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志淞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新会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1989
主要成就:试验与推广马尾松直播造林 创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代表作品:《加勒比松》
性别:男
中国第一个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创建者
朱志淞,广东省新会县人,1910年6月14日生于广州市。在青少年时期,跟随其父母在新加坡生活、读小学,后到香港读中学。1929年到广州中山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转入农学院森林系,专攻林业。不料,在大学二年级时,其父经商破产,断了家庭的生活供给。他靠自己教书、写稿来维持生活,继续学习。1935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朱志淞曾任香港农殖训练所农场主任、广东省农林局北区林业区主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助教、副教授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农林厅、林业局(后改为林业厅)科长、副总工程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5年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顾问。朱志淞是国家科委林业专业组成员,国际林学会联合会会员,国际生态学会常委,中国林学会第四、五届理事,广东省林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淞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建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
试验与推广马尾松直播造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宜林荒山荒地面积806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100万公顷,采取什么方法加快荒山、崩山的绿化速度呢?1950年,朱志淞根据马尾松耐瘠薄、耐干旱的特性,提出采用先锋树种马尾松直播造林绿化荒山的主张,并亲自在广州市郊等地设立试验点,开展马尾松直播造林试验,获得成功,为后来广东全省大面积推广马尾松直播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1951年,朱志淞深入到广东德庆县马圩等地设立崩山治理试验站,并亲自负责技术指导,开展了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的研究,为崩山造林提供了多快好省的方法。其要点是:(1)马尾松直播造林,治理水土流失;(2)在崩山口实行“崩口台阶化,台阶上造林绿化”;(3)“造林绿化与谷坊拦沙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他积极推广马圩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奋战30多年,使原有崩岗2万多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的德庆县,水土流失面积的89
致力于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营造
50年代,广东省西南方的海岸上,出现了一道绿色的长城。它是用树木,主要是木麻黄构成的。这就是广东省西南方滨海沿岸的防护林带。
面对着南中国海,这道林带抗拒台风、捍御飞沙、固定沙丘、防止干旱、保护农田,同时也供应用材和燃料,从而改善了当地700万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在林带建立之前,这里沙荒地盐碱含量高,从不长林木,仅有稀少的杂草零星分布,风、沙、潮灾严重,受风沙为害的农田达13.3万公顷。那儿的居民,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要么等待饥饿和死亡,要么背井离乡,往外地逃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人民采用过“筑墙”、“围篱”、“种蔓”等方法,力求阻挡狂风和飞沙,但成效甚微。1954年春季,朱志淞肩负着“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造福人民”的重任,带领科技人员在湛江市南三岛、吴川县限口、电白县博贺等地设立试验点,开展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技术的研究。他们开始采用桉树、木麻黄、台湾相思等几个树种作对比试验。从中发现
创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林科所的前身是一个造林站,1956年改为广东省林业试验场。1959年2月广东省林业厅派朱志淞负责主持在此筹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当时,全所员工44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只能开展林木育种、栽培技术等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建所以来,朱志淞一直担任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顾问的职务。经过他精心地设计,辛勤地耕耘,如今该所已发展成为广东全省林业科学研究、测试和情报的中心。现有职工19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46人,助理工程师37人;所内设有林木育种、林木栽培、森林保护、林产工业、林业情报等5个研究室。建所30年来,该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的科研成果48项。其中,朱志淞本人就有获奖成果8项。与此同时,在朱志淞的具体指导下,该所还建立起“一园四室”,即建起树木标本园1个,面积6公顷,栽有104科、422属、971种树木,试验林87块,12.8公顷;蜡叶标本室1个,现
引种驯化、推广15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
为了扩大树种资源,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1960年开始,朱志淞亲自组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引种课题组和建设引种温室,开展国内外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引种驯化试验。他遵循引种驯化——建试验林——生产上推广的技术路线,通过多年来的引种驯化试验和分析研究,初步筛选出一批材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国内外树种和本省的乡土树种,进行适生范围试验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最后从近百种引种树种中筛选出15种树种,其中包括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落羽杉、南洋楹、大叶相思、桃花心木、大叶桃花心木、非洲楝、石梓、柚木和国内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川楝、火力楠、红锥、麻楝等,在全省适应地区推广。“引种驯化和推广15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的科研成果,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原产北美洲的湿地松,通过引种驯化和适生范围试验,在广东省境内低丘地区生长表现良好,具有早期生长快、干形
先生简历
1910年6月14日 出生于广州市。
1927—1930年 在中山大学预科学习。
1931—1935年 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35—1937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助教。
1937—1938年 任湖南南岳垦殖会(林垦局)技士。
1938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助教。
1938—1941年 为香港《星报》及《星岛时报》副刊译文撰稿,1940年在香港锚中学任生物教员半年。
1941年 任香港农殖训练所农场主任。
1942—1944年 任广东省农林局北区(在韶关)林业区技十兼主任。
1945—1948年 任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处技师兼科长、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兼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场技师。
1948—194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
1949年 任广州市众贤中学英文教员。
1949—1952年 广东省农林厅林垦科科长。
1953—1955年 任广东省林业局营林科科长。
1955—1959年
先生主要论著
1 朱志淞.海南主要经济树木.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2 朱志淞.南中国的绿色长城美国《林业》杂志,1981,87(5).
3 朱志淞.加勒比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