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童炎生简介

童炎生

更新时间:2019-11-04 08:38

童炎生(1911-1985),江西省安福县人,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5年5月2日,童炎生在南京逝世,享年73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童炎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安福县

出生日期:1911年

逝世日期:1985年5月2日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简介

2

童炎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军区游击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连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团政委,华中军区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分区副司令员,苏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韦岗战斗和黄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开国将军中,有十三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其中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童炎生将军伤残严重,既独臂又瘸腿。

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童炎生1911年生于江西省安福县,1929年在江西苏区参加革命,翌年转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政治指导员,团挺进队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经历

3

童炎生,江西安福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在湘赣边区红军当班长,红军独立第三团排长,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分队长,茶(陵)攸(县)莲(花)游击队队长。在一次战斗中,全班被白军包围了,童炎生在率领全班冲出包围圈时,一颗化学炮弹在他身边炸开,他左腿负了伤。当时环境恶劣,无医无药,连用盐水洗伤口都办不到,很快伤口两侧就出现半尺来长的烂肉。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巨痛,自己把烂肉剪掉,敷上草药,伤口逐渐愈合。不久在另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营长撤退,左膝盖又负了一次伤。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师第二旅第四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第三特务团政治委员,第一旅政治部主任。1944年在苏中军区当团政委时,一次战斗结束,缴获了敌人大批土造手榴

展开阅读全文 ∨

战地爱情

4

在江南大地转战的日子里,童炎生还收获了爱情。她,就是新四军女战士、二旅四团供给处会计徐敏。

童炎生潇洒、精干的身影不断出现在2旅4团会计徐敏的眼前,渐渐对他由爱慕升华为爱情。童炎生也爱这个倔强、活泼、富有正义咸的姑娘,但他越爱她越不想与她结婚。因为怕心爱的人因自己打仗流血、致残甚至牺牲,而承受精神痛苦。2旅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看出了他们的恋情,觉得他们是非常合适的一对儿,就充当起了月下老,促成了这个美满的婚姻。婚礼上,童炎生以他和她的名义,写了一张二指宽的纸条,双方签名划押,摁上指印,朝月下老刘培善手里一交,就算是结婚登记了。战友们风趣地说:“童炎生和徐敏的结婚真浪漫,不用披红挂绿放鞭炮,只的枪声、炮声、手榴弹。”

人物评价

5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童炎生一直坚持在最前线指挥作战。他先后担任苏中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在渡江战役中担任第一渡江司令部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童炎生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童炎生被授予少将军衔。童炎生为江苏人民武装建设和海边防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品格

6

新生活不忘艰苦奋斗精神

1980年夏,时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的童炎生到上海治病,住在延安饭店。服务员在送菜时,童炎生起身,他那已缝缝补补破得不能再破的旧衬衣撕了一个大口子。坐在旁边的两个青年人听到衣服撕破的声音,顿时投来惊奇的目光,笑了笑说:“首长,你这衬衫早该送博物馆啦!”童炎生笑着说:“我们这些老家伙是穷过来的人,红军时期我还穿过从土豪家里缴获来的女人衣裳哩。”“都80年代了,还翻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干什么?”童炎生认真地说:“时代在发展,我也不赞成老是那么清贫,特别是你们青年人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我没有意见,问题是千万不要忘记艰苦奋斗。”童炎生在上海衬衣撕破的事不胫而走,很快传到江苏省军区大院。人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说他“抠门儿”,有的讲他“守旧”,不过广大知情人却赞不绝口地夸他严己厚人、助人为乐、艰苦朴素。

心系国家,乐于助人

省军区司令部的一位管理处长说,三年自然灾害时,为了减少国家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