和格致(物理);在詹天佑部下当差,1912年病故,导致家境进一步衰落。

曾世英出生于1899年6月13日。1914年夏考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1918年毕业。两年后,经同学介绍到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工作。由于他工作勤奋主动,试用期满后即定为练习技师,后又被提升为副技师,主持一个绘图室的工作。1929年,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他被任命为绘图室主任,从此他便正式跨入地图出版工作的行列。

1930年秋,上海申报馆总经理史量才接受丁文江的建议,由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负责编纂《中华民国新地图》,作为《申报》创刊60周年(1932年4月30日)纪念。3人商定图集编纂原则后,具体事宜由曾世英主持,翁文灏在该地图集序言中说:“编辑制绘则曾世英先生实任其工作”。同年冬,曾世英邀请方俊襄助,并物色了安炳昆、王锡光等10余位绘图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著

5

1 丁文江,曾世英.川广铁道路线初勘报告.地质专报(乙种),1931(4).

2 曾世英.中国各省区的面积.申报月刊,1932(2):52—60.

3 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中国分省新图(1—4版).上海:申报馆,1933—1939.

4 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中华民国新地图.上海:申报馆,1934.

5 曾世英.中国舆图分幅法刍议.地理学报,1935(1):73—88.

6 曾世英,方俊,周宗浚.中华民国地形挂图.上海:申报馆,1939.

7 曾世英.我国测绘事业的检讨.工程,1939(1):1521.

8 曾世英.中国实测经纬度成果汇编.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1943.

9 曾世英,方俊.中国舆图用亚尔勃斯投影表.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1943.

10 曾世英,方俊.中国分省新图战后订正版.上海:申报馆,1948.

11 曾世英.统一外国地名翻译的商榷.地理学报,1956(4):373—395.

12 曾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评价

6

曾世英先生,以他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影响了不止一代从事地图制图和地名研究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