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寿祺
别名: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771
逝世日期:1834
职业:儒学家
信仰:儒学(汉学)
主要成就:经学研究(以古文经为主,兼综今文经)
代表作品:《五经异义疏证》、《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
人物生平
陈寿祺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年六十四岁。家住黄巷,与梁章钜毗邻。陈家世代业农,从祖父陈起龙起,弃农读书,父陈鹤书,岁贡生,以经学教授生徒。寿祺5岁发蒙,“不饮,不弈,樗蒲不入座,惟手不释卷”。6岁从名师周立岩,年15补县学生员,师从大儒孟超然。孟以国士待之,并预言:“十年后,福建有通儒起,陈生是也。”年十八,上福康安百韵诗并序,沈博绝丽,时称才子。
乾隆五十四年(1789)得中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京应进士试,最初试卷被分房考官所遏,幸座师阮元向主考大学士朱珪极力推荐,才被录取。进士及第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在京时,与武进张惠言、高邮王引之以治经学齐名。不久,告假回闽省亲,途经杭州,座师阮元正任浙江巡抚,留他主讲杭州敷文书院,兼教诂经精舍生徒。阮元组织人编纂群经古义为《经郛》数万卷,其义例皆请寿祺拟定。寿祺还自撰《五经异义疏证》
著述名录
陈寿祺对经学深有研究,福建经学自清初的李光地、官献瑶以来,多崇尚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陈寿祺初从孟超然学习,颇受宋儒影响,后来师事阮元,又接触钱大昕、段玉裁等朴学大师,便专学汉儒治经,改以汉学解释经义。生平精于今文,而于义理、名物又能融会贯通,成为有清一代经学名家。主要经学著作有:《五经异义疏证》3卷、《尚书大传定本》3卷、《左海经辨》4卷、《洪范五行传辑本》3卷、《欧阳夏侯经说考》1卷、《鲁齐韩诗说考》3卷、《礼记郑读考》4卷、《说文经诂》2卷。
陈寿祺主纂的道光《福建通志》原稿共400卷,其中《地理沿革志》、《金石志》、《方言志》、《列传》及陈寿祺自撰的《形势志》、《山川志》,都广征博采,丰赡翔实,堪称力作。陈寿祺去世后,该志稿因纠纷,推迟至同治间(1862~1874年)才出版,且卷数有所减少,但仍多有超轶前志之处,甚为后世所推许。
陈寿祺能文工诗,其遗作有《左海文集》10卷、《左海诗集》6卷
藏书之家
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编修,充文渊阁校理。嘉庆十四年(1809)丁忧归,遂不复出,辞官归乡。家境清寒,不久父母命复入都,历任广东、河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后阮元聘其到“诂经精舍”任教习,后又主泉州清源书院、鳌峰书院讲学,研究宋明理学。擅长辑佚古籍,喜收藏,所聚书有8万卷,藏书楼名“遂初楼”、“小琅环馆”。保管甚严,外人不能借读。曾编撰有《小琅环馆书目》,已不传。旁室中藏有《左还诗文集》刻板、《经解》、《波山志》等印版。曾说:凡献未刊之古籍者,当加倍重奖。所以他收藏的珍善本图书,多闽中藏书家所未有。著述颇富,有《五经异义疏证》、《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左海骈体文》、《东粤儒林文苑后传》、《东观存稿》、《左海诗文集》、《遂初楼杂录》等10余种。
《清史稿》记载
陈寿祺,字恭甫,闽县人。少能文。年十八,台湾平,撰上福康安百韵诗并序,沉博绝丽,传诵一时。嘉庆四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寻告归,性至孝,不忍言仕,家贫无食,父命之入都。九年,充广东乡试副考官。十二年,充河南乡试副考官。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京察一等,记名御史。寿祺以不得迎养二亲,常愀然不乐。将告归矣,俄闻父殁,恸几绝,奔归。服除,乞养母,母殁,终丧。年五十三,有密荐於朝者,卒不出。
寿祺会试出朱珪、阮元门,乃专为汉儒之学,又及见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程瑶田诸人,故学益精博。解经得两汉大义,每举一义,辄有折衷。
两汉经师莫先於伏生,莫备於许氏、郑氏,寿祺阐明遗书,著《尚书大传笺》三卷、《序录》一卷、《订误》一卷,附《汉书五行志》,缀以他书所引刘氏《五行传论》三卷。序曰:“伏生《大传》,条撰大义,因经属恉,其文辞尔雅深厚,最近《大、小戴记》七十子之徒所说,非汉诸儒传训之所能及也。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