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二奎
别名:张士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周口
出生日期:1814年
逝世日期:1864年
职业:演员
人物简介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出生:1814年,嘉庆十九年(甲戌);逝世: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
张二奎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张二奎出生地历来说法不一。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些梨园资料上,就已经有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还有一说是浙江人,但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
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他的许多和戏剧有关的故事。这个村子自古有演戏的传统,嗜戏如命,清末就有赵喜顺等人成立的戏班,还涌现了享誉冀鲁两省的民间胡器艺人赵庆章。到了建国初,村里成立了大众剧团,排演了《小女婿》、《柳树井》、《豆汁记》等多部
艺术经历
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庆80大寿,四大徽班相继进京,中国戏曲进入一个大震荡、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为京剧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了道光、咸丰年间,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人活跃在京城戏曲舞台上,他们同领风骚,并称为“老生三杰”,也被称作“三鼎甲”。人们为纪念他们在京剧初创时期所做的杰出贡献,把他们在剧坛活跃的时期定为京剧的起点。
二奎生在书香门第,随先辈经商到北京,他的哥哥大奎经过科举而在清朝某部当个小官。幼年二奎被家中送入私塾,但他的兴趣不在读书,始终酷爱读闲书,最喜欢看戏听曲。书里讲的什么他不一定能记住,戏中的故事情节他却记得一清二楚。随着年龄渐大,他又发展到背着家里经常到位于大栅栏的广和大戏楼去看戏,戏散后,对剧中人物心驰神往,便在台下模仿剧中人演唱,还常邀来小伙伴们欣赏,自得其乐,毫无顾忌。
20多岁时,他在清道光时工部都水清吏司做过叫做经承的小吏,都水司是掌管河渠舟航、道路关梁、公私水事
艺术特色
张二奎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张二奎之前,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艺人余三胜,以独具特色的“花腔”倾倒了京师戏迷,后来张二奎横空出世,他以堂皇的气势、洪亮的声腔,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成为年轻戏迷的偶像。当时一首打油诗唱道:“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
他开创的流派世称“京派”或“奎派”在京城备受推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出生在北京,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仅身在京城,还深得京城文化的熏染,和余三胜的唱法不同,不爱用花腔,他的发音也与程长庚的徽音有异。
他的唱功演唱、念白的声腔字音上,吸收北京的语音特点,多用了北京字音,一改徽调、昆曲、汉调等晦涩的语音,迎合了北方观众的欣赏习惯,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吐字清晰,咬字坚实,自成一格。他的唱工淳朴有力,浑厚平稳,平稳宽亮,嗓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礴,行家评价是“嗓音宏亮,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扑不
代表剧目
王帽戏有《金水桥》中的李世民、《打金枝》中的郭子仪、《取荥阳》、《大登殿》、《回笼鸽》(《回龙阁》)中的薛平贵、《五雷阵》及《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等,武生戏以《施公案》及连台本戏《彭公案》和《永庆升平》中的短打戏最佳,在《恶虎村》中扮演黄天霸。他在《牧羊卷》、《捉放曹》(饰演陈宫)、《桑园会》等戏中的表演也颇为精彩。
主要弟子
张二奎培养弟子多人,寓号为“忠恕堂”,同治年间著名武生俞菊笙,老生杨月楼均为他的入室弟子,也同时为“忠恕堂”弟子受其格外教益。
俞菊笙本名俞玉笙,后改菊笙,外号“俞毛包”,二奎弟子中只有杨月楼能传其艺。擅演武生戏,工靠把武生,创武生俞派,传人有杨小楼、尚和玉等。他坐科时工老生,学习奎派。他“恪守师门衣钵,观者咸称其不坠宗风”。
杨月楼(1849-1890)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著名老生和武生演员,擅演猴戏,有“杨猴子”的美誉。奎派传人他是文武老生兼武生,相传在其幼年是二奎从天桥把式场招来收作徒弟。月楼老生戏宗奎派,后入三庆班。程长庚辞世后,由他继任三庆班主。仿佛宣统皇帝的继承同治兼祧光绪,月楼则应视作承祧二奎、长庚。
二奎有车夫名张子久,学二奎绝肖,后亦“下海”。二奎死后主持双奎班并任精忠庙首,不久亦病死。到光绪中期,奎派就渐渐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