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苏省名人 > 扬州市名人 > 张乃通简介

张乃通

更新时间:2016-09-20 18:06

张乃通 (1934.07.17-2017.04.21) 男,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专家。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率先研制出国产化的数字信令MPT1327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打破了我国专用通信系统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我国国防和航天以及其他专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教近5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2017年4月21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乃通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934年07月17日

逝世日期:2017年04月21日

职业:院士,科学家,教授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代表作品:《通信系统》

人物信息

2

张乃通,1934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扬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956年10月到1958年8月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任助教工作。

回哈工大后历任教研室副/正主任,无线电系副/正主任,航天学院副/正院长,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是哈工大无线电系、航天学院、通信技术研究所主要创建人之一。

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国防和航天以及其他专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教近5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人物履历

3

1934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52-1953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3-1956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学习。

1956年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

1956年10月-1958年8月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任进修助教。

1958年8月-1987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7年6月-1996年6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院长;博士生导师。

1987年6月-2000年12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1年1月至今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6年3月受聘为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2009年12月受聘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人物逝世

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著名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奠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乃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4月21日10时00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人物生平

5

张乃通,1934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52年从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取了浙江大学电机系。所以选择电机系,是受当时对共产主义的宣传口号“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的影响。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北国边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工作。1956年10月至1958年8月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任助教。

回哈工大后,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无线电系副主任、主任,航天学院副院长、院长,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是哈工大无线电系、航天学院、通信技术研究所主要创建人之一。现为哈工大通信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通信学报》常务编委,航天第三、第五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东南大学兼职教授,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预先研究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特邀委员。

张乃通主持研究的中国战术导弹指令、控制、数

展开阅读全文 ∨

开创方向

6

1956年大学毕业时,张乃通响应“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党叫到哪儿就到哪儿”的号召,服从分配来到北国边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无线电系有关的只有一个设在电机系的工业电子学教研室,于是筹建无线电系的担子就落到了与张乃通一起分来的3位大学生及原工业电子学教研室几位教师的肩上。哈工大对筹建无线电系很重视,同年10月,张乃通等5位教师与从本校其他专业抽调来的6名三年级学生一同被送到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与跟班学习。1958年10月,这批人陆续返回哈工大筹建无线电系。1959年3月,哈工大无线电系正式成立,张乃通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承担了创建通信专业、发展无线电系的艰巨任务。由于条件艰苦,1962年以后,当年被送到清华大学进修的5位教师中,只有张乃通一人坚持留在哈工大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乃通的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仅不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遭批挨斗,被打成“牛鬼蛇神

展开阅读全文 ∨

成果卓著

7

80年代初,中国原有的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指令、控制、传输系统是模拟、有线的,因此存在装备车辆多、阵地布防慢、机动性差、作用距离近、抗干扰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满足实战的需要。鉴于此,张乃通从理论和技术上提出了先进的解决方案,领导课题组创造性地解决了战术导弹武器指令、控制、数传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超视距目标指示数据链、阵地联网作战、提高机动性、加大阵地覆盖范围等技术难点,从而使中国战术导弹武器指令、控制、数传通信系统实现了更新换代,达到了国外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张乃通领导的通信技术研究所获得了国防专用通信系统IS09001认证证书及航天工业产品科研许可证书。

专用卫星通信与导航一直是张乃通跟踪和研究的方向。卫星应用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领域。他提出卫星应用系统,如通信、定位和导航系统的设计,必

展开阅读全文 ∨

国际交流

8

张乃通在培养学生实践出真知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坚信,没有好的理论基础,就无法从事科研工作,对理论的预先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从80年代起,他就申请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场强的预测方法,到了90年代,针对卫星通信领域的研究方向,他又积极申报国家“863”和“973”的科研课题并都顺利完成,为中国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年届七旬的张乃通,仍然坚持学习和工作在第一线,他运用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具有发展前途与应用价值的课题,极有可能成为10年后的主流无线传输体制。在他的主持下,联合内地和香港的大学,共同申报并获准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

在理论研究中,他十分重视原创性。他要求博士生至少要认真阅读100篇文献。对学生的学术论文,他严格把关,逐字逐句审查,推敲用词的准确性,确定其原创性及改进力度。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