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呈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厦门
出生日期:1909 年6 月18日
逝世日期:2005年1月20日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性别:男
人物生平
曾呈奎,号泽农。1909年6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灌口镇李林村。曾祖父和祖父都在南洋经商。曾呈奎两岁时,父母携全家去缅甸仰光投靠经商的外祖父,后回国经商,全家定居在厦门鼓浪屿。母亲林水清,因其父在国外经商,青少年时就挑起了管理家务的重担。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母亲的为人对曾呈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决心像母亲那样有才干,正直、慷慨。
1915年,6岁的曾呈奎进入了厦门鼓浪屿福民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于1922年考入寻源中学英语部读书。他刻苦好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除了一学期被评为全班第二名外,其余每学期都被评为全班第一名;四年级全校大评比,他被评为全校第一名好学生,受到表彰,并获10元大洋的奖励。曾呈奎决定升大学继续学习,他心中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决心研习农业科学,用先进的农业科学使农业增产丰收,为劳动人民造福,使国家发达、强盛。他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因而给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迹,矢志
学术经历
1934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
1942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和拉克哈姆博士后工作;
194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负责海藻研究工作,特别是琼胶及琼胶海藻的资源及增养殖的研究;1946年底回国在山东大学植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兼水产系主任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1950年,他和童第周、张玺、朱树屏教授共同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历任研究员、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博士;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海洋人生
“我的海洋事业在中国”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一生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
曾呈奎的海洋人生,有三次重大选择,从而实现了一个爱国科学家忠诚党的科学事业的转折。
1940年,曾呈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成为当时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得知山东大学(青岛)复校,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国任山东大学(现山东大学)教授。他对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的理解是:“我的海洋事业在中国。”
在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所要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但他相信共产党,坚决留下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重大选择。
曾呈奎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选择,是1956年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可是经过十年考验,到1966年曾呈奎的入党申请通过了基层党组织
人物成就
曾呈奎60多年来致力于海洋植物学的教学和海藻学的研究,是中国海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查清了中国海藻资源的分布及区系特点,弄清了紫菜的生活史,解决了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紫菜、海带栽培和海带南移栽培中的关键问题。首次在中国发现了原绿藻,开拓了海藻比较光合作用和进化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生物进化的理论。推动了中国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对世界水产事业产生了影响。
他从事教学和科研达67年之久,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至今已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报告达384篇(中、外文),主编或合编的著作有九部。
1、在海藻资源调查和分类区系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西沙群岛原绿藻,并编著了《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中国常见海藻》(1983,英文版),后者获得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2、在海带栽培生物学
人物荣誉
曾呈奎教授是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70多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84篇、专著13部,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侨界十佳奖;1991年被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1995年获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畑井新喜志奖;1996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1997年9月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2002年获首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先后发现并报导了上百个新种,二个新属,一个新科;首次发现并报导了西沙群岛原绿藻,组织领导了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进行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陶罐施肥,参与完成了商品海带南移栽培实验,使海带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面积海域栽培成功;提出了紫菜壳斑藻阶段的大量培养方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