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植元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文登
出生日期:1927
逝世日期:2003
职业: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主要成就: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生平经历
于植元1927年5月生于文登大水泊村。他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承著名学者原上海劳动大学教授、书法家梁国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汤景麟等施教,在少年时代便学完中学及大学的文史课程,并开始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同时练习武功。
1946年,他告别故乡,北渡大连,在大连市立初级师范、旅大师范任教;1953年,调旅大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
"文化大革命"中,于植元遭受迫害身患重病,1971年春被遣返故里,受到乡亲们的保护。1973年,平反昭雪后重返大连,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先后任旅大师专副教授、校长等职;1980年始,任大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大连大学副校长等职;1987年,任大连师范学院终身名誉院长。2003年1月26日,于植元先生病逝于大连,享年77岁
出访日本
1982年,于植元首次以中国书法家的身份随大连市文艺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方邀请代表团参观馆藏的中日古代书画碑帖和文物,并突然提出进行"评价"。当看到一幅署名中国宋代皇帝赵佶的绢地花卉画时,于植元从绢的出产年代、题字画押的风格以及画体特征等细微处论证,作出"该画系赝品"的鉴定,令日本专家连连点头称是。接着,开始书法表演,日本书道联盟会长提笔写下"金契兰结"四个字,于植元随即笔走龙蛇书写一幅短文"因仍用《周易》之言以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他深厚的汉学功底,敏锐的反应,精妙的书法,令日方专家学者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于植元到日本进行书艺交流时,曾应对过一个挑衅性场面。一天,于植元应邀去北九州某市参加笔会。在许多日本朋友的热情要求下,他全神贯注地泼墨作字,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中日文化关系
关于中日文化关系史,于植元写出《弘法大师与中国书法》、《小仓城与黄檗文化》等论文,在中日关系史年会上宣读,得到与会日本专家的肯定,并被日本学者收入关于弘法大师研究的论文集中。同年秋,日本安田海上火灾保险公司董事长后藤康男慕名到大连拜访于植元,并带来一封政界要人的信函,请为时任日本大藏相的竹下登写一条幅。于植元对竹下登的为人、政治态度略有所知,遂书写郑板桥的咏竹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以竹之节隐喻,示相知之心。当时竹下登正准备竞选首相,得到条幅后非常高兴,特意挂在府中醒目的地方。其后,又派自己的学生中川赶赴大连,力请于植元手书一幅能嵌入竹下的名字,并含有龙年上任吉言,且字面典雅的条幅,以壮竞选声威。于植元略加思索,随即写下"能从竹下登龙门"一幅行草,其章句与隐义契合之妙,使竹下登大喜过望。5个月后,竹下登果然
中国学者
于植元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身份,20多年间先后访日50余次,与竹下登、中曾根康弘等12位日本首相有文字交往,与诸多日本政界名流元老结为挚友至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民间文化大使"。多年来,于植元的书法在日本一直备受推崇。他的书法艺术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根据求字者的身份、职业、心态,题写富有深刻寓意的文字,如为"佳能""精工"两大公司题写的"唯佳方能"、"精为上工",竞被两家公司奉为经营方略。1986年,日本一家公司在大连市开办合资企业,日方签定合同的条件中有一条为:日方向大连市赠送一套贵重物品,大连回赠一幅于植元的书法作品。1988年1月,日本最权威的书法专刊《书道艺术》,开办"现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专栏,介绍20多位中国现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其中对于植
荣誉和成就
于植元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上,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暨大连市优秀专家、曾宪梓全国师范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
于植元刻苦勤勉、治学严谨,精通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对明清小说、满族文学、文物鉴定、中医中药等也广泛涉猎;对中日关系史研究精深独到;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尤以行书见长。早期曾发表过小说、诗歌和散文;解放后在大连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如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中年以后致力古代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评论。先后发表过《论后西游记》、《林兰香论》、《满族的政治家和诗人》、《论宋代几位女词人》、《岳飞的诗问》等,校订出版了明清小说《后西游记》、《林兰香》,收入《明清小说选刊》丛书。其专著《英和与奎照》,因列入满族文学研究丛书的首部而受到重视。
晚年成就
于植元晚年,曾身兼全国高校古汉语研究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日本中日友好文化经济技术协会全国总会顾问等国内外学术及社会团体职务90余个。先后被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中心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其终身成就奖,并聘其为海外分部顾问。
喜得学子宫本朋
于植元的晚年喜得弟子-----宫本朋,香港回归年,他以师范类庄河市第三名优异成绩考入大连师范学校美术大专班,在这座艺术殿堂的学校里,孕育了他的艺术细胞,培植了他的艺术灵感,此时,有幸得到了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于植元教授的点拨,身染老教授的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医术高超、功夫过人等各方面学术成就。并开始刻苦练习背诵唐诗宋词、名言警句,学习太极拳简单的医术和气功。由于他记忆力超群,既能朗朗上口,又能吟诗作文。于植元教授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后生可畏,不雕琢;大胆落墨、浑然天成、野逸十足·······”,2002年毕业后分配到庄河市黑岛镇大于屯小学任教。后又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提起小宫,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学校新颖、活泼的板报、橱窗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念小学时,他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最大的爱好就是涂涂抹抹,写写画画,大家都称“能写善画”的小书生。由于他勤奋好学,参加了市、县数学、书画比赛都获了奖
忆有关先生二三事
转瞬之间,于植元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数年了。于先生的离去,我深感悲痛,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博而亦精的大家风范和高风亮节,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浮现。
六十年代初期,我参加工作不久,就听说于植元先生的大名了。那时只是听说而已。1977年我调到市革委会文教办工作以后,对于先生的了解逐渐多了。但由于工作分工和职责范围等关系,我与于先生直接联系的机会还是有限的,可有几件事我无法忘却。
听于先生的一次讲座
1977年冬(也许是1978年春)的一天,我在市革委会(现市政府)礼堂,听了一堂于先生关于机关文字工作规范化问题的讲座。记得他首先谈了机关文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严肃性,进而谈了机关文字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时正值“四人帮”倒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工作全面之时。但由于“十年动乱”灾难性的影响,“破旧立新”极左思潮、无序行为不时地显现于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反映在机关文字工作上就是仍有一些“假大空”不实事求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