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西元
别名:刘东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吉安县桐坪镇社上村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2003年
职业:解放军高级将领
人物简介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一军团第四师青年干事,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鲁南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二旅六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通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人物事迹
刘西元,吉安县桐坪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7军副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政治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1917年,刘西元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十二岁时,经熟人介绍,刘西元到吉安城一家布店当学徒,过着“包身工”的生活,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体会不到其艰苦!
1930年10月3日夜晚,枪炮声响了一夜,红军“九打吉安”终于占领了这座古城。早晨,满街的军人川流不息,军帽上缀着醒目的红色五角星,这支军队纪律严明,秋毫
个人荣誉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将。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文革”中因保护蒙冤的干部而被批斗。1973年1月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83年12月离休。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7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大事年表
1917年2月26日生于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桐坪镇社上村贫苦农民家庭。曾入私塾两年。1929年到吉安城当学徒。
1930年10月4日,红军攻下吉安城后,参加了吉安学徒联合会的刘西元报名参军,在红军部队撤离吉安时,被编入少年先锋大队第三队,担任班长。
1931年1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青年委员、共青团支部书记。
1932年12月,调任校政治部青年干事。
1934年3月,刘西元调任红一方面军直属队党总支青年干事。
1934年5月,调任红3军团第6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随部队开始长征。
1935年1月,在遵义刘西元调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青年干事。
1936年2月参加东征战役,进入山西临汾地区。4月任红4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5月东征战役结束,随部西渡黄河。
1936年6月入瓦窑堡红军大学第二科学习。193
人物生平
刘西元原名刘熙元,曾用名刘东元。1917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桐坪乡社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本村读了两年私塾,12岁起独自到吉安县城谋生,先后在布店、杂货店、烟店学徒。1930年10月4日,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后,参加了吉安学徒联合会的刘西元报名参军,在红军部队撤离吉安时,被编入少年先锋大队第三队,担任班长。1931年1月,被派往红十三军列宁青年学校学习,后因病未去,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后方办事处特务连当司号员。4月,特务连划归瑞金红军学校建制。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党支部青年委员、共青团支部书记。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学校司号连司号员,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一方面军直属队党总支青年干事,红3军团第6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部队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青年干事。
到达陕北后,1936年2月参加东征战役,进入山西临汾地区。4月任红1军团第4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5月东征战役结束,随部西渡黄河。6月入瓦窑堡抗日红军大学第二科学习。1937年1月,留校任俱乐部主任。1937年4月调任红1军团4师第12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3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1939年任686团政治委员,随115师主力由晋西进至鲁西,率部参加了郓城樊坝战役、陆房突围战等,在鲁南费县开创鲁南抗日根据地。后任鲁南支队政治委员兼686团政治委员,115师教导2旅6团政治委员,参加开辟北起胶济铁路、南抵陇海铁路、西至沂河、东至黄海边的滨海抗日根据地。
在郯城战役中,所部6团8连获“郯城模范连”荣誉称号。1943年3月山东八路军整编,主力部队全部地方化,刘西元任第6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9月任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滨北地委书记,他与司令员梁兴初建立3个县委和县民主政府,组织抗日群众团体。1945年解放了诸城、高密、胶县等大片地区。8月份日本投降,八路军整编,任山东军区第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先后参加陆房突围、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山东军区1944年和1945年对日、伪军攻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赴东北,受命开辟通化地区,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赴任时改名刘东元。到任后将进入通化的军队和地方武装合编为辽东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6年1月,通化地委改为省委,成立通化军区,任司令员。2月通化支队改称杨靖宇支队,他指挥所部平息当地反动武装叛乱,迅速打开建设根据地局面,部队由千余人发展到八九千人。同年7月,部队改编为辽东军区独立2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攻克四平战斗、东北1947年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同时3纵开展诉苦教育,刘西元下部队指导工作,总结诉苦教育的经验上报军委,毛主席亲自修改汇报稿并转发全军学习,在3纵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49年3月调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副政治委员,随部进军中南。衡宝战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委员。指挥所部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
11月26日,梁兴初和刘西元命令各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敌人在飞机掩护下两次企图突围,均未能得逞。激战至晚上7时,德川之敌大部分被歼,还俘虏了美军顾问团上校1名、中校1名、少校5名。
被许多中国人所熟知的松骨峰战斗就发生在这次战役中。著名作家魏巍据松骨峰战斗写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次战役中与军长梁兴初指挥所部歼德川南朝鲜军1个师大部,继令一部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对战役西线作战胜利起了关键作用,第38军由此赢得“万岁军”之美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职务变动
1951年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处接见了刘西元和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1952年5月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1956年起调任中国新民主主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57年任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时,胡耀邦任第一书记。1958年4月,当选为全国青联主席。1959年2月,率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席在开罗举行的亚非青年会议。8月,率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青联第五届会员组织代表大会,当选为世界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刘西元将军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期间,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民间外交、广交各界朋友,为促进国际交往、密切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1964年重返部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十年动乱
十年动乱,刘西元坚持原则,对党忠诚。还尽力保护被“打倒”的干部,后来自己也被“打倒”。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西元将军刚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不到4个月,即遭到审查、批斗、抄家,但他旗帜鲜明,嫉恶如仇,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积极拥护改革开放和部队精简整编,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1968年9月,周恩来在国庆上天安门的名单中指名要刘西元上,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1969年6月起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他并不计较这次“降职”,愉快地投入了工作。1972年11月调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在任期间为培养大批优秀军队干部作出重要贡献。
文革以后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刘西元同志离休,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离职休养后,他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