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上海市名人 > 潘光旦简介

潘光旦

更新时间:2019-03-13 09:23

潘光旦(1899年8月13日—1967年6月10日),男,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属上海市)。字仲昂,原名光亶(后以亶字笔画多,取其下半改为光旦),又名保同,笔名光旦(见1929《新月》),西名Quentin pan。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1927年参与筹设新月书店。著作有《优生学》、《人文生物学论丛》、《中国之家庭问题》等外,另有译著《性心理学》等。 《性心理学》原著作者英国性心理学大师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 1859-1939),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性心理学泰斗。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潘光旦

别名:光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

出生日期:1899年(己亥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67年(丁未年)6月10日

职业: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研究中国现代教育

代表作品:《冯小青》《优生概论》《自由之路》《家谱学》

性别:男

人物生平

2

1913年,江苏省政府咨送北京清华学校。

1922年,毕业赴美留学,入达特茅斯学院,192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对于谱谍学深感兴趣。

1926年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建国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名词统一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社会系学科被撤销,潘光旦遂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是人类学、民族学界著名五大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璠、吴文藻、费孝通)之一。他的“罪名”之一就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他在

展开阅读全文 ∨

思想和贡献

3

教育界知道潘光旦的不多,了解其教育思想的人就更加少了。潘光旦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群星璀璨、名人济济的行列中,以其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问和卓然不群的独到见识成为一位光彩照人的学界泰斗。

潘光旦一生都在力倡的通才教育思想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当我们走过了近50年的专业化教育的弯路,且痛感这一弯路带来的国民人文素质衰退的时候,重提潘光旦,重温一下这位集科学家的睿智和文学家的文采于一身的教育家的思想,重新认识一下他“发挥了中国儒家的基本精神,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力图为人类寻求一条中和位育、遂生乐业之道”(费孝通语)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对正在呼唤通才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当代中国教育界是大有裨益的。

学术成就

4

研究中国现代教育,潘光旦是位绕不过去的人物,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一。他在教育上的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这可能是中国学界自严复后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的最早成功的范例。

主要著作

5

《冯小青》

《中国家庭之问题》

《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

《读书问题》

《画家的分布、移植与遗传》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近代苏州的人才》

《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

《家谱学》

《优生概论》

《人文史观》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优生与挑战》

《自由之路》

《政学罪言》

《优生原理》

《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

《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开封的中国犹太人》

《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

另有译著《性心理学》等。《性心理学》原著作者英国性心理学大师霭理士(HenryHavelockEllis1859-1939),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性心理学泰斗。

教育思想

6

重读潘光旦在1949年以前那些谈教育的著述,重温他在三四十年代形成的教育思想,重现潘光旦教育理论的现代意义,重新解读潘光旦在教育上恪守并践行的那些具有永久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出现教育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潘光旦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一个人为目的,必须在每一个人身上着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个人,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成为“完人”。专家人才必须完成人的教育后才能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上的专才,否则只能是优良的工具。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潘光旦并没有停留在对中国近代教育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的梳理与概括上,他在有关著述中进一步回答了关心教育的人们在读了他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概括后可能提出的疑问:为什么近代中国教育会背离对人的全面培养这一根本原则?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的专业化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潘光旦发现应该以人为研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