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吕福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绥化
出生日期:1945年10月
逝世日期:2004年5月18日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个人履历
1964年至1970年,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房管所工作。
1972年10月——1981年02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员。
1981年02月——1983年03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进行研修。回国后继续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副科长、分厂副厂长。
1985年05月——1990年08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总经济师。
1990年08月——1993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11月——1994年04月,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司长、党组成员。
1994年04月——1998年04月,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8年04月——2002年03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2年03月——2002年09月,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2年09月——2003年03月,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2003
人物逝世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党组书记、原部长吕福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5月18日1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2004年5月25日,吕福源的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吕福源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李岚清、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徐才厚、何勇、李铁映、何鲁丽、丁石孙、许嘉璐、顾秀莲、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肖扬、贾春旺、王忠禹、刘延东、李贵鲜、白立忱、罗豪才、郝建秀、陈奎元、徐匡迪和谷牧、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陈慕华、王丙乾、邹家华、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彭佩云、周光召、韩杼滨、宋健、钱正
人物生平
吕福源同志1945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至1969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房管所工作。
1972年4月,吕福源同志调到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轿车厂从事技术工作。1974年,他成功组织引进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台三座标测量机,并组织开发了红旗轿车后桥齿轮计算程序,创造了第一个齿轮计算程序。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受国家选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进修,成绩优秀,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称赞,并多次被挽留在国外工作,但他毅然回国。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并搜集、整理了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英日文原著,分类编写出300多本书的提要目录。1983年4月后,历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程师、副科长、轿车厂副厂长,多次参加技术改革和重要技术引进工作,1984年5月被长春第一汽车制
组织评价
吕福源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对党忠心耿耿、坚贞不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党性观念强,坚持原则,作风民主,顾全大局,服从党的安排。他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特别重视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求知若渴,具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即使在节假日和国外出访期间,也经常到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利用一切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善于从宏观战略高度思考研究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学习指导和促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他工作作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反对浮夸之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注重调查研究。他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
人物特写
2003年3月,吕福源出任我国首任商务部长,与金人庆、马凯、周小川一起,被称为温家宝政府财经四阁员。
2003年9月,在初步查出罹患癌症的情况下,吕福源仍参加了在柬埔寨举行的第六届东盟和中国及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紧接着,他又出席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
2004年2月,为使商务部工作不受影响,吕福源提出辞去部长职务。随后,中央宣布由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部长,免去吕福源的部长职务,但仍保留党组书记职务。
2004年5月18日,吕福源逝世,享年59岁。因健康原因在政府部长的位置上任职如此之短,在新中国的同级官员中恐怕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吕福源的去世,常让人生出“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之感。这位从基层一步步扎扎实实走上国家领导岗位的我国首任商务部长,虽在公众面前还远未“脸熟”,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却不容抹杀。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董扬在怀念
人物后记
最初对苗老师的印象来自编辑《吕福源与中国汽车事业》一书的过程,在大家的描述中,这是一位默默在背后为丈夫奉献的女人。
为了敲定书的封面,我们终于见了面,与我之前想象中的“柔弱”形象不同,苗老师的声音响亮而愉悦,个子很高,梳着已经很少见的齐耳直发,就是大学里老师的样子,让人油然生出亲近感。
在给她转述了我们社里一位平时寡言少语的权威校对在看了书稿之后情不自禁说的一番话后,苗老师感动至哽噎,重复了好几遍这位同事的名字,并坚持要把他写入后记的感谢名单中。
见过苗老师后我告诉主编,她人极客气,一点小事谢个不停。主编停顿了一下,说:夫妻之间,时间长了是相互影响的。
家庭生活
他们两个,初中同桌,高中同学,大学快毕业时开始约会。12岁时第一眼,是在长春二中大礼堂看新生分班榜。她在前,看到了自己,初一1班5号。这时后面一个声音说,“我在1班,7号!”她回头看到的这个人后来成了她的同桌,12年后又成了她的另一半。苗老师说,不知为什么,她对那一眼印象特别深刻。
大学时,他们周末常在吉林省图书馆相约读书。那时,吕福源只有一套衣服。每次约会的前一天晚上,他都会把衣服洗干净。但有时衣服干了,兜还没干,他就把兜翻出来,站在图书馆门前看书,一边等,一边让风把兜吹干。有一次,他看书入了迷,忘记了把兜翻回去,苗老师远远地看着感到很奇怪,那个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结婚后,夫妻俩坚守清贫,在借来的只有9平方米的小屋里一住就是10年。吕福源赴加拿大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两人的通信居然有百余封。
吕福源是那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中的长子,他尊老、克己、俭朴、勤快,关心他人,爱恨不形于色,有强烈的责任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