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福建省名人 > 福州市名人 > 陈季良简介

陈季良

更新时间:2019-05-05 09:46

陈季良(1883—1945),福建福州人。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任海容舰大副。武昌起义中支持革命军,任江亨舰长兼江防舰队分舰队领队长,在东北支持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发生中日庙街事件。事后继续在海军任职,历海容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江阴海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45年去世,追赠海军上将。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陈季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883年

逝世日期:1945年

职业:海军第一舰队司令

毕业院校:江南水师学堂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抗战时海军第一舰队司令 海军部常务次长 国民革命军海军上将 组织江阴海战

人物生平

2

陈氏家族世代书生,出过七位进士。陈季良的曾祖父陈鸣昌和祖父陈翼谋都是举人。父亲陈镜河在江苏任知县,母亲蔡氏夫人,生四子一女,陈季良最幼。陈季良兄弟皆读书走科举之路,唯陈季良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毕业后历经“建安”、“海容”等舰。武昌起义时,时任“海容”舰枪炮大副的陈世英指挥炮击刘家庙,打响了海军投向共和的第一炮。1914年调任“江亨”舰长。

在庙街期间,曾将“江亨”舰边炮一尊,“利川”舰格林炮一尊,炮弹21发借给苏联红军游击队。红军利用此炮攻破日本领事馆,并击毙日军数十人,俘获130余人。后来日本政府就“庙街事件”向中国政府提出交涉。

1922年升任“海容”舰长,1923年1月,陈季良晋升为海军上校;1924年5月,晋升为海军少将。次年2月,陈季良升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在北伐龙潭战役中,指挥海军炮击孙传芳部三小时,将孙军击溃。19

展开阅读全文 ∨

庙街事件

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苏维埃政府,决定将沙俄侵占的黑龙江航权归还中国。

为了能够控制黑龙江,北京政府海军部决定建立吉黑江防舰队。由于舰艇不足,海军部决定调拨第二舰队的“江亨”、“利捷”、“利绥”3艘炮舰和“利川”武装拖船组成北上舰队前往支援。在这4艘军舰中,最大的是“江亨”舰,排水量550吨,舰长是陈世英。他是福建人,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

从第二舰队驻地上海到达吉黑江防舰队驻地哈尔滨,这是一次艰难的远航。为了增加北上舰只的抗风浪性,第二舰队对各舰进行了改装,并专门派运输舰“靖安”舰拖带护送。1919年7月21日,北上舰队在“靖安”舰长甘联趝的带领下从吴淞港出发,向北方前进。

北上舰队渡过黄海、日本海,穿过鞑靼海峡,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航行,终于在9月上旬到达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进入黑龙江。此时,“靖安”舰已完成了拖带任务,南下返沪,

展开阅读全文 ∨

江阴海战

4

据史料记载,抗战前夕的中国海军共有舰船五十七艘,连小艇算在内,总吨位也不过六万吨,不及日本海军的二十五分之一,且多半是超期服役的旧舰。最大的宁海、平海、逸仙、应瑞四舰,加起来还不如日寇一艘万吨巡洋舰的吨位大。从舰艇数量、吨位大小、装甲优劣、火力强弱、射程远近、速度快慢、舰龄长短等各方面比较,当时的中国海军实力远逊于日本海军。因而,没有制海权的中国海军,根本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的旗舰被击毁,就再二再三换舰继续升起令旗指挥战斗。直至自己的腰部中弹,血流如注,仍不下火线,而是顽强地举起手枪与盘旋在头顶狂轰滥炸的敌机对决—─他,就是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血洒沙场的最高级将领海军上将陈季良。

为阻挡日寇进犯当时的首都南京,中国海军选择在江苏江阴一带构筑阻塞线。陈季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阴封锁区总指挥。其实,早在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之际,陈季良即做好了为国献身的准备。在战前动员会上,他坚定地对大家说:“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