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孙道仁简介

孙道仁

更新时间:2019-06-29 21:31

孙道仁(1865—1935) ,湖南慈利人,以军功为福建候补道台。历任福宁镇总兵、陆军武备学堂总办、长门统领。新军成立,任陆军第十镇统制官。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任福建水陆提督。与闽浙总督许应骙之侄许崇智素有交谊。许崇智早已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首义后,约孙道仁在万寿桥下舺舨中,劝其参与革命。福州光复,组建都督府,推举孙道仁为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7月,正式就职。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孙道仁于7月20日宣布福建独立,不久被李厚基所逐,寓居上海,1935年病逝。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孙道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慈利

出生日期:1865年

逝世日期:1935年

主要成就:福建都督

生平履历

2

清光绪十年,孙道仁随其父晚清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参加台湾中法战争。孙开华以署福建陆路提督职,负责台北海防。法军封锁台湾时,孙道仁密雇帆船,把弹药藏在舱底,渡海秘密接济台湾守军,台湾巡抚刘铭传因而委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后保加四品衔,被委为前敌营务。中法战争结束后,孙道仁赴北京应试,任京府通判,分发顺天补官。

光绪十六年,安置在颐和园海军水操内学堂任办事官。

光绪十七年,热河发生金丹道农民起义,清政府调集军队镇压。孙道仁奉命担任运饷事务,往返于朝阳、赤峰、热河等处,后得赏三品衔以知府分发福建补用。不久升为道员,仍留福建补官。光绪十九年,其父去世,回籍守制。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长门统领、福建福宁镇总兵,陆军第十镇统制、福建提督。陆军武备学堂总办,长门统领,陆军第十镇统制。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孙道仁被湖南提督娄云庆调用,总管庆字全军营务处兼庆新五营,驻岳州听候调遣,议和后解职。

光绪二十一年,孙

展开阅读全文 ∨

安息大陆

3

孙道仁墓位于开元区仙岳山南面山腰。孙道仁(1865-1932年),字静山,号退庵,湖南慈利县人。晚清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之长子。1884年随父参加了台湾中法战争。清末被擢任为福建水陆提督。1911年11月9日福州辛亥革命爆发,孙道仁援助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为光复福建立下功勋。福建革命军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首任都督。1913年7月,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率军参加讨袁战争。9月,因革命失败而离职。1916年,孙道仁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总统府高等顾问,授永威将军衔,随后到甘肃、新疆查禁鸦片。晚年应聘为福建省政府高等顾问,寓居于鼓浪屿。1932年逝世后由国民政府择地公葬于此。墓坐北朝南,东西宽12米,南北长15米,总占地面积188平方米。墓冢呈三级台式,蛎灰水泥沙浆抹面,底边长2.4米,高2.6米,其上为方柱形、攒尖顶墓碣。墓碣高0.77米、底边0.9米,四面各嵌长方形花岗岩块石,正面镌隶书“永威

展开阅读全文 ∨

传记精粹

4

孙道仁,字退庵,号静山、静珊,湖南慈利人,清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一八六七年二月一日,此据孙道仁《退庵纪事》、王俯民《民国军人志》误作一八六二年,南京出版社《民国军政人物寻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陈玉堂(书石)《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误作一八六四年)生。父开华(赓堂),由武童投入湘军,为鲍超(春霆)部“霆军”骁将,在赣、湘、苏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历任游击、副将等职,同治四年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大败太平军谭体元部,五年以功授福建漳州镇总兵,有妻妾十余人;道仁居长,庶出,生母蔡氏。幼年随父在闽,好驰马试剑,遇父亲督练将士,尤喜倾心静听,故于弓箭、枪炮,颇有心得,偶稽考谱乘,知先世为春秋孙武(长卿,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子裔,传至汉末孙策(伯符),世为名将,遂慨然有志于建功立业,绳其祖武。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十八,夏,于中法战争期间,孙开华以署福建陆路提督奉旨

展开阅读全文 ∨

后继

5

十一年六月十一日,黎元洪入京复任总统(继徐世昌(菊人))。七月一日,任孙道仁为将军府永威将军(“民国军政人物寻踪”误作承威将军;德威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王士珍(聘卿)),旋奉派前往甘肃、新疆两省查勘烟禁。十二年六月十三日,黎元洪总统被迫解职,是时孙道仁查勘事竣回京,以“靠山”已失,请假回籍。十四年一月,北京政府明令废止再任将军衔,以往任命者仍有效,“自念年届六十(引案:若迳以同治五年为一八六六年计算,是年为”六十初度“),衰病日增,善后之谋,亟宜料理,因清查田产胶葛,以免日后争持”(《退庵纪事》)。十一、十二月间(旧历十月),撰《退庵纪事》一文,其目的为“留之家乘,俾我子孙稔知当年事迹,以备参考而已”。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北京政府明令裁撤将军府。晚年应林婿、女儿之请,居于厦门养老。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八月,因病在厦门去世,年六十六岁,归葬湖南长沙。(参考:孙道仁《退庵纪事》(载《福建文史资料》第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