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戚元靖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9年4月29日
逝世日期:1994年11月4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9年(民国十八年)4月29日,戚元靖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初,在抗日战争期间,随姐姐奔赴延安。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进入延安中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学习,并参加工作。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1月,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6月转为正式党员。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冬,在晋察冀边区工业部新华工厂任实习技术员。此后,在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军政大学继续学习。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在河北唐县参加农村土改工作,并任土改工作组组长。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并担任党支部兼职书记。
1950年,在东北工业部、鞍山钢铁公司任翻译,同年到大连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
1951年,由组织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学习,任列宁格勒中国留学生党总支书记,学生会主席。
1956年,回国后分配在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总院(现北京钢
主要成就
1956年,戚元靖进入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先后参加、主持和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中国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新建项目的设计方案和现场工程建设,对宝钢建设,鞍钢改造,马钢、武钢、唐钢扩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解决了许多现场施工中的工程问题,同时还直接组织参加者了一批钢铁企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工程中处理了大量疑难问题,以及援助越南、援助阿尔巴尼亚钢铁企业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1982年起,戚元靖结合冶金行业实际,主持制定了中国冶金工业发展战略,从全局规划了钢铁工业蓝图。在具体推进全国冶金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提出了尽快把钢铁工业转到新技术基础上来,走老企业挖潜改造与新建高水准企业相结合的道路;工艺技术要逐步实现精料、精炼、精轧、精整方针;技术改造的重点目标是品种、质量,大力节能降耗及环境治理。并在具体方法上强调了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国情、厂情出发,采用多层次装备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
人物评价
戚元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充满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长期在冶金战线上工作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国冶金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戚元靖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和爱护干部;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同志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他遵守纪律,光明磊落,顾全大局,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领导责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办事公道;他一贯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稳重沉着,正确判断形势,冷静处理问题;他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在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问题的决策过程中秉公抒见,向人民负责;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和关心老同志;他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严格要求和教育子女和亲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级领导干部良好的道德风范。(大连理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