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程钜夫简介

程钜夫

更新时间:2017-05-05 20:44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建昌通判程飞卿降元,入为质子,授千户。世祖赏其识见,使入翰林,累迁集贤直学士。至元十九年(1282年),奏陈五事,又请兴建国学、搜访江南遗逸、参用南北之人,其建议均被采纳。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其后历官大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翰林学士承旨,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概述内图片来源:《三才图会》)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程钜夫

别称:程文海、程文宪、程秀才

字号:字钜夫 号雪楼、远斋

所处时代:宋元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建昌

出生时间:1249年

去世时间:1318年

主要作品:《雪楼集》

主要成就:兴建国学、举荐江南贤才;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

官职:翰林学士承旨

爵位:楚国公(赠)

追赠:大司徒、柱国

谥号:文宪

籍贯:郢州京山

人物生平

2

程钜夫的祖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程钜夫五岁就学,由于长辈谆谆教诲,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幼年时代开始就显得出类拔萃,文思敏捷,过目成诵,十七岁开始从学于龙渊先生胡自明,十九岁开始游学于临川临汝书院,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都是教育家李燔的三传弟子。

叔父程飞卿于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通判,程钜夫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

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作为人质进京。

至元(1264年-1294年)年间,程钜夫被授为宣武将军、管军千户。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程钜夫,问他贾似道为何许人。他应对极详,忽必烈甚喜;忽必烈让他书写笔札以观其才能,他立即写了二十多幅笔札呈上,忽必烈很惊奇,问他担任何职,他禀告说是一千户。忽必烈对近臣说:“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的确聪明有见识,可安排为翰林。”不久,求相火礼霍传旨召他至翰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程钜夫为四朝元老,四十余年间出入显要,朝廷典册多出其手,是元代前朝最主要的文臣之一。他以平易正大之学,振文风,作士气,为朝野视为楷模。《四库总目提要》一书中对程钜夫及其文章评价很高,赞誉他“宏才博学,被遇四朝,忠亮鲠直”,“文章亦舂容大雅,有北宋馆阁余风”,“其诗亦磊落俊伟,具有气格……古诗落落自将,七言尤多遒警。当其合作,不减元祐诸人”(指苏东坡、司马光、黄庭坚等人)。

他曾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著有《雪楼集》45卷(今存30卷),包括函诏制册文10卷,序记书文15卷,还有部分诗歌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精当,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艺术价值,为治元史者所经常引用。

因病在家乡五年,他写了不少诗文颂扬家乡风物。其中《游麻姑山》中写道:“步人千峰紫翠间,清都境界异尘寮。龙鳞老木冰霜操,鸟爪仙人玉雪颜。台树古碑荒薛合,族幢微影白云间。丹成鸡犬飞腾久,空想丹炉炼火还。”格调高而不泛,情韵永而不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忽必烈: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元史》引)

爱育黎拔力八达:卿世祖旧臣,惟忠惟贞,其勉加粥,少留京师,以副朕心。(《元史》引)

宋濂:巍巍世祖,度越百王。义声神威,抚壹宇疆。公起佐之,仗义激昂。咸韶皇度,衮冕宪章。乘传来南,绣衣焜煌。王札牛溲,药笼并藏。出而医王,小大毕张。吐握见贤,如渴得浆。虽居銮坡,不异庙堂。以顺为明,以柔居刚。式宪且文,于烨其光。(《国朝名臣颂》)

程敏政:观元之君,其贤者,盖莫如世祖。然犹徇其国俗,内亲而外踈,抑儒而尚吏,重北而轻南。虽鲁斋先生许文正公之言,然后汉人获齿蒙古,儒者获与吏偕进。既又得文宪公而用之,然后南人获齿汉人,典章文物,焕然一新。而元之俗,不纯于质野,治不传于吏胥,盖文正、文宪两公之力,见于史者可考也。若文宪公词翰之妙,则其功行论建之绪余耳,然在当时,片纸寸墨,人已知爱重之。(《题雪楼遗墨后》)

顾嗣立:钜夫仪状峻伟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5

南宋宗室出身的名臣、书法家赵孟頫原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頫接替他任职。赵孟頫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

史料记载

6

《元史·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

《新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