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广东省名人 > 梅州市名人 > 蕉岭县名人 > 罗福星简介

罗福星

更新时间:2018-04-23 19:20

罗福星(1886—1914),祖籍广东嘉应镇平县,生于印尼雅加达,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时期始终怀着为国雪耻、振兴中华的抱负。1903年,随父迁台,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事业。1912年,罗福星奉孙中山先生委派回到台湾成立中国同盟会支部,筹划抗击日寇、光复台湾的革命事业。罗福星主张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台湾遭受异族统治的命运。1913年4月中国同盟会台湾支部大会在苗栗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以武装起义斗争形式进行抗日复台的方针,罗福星自撰写《大革命宣言书》动员台湾人民为争取回归祖国而斗争,公开号召“在日本强权压制下的台湾人民,除以革命手段推翻日本帝国主义以外,别无自救之路。”因为罗福星的抗日革命活动,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从而进行大搜查,罗福星在1913年12月不幸被捕。罗福星在狱中写下《致爱妻》、《致爱卿书》等四封遗书,书中表现他对革命的忠贞:“不死于家,永为子孙纪念;而死于台湾,永为台民纪念耳。”1914年,罗福星被日寇杀害,实践了他生前的豪言壮语:“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裹尸还。”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罗福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印尼雅加达

出生日期:1886年2月24日

逝世日期:1914年3月3日

职业:革命家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台湾日治时期著名的抗日志士

人物简介

2

罗福星,原居住于广东,母亲为印尼葡萄牙裔人,1903年,罗福星随祖父来到台湾,定居于苗栗一堡牛栏湖庄(今苗栗县造桥乡丰湖村一带),1906年又随祖父迁回广东,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经常往来南洋各地,在这段时间内,罗福星接触了革命思潮,对日后思想行动影响深远。1912年,他受孙中山先生委派,秘密赴台成立同盟会支部,组织抗日运动。1913年底,日本在台殖民当局在全台大搜捕,罗福星等921名志士被捕。罗福星被处以绞刑,牺牲时年仅28岁。

生平概述

3

罗福星出生于南洋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周岁时随父母迁回广东老家。

10岁随祖父再去巴达维亚,入当地华侨所办学校,1902年7月毕业。次年随祖父到台湾。

1906年2月,回到广东。路经厦门时,加入同盟会。到广东后,受广东全省学务公所参议丘逢甲之聘,任广东视学兼广州府中学堂监督。

1906年底到1907年,被派赴南洋、爪哇等地考察华侨教育工作。

1908年春,被聘为新加坡中华学校校长,以此身份经常往来于新加坡、缅甸和巴达维亚之间,并担任同盟会设在缅甸的“书报社”书记,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10年,从新加坡转到爪哇,担任巴达维亚中华学校校长。

1911年春,毅然辞去校长职务,先到香港,后于4月27日上午,潜回广州参加起义,在战斗中受伤、脱险后再去巴达维亚。是年10月,组织2000多华侨参加民军,启程回国,赴援武昌。后因南北议和已成,加之新政府财源又不足,民军奉命于1912年2月解散。

191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

抗日复台

4

罗福星的父母,祖辈为了生计飘洋过海到荷兰属巴达维亚(即印度尼西亚椰加达)谋生,他就诞生于侨居地。出生后随祖辈东奔西走谋生计。1887年随祖母,父亲返唐山蕉岭县蓝坊乡大地村。稍长接受启蒙教育,后随父复返侨居地印尼巴城,就读华文学校,兼习读荷兰文。1903年中学毕业后,随祖父往台湾苗栗县造桥乡,就读苗栗公学。1907年随祖父重返故乡。

在这22年期间,他切身感受到荷兰殖民主义残酷剥削和压迫、台湾亡国奴生活的欺凌忍辱的痛苦,激发了爱国主义思想,深深体会到“无国就无家”,“祖国弱受人欺”的苦楚,蕴藏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青少年的罗福星始终怀着为国雪耻、振兴中华的抱负。1907年6月,他由台湾返回故乡途中,在福建厦门聆听老师讲述革命道理,明白必须唤起民众,才能救中国,于是毅然参加“中国同盟会”,投身革命事业。

他在家乡小学任教,利用讲坛,撰写《从军乐》教材,寓教于课本,学生有时高歌吟唱,有时操练乐府,灌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事迹

5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罗福星率领于爪哇募集的两千多名民兵回国起义,对革命运动更加有心得,1912年,罗福星奉孙中山之命回到台湾成立同盟会支部,筹备抗日起事,以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区境内)为活动范围进行地下抗日运动,尚往来于台北及苗栗之间,以华民会、同盟会、三点会及革命会等集会争取、招募更多抗日同志,主张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台湾遭受异族统治的命运。1913年于苗栗成立“抗日志士大会”,正准备计划起事之时,台南关帝庙、台中东势角、新竹大湖及南投等地亦相继发生准备秘密起义的事件,引起台湾总督府及日本警察关注,而导致计划外泄,罗福星见大势不妙,便躲避追捕,台湾总督府立刻下令在全台进行地毯式搜索,逮捕革命党员、破坏革命总部。

1913年12月29日罗福星在淡水被捕,同时也有千人遭到拘役。行政当局乃称此事为“苗栗事件”,在苗栗召开临时法庭,除了苗栗罗福星外,被捕的抗日人士尚有台南关帝庙李阿齐

展开阅读全文 ∨

具体轶事

6

罗福星,祖籍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高思乡大地村。1903年随祖父来到台湾,住新竹苗栗一堡寮庄,就读于苗栗公学校,未毕业即于1905年随其祖父回到广东,途经厦门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归抵故乡后任小学教员,在本村小学任教两年后,于1907年春赴新加坡,任新加坡中华学校校长。因水土不适,任职两年后赴雅加达,任当地中华学校校长。不久又赴缅甸仰光,出任中国同盟会在该国所经营的书报社书记。直至1911年春,他与胡汉民、赵声、林时(土+爽)及诸华侨革命志士过从甚密,频繁往来于南洋各地,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号召和组织华侨进行反满抗情活动。

1911年4月18日,罗福星至印尼同盟会机关部之际,获悉革命党人电告,黄兴等人将于本月27日在广东举事。他立即与几位同志一起从印尼回国,提前两天赶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在这次黄花岗之役中,罗福星随黄兴率领的敢死队攻打两广督署,在激战中身负重伤。广州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诗词

7

罗著作“苗栗部共和党机关失败风潮纪念”一书,并在狱中赋言志诗;有一首以罗东亚之名诗如下:

独飘彩色汉旗黄十万横磨剑吐光齐唱从军新乐府战云开处阵堂堂

海外烟飞突一岛吾民今日赋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怕轻生爱自由

枪在右肩刀在腰军书传檄不崇朝爷娘妻子走相送笑把兵事行解嘲

背乡离井赴瀛山扫空东庭指顾间世界腥膻应涤净男儿不识大刀还

弹丸如雨炮如雷喇叭声声战鼓催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里尸回

勇士飞扬唱大风黔首皆悲我独雄三百万民齐奋力投鞭短吐气如虹

青年尚武奋精神睥睨东夷肯让人三岛区区原弱小莫怕日本大和魂

军乐扬扬列队过天朗风清感慨多男儿开口从军乐同唱台疆报国歌

东来客族据吾藩驱逐夷蛮我国尊白种更传黄祸说何难今日此争存。

罗另有名诗句脍炙人口:

“杀头相似风吹帽,敢在世中逞英雄”。(现流行普及版本是“杀头好似风吹帽,敢在世上逞英豪”)

临终诗句

8

据说罗福星临行前,于狱中写了一首〈祝我民国词〉,把“中华民国孙逸仙救”八个字嵌于句首:

“中”土如斯更富强,

“华”封共祝着边疆;

“民”胞四海皆兄弟,

“国”本苞桑气运昌;

“孙”真国手著初唐,

“逸”乐中原久益彰;

“仙”客早沽灵妙药,

“救”人千病一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