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陈延熙简介

陈延熙

(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19-06-15 12:33

陈延熙(1914年-1990年),江苏省建湖县人,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烟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种研究。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在果树病理学、病原物生态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概念以及据此而创制的“增产菌”,为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陈延熙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0年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

籍贯:江苏省建湖县

人物经历

2

1932年毕业于扬州中学,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时值“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亡之际,他开始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先后协助过胡乔木、陶铸同志工作。由于反动当局的迫害及工作需要曾辗转就读于山东大学、金陵大学,因此延长了学业,至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烟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种研究。

1942年起在金陵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从事真菌生理研究,于1944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转赴铭贤农工学院任讲师,讲授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及微生物学。

1946年赴四川大学执教植物病理学,同年秋至北京大学农学院任讲师,讲授植物病理学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年12月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陈延熙任植保系副教授,为本系及外系大学生开设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同时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1957-1960年,陈延熙作为访问学者,赴原民主德国植物病理研究所进修,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贡献

3

一、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陈延熙是一位有创见的科学家。他善于钻研,思维敏捷,勇于创新,重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中国植物病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941年他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时,他的“小麦叶斑病研究”论文就证明附球菌的弱寄生性。1942年他的硕士学位课题——真菌生理的研究,发现柑桔青霉菌的孢子萌发需要生长素,这一发现较国外早十多年。1949年他的“腐霉菌的无机营养”论文发表,其后进一步研究该菌的营养问题,发现氨基酸的毒害作用,较国外又早十余年。

50年代初期,中国东北苹果树腐烂病暴发,为害严重,陈延熙应生产急需赴东北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对该病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树体抗病性下降而引发流行的,这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苹果树势为主体的防病策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还对苹果锈果病及炭疽病进行了研究并有专著和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记录

4

曾先后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奖1项,1983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