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立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0
逝世日期:1977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师从:熊十力、马一浮
简介
孝昌县小河镇北街有一幢建筑风格独特的古老民居,这便是知名学者张立民(家鼎)的旧居。张立民,1900年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他父亲张开伯经商,开槽纸行起家,有资财,于清光绪年间建造这座房屋。笔者曾两次到张家访问,年届八旬的张声融先生(张立民之子)畅叙了他父亲的生平及旧居。
一段革命活动
张立民在北京大学毕业后,1924年办过《孝感新刊》,倡导革命,抨击地方黑势力。1926年冬,与相交至好的北大校友胡瑾堂、丁润石一起回鄂,在武昌私立成城中学任代理校长。时值1927年4月,应孝感县农协的邀请回孝感,任县农协主办的训练班主任。农训班有学生二、三十人,都是各乡农协保送的青年农民。张立民给他们授课,讲革命形势。回县不久,即由张伟松(远房侄子)和县党部书记乐继韶介绍加入共产党(当时为工作便利,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并当选为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武汉国共分裂,孝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1927年7月底,张立民由孝感到武汉,参加了郭树勋(孝感人,共产党员,省农协主要负责人之一)代表省农协召集的有各县搞农运同志参加的会议。会上郭树勋分析当时形势,指出武汉反动政府寿命长不了,要大家回县作宣传组织工作。散会后,张立民回到小河。那时,张伟松在小河发展党员,
师从著名学者 致力教学研究
张立民在北大读书时,著名学者熊十力、马一浮是他的老师。熊十力致力于经史、佛学研究,学识渊博,人称朴学大师;马一浮在清末就很有名气。抗战时期,陈立夫要找老师,有人推荐马一浮,1939年陈让马到四川乐山办复性书院,马任院长,张立民在此任教。张立民住乐山乌龙寺葛荫山庄,从事哲学和历史教研。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性书院迁移至杭州,张继续在复性书院任教。1949年解放后,经潘梓年聘请,张立民到武汉中原大学历史系任教,后转到华中师范学院从事教学。
1949年12月,张立民携妻丁磊华回到小河小住月余。其时,族侄张子静找他求学。张个别教子静读讲《四书》,并要求子静熟读到能背诵才开讲。在讲《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一句时,仅一个“学”字,就讲了一月。张不用讲稿,就滔滔不绝地讲来,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其中援引过韩愈《进学解》和《师说》,着重讲解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说明师道的郑重。子静原名张旭枨,张
家世与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系张立民父亲张开伯所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张开伯兄弟三人——开学、开伯、开炳。开伯排行第二,在小河溪北街开槽纸行,商号张源顺,是有名的商家,生意做得好,家财丰厚,遂建张家大院。
这座大院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完好。大院坐落在小河镇环西街北部东端,为深宅大院古式民居,大门向月耳塘,青山河塘环绕。从院子大门入室,一进三间三重。有高宽雅静的客厅,犹保存高高的雕花格子门。客厅楼上原有藏书千卷,有《资治通鉴》、《通鉴纲目》、《袁了凡纲鉴》、《纲鉴易知录》及近现代人著作等等。这一楼书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实在可惜!
这幢住宅,每重均有天井,采光通风良好,冷热天都宜人。为安全防火,建有高耸的品字躲火墙,很远就能看到,颇壮观瞻。这所古老民居,保存着民族民俗文化,具有历史文物价值。近年《湖北日报》社一位主任曾到现场拍照,还有其他单位和个人采访摄影。《风雪大别山》影片摄制组也配合步兵、马队到张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