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苏省名人 > 无锡市名人 > 江阴市名人 > 张大煜简介

张大煜

更新时间:2019-06-02 19:35

张大煜 (1906.1.15-1989.2.20),江苏江阴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3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顾问、研究员。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大煜

外文名:Zh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江阴

出生日期:1906年1月15日

逝世日期:1989年2月20日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化学系

主要成就:为中国科学院创建石油研究基地

人物生平

2

1906年1月15日,张大煜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南开大学,后转清华大学。

1926年,张大煜和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校学生发起组成大地社,该社由翟凤阳负责,成员有葛春林、袁翰青、张大煜等十余人,他们经常探讨如何“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为清华脱离外交部管辖,从留美预备学校转为正式大学起到了一定作用。

1929年,张大煜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公费留学德国和美国,他把留学美国的名额让给了同学,自己赴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学习胶体与表面化学。

1933年,张大煜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讲师、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大煜从北平到长沙,又从长沙辗转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研究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煜从昆明到上海,担任交通大学教授兼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讲授工业化学和胶体化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张大煜从基础研究转向石油、煤炭方面的技术科学研究,以期为抗日胜利贡献力量,当时曾尝试过从植物油制造重要国防物资并开展了将煤炼制成汽油的方法。他利用云南丰产的褐煤,在昆明附近宜良滇越线上建立了一个从褐煤低温干馏提炼汽油的小型实验工厂(利滇化工厂),边实验边生产,历尽千辛万苦炼出了油。但在人力、物力、设备和经费等方面困难重重,终于被迫停办。张大煜“工业救国”的尝试遭到了挫折,但为他后来创建中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提供了最初的经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张大煜围绕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需要的重大课题开展工作,在中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他组织和发展了中国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页岩油加氢、汽油馏分环化制甲苯等研究。他也很重视基础研究,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他就致力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担体研究,结合水煤气合成石油的钴催化剂和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逐步建立了物理吸附、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4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大煜遭到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抑郁成疾。但是,就在这样重重压力下,他仍多次要求开展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不断提出建立催化剂库等发展催化科学的新建议,坚持为科学献身。

人物评价

5

张大煜早年从事胶体和表面化学以及人造燃油的研究;在大庆油田开发以后,组织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高能燃料、色谱、激光和化工过程的研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并为中国培育了几代研究人才。他培植了严谨的优良学风,并为创建界面与光催化研究室,强化采油界面现象研究等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谦虚和蔼,待人宽厚,善于发挥他人之长,深受同行们的崇敬,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在组织和发展中国的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催化科学、化肥工业、化学工程、色谱、激光和相应的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他为中国科研事业、教育事业和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学和煤炭研究基地的创建与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徐光荣《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后世纪念

6

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

2016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张大煜学院”揭牌仪式,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和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院士分别代表双方为“张大煜学院”揭牌,张大煜学院将打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界限,建立8年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