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劼人
别名:李家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891年6月20日
逝世日期:1962年12月24日
职业:学者、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天魔舞》《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祖籍:湖北黄陂
人物简介
李劼人(1891.06-1962.12),男,1891年6月20日生,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其上溯八世先祖李述明于清初逃荒入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裹挟的一分子。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懒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任《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成都市副市长。一生收藏图书甚丰,家人在他辞世后,于1963年初,其夫人杨叔捃及其子女李远岑、李眉等,遵其生前遗嘱,提出将李先生历年收藏书籍、字画、报纸、杂志等,全部捐赠国家。现主要收藏于四川省图书馆。其中古籍线装书经鉴定、整理后,编制有《李劼人先生捐赠书目》。该目录收录李劼人所藏古籍线装书1168部16007册。经部85种894册,史部308种5647册,子部252种5422册,集部523种4044册。这些书
人物生平
1911年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
1912年开始创作小说,至191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余篇。
五四时期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
1921年起主要致力于法国文学研究与翻译。
1924年回国,先任《川报》主编,后任教于成都大学。
1926年发表短篇小说《编辑室的风波》。
1936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1959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24年,直至1962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
人物经历
1891年6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
1907年,进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读书。
1912年夏,任成都市群报社主笔兼总编辑至1918年,其间写有短篇小说百多篇。
1919年6月,组织并主持“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工作,主编分会的《星期日》周刊。8月动身去法国,年底到达马赛。
1923年3月,写成中篇小说《同情》,次年1月作为《少年中国学会从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1924年9月,由法国回国,抵成都,任《川报》主编。不到三个月,《川报》被军阀杨森封闭。
1926年,被聘为“公立成都大学”教授,后又被聘为文科主任兼预科主任。兼任成都《民力日报》副刊编辑。小说《编辑室的风波》发表于该年6月28日《文学周刊》。
1930年,愤于军阀、政客蹂躏大学教育,迫害进步师生,毅然辞去大学教授职务,回家开饭馆。
1933年秋,举家迁重庆,出任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职务,由文学教育转向“实业救国”。
1935
个人作品
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另外,发表各种著译作品几百万字。
1.《同情》(中篇小说)1924,中华书局;
2.《死水微澜》(长篇小说)1936,中华书局,汇校本,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3.《暴风雨前》(长篇小说)1936,中华书局;
4.《大波》(上中下册,长篇小说)1937-1940,中华书局,重写本1-4部,1958-1963,作家出版社;
5.《好人家》(短篇小说集)1946,中华书局;
6.《李劼人选集》(1-5卷)1980-1986,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7.《天魔舞》(长篇小说)1985,四川文艺出版社。
1.《人心》(长篇小说)法国莫泊桑著,1922,中华书局;
2.《小物件》(长篇小说,又再译为《小东西》)法国都德著,1923,中华书局;
3.《妇人书简》(长篇小说)法国浦莱浮斯德著,1924,中华书局;
4.《马丹波娃利》(长篇小说)法国福罗贝尔著,1925,
创作特色
李劼人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受19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小说传统形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他以崭新的结构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首先,他将中国历史小说偏重于重大历史事件和显赫历史人物的描绘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寓政治、军事、经济的变动于广阔的社会风俗史画面的勾勒。“三部曲”(即《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连贯,规模巨大,结构恢弘。他比巴金、茅盾更自觉而忠实地采用法国“大河小说”的体式,以更完整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俗叙事,在左翼社会分析小说之外开创了寓社会政治史于文化风俗史中的新的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模式。
其次,李劼人的小说创作与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主流现实主义(即不避主观抒情的、表现手法开放的现实主义)有明显的差异,更多更自觉地借鉴了19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经典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方法,注重细节刻画及环境描写的真实性和整体性,追求客观、冷静地再现现实。
再次,李
社会评价
新文学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祖师”
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在创作中一个索群独离的作家。他早年留学法兰西,归国后一直“蜗居”于巴山蜀水之间,既不是作家群中的京派,又不是海派;既非“左联”成员,又非延安派,又不是共产党员。他只是一位坚守在故乡土地上默默耕耘的成都乡土作家,当三十年代作家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贴上政治意识的标签的时候,李劼人却在尘封的历史岁月中淘金。从他的作品内容看,一系列短篇小说虽然取材现实,富于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但奠定他地位的“大河小说”系列,却全部是历史题材,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远离了当时文学的“主旋律”。可是用李劼人评价早年鲁迅的话来评价他自己:“他不是弄潮儿,他是开山祖师啊!”李劼人正是新文学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祖师”。
“中国的左拉”
最早对李劼人热情赞颂的是人们熟知的郭沫若先生。他首次提出李劼人是“中国的左拉”,而《大波》是“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
郭沫若之后,20世
人物故居
在成都市东郊上沙河堡四川师范大学北大门附近。为邮局投递方便,因其屋傍“菱角”堰塘而建,李劼人题名为“菱窠”。
故居始建于1939年,为躲日本飞机空袭而修建的疏散房子,目前是成都市唯一的一处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名人故居,主屋原为一楼一底的悬山式草顶土木建筑,1959年李劼人用稿费将住所改为瓦顶,木柱改成砖柱,并将二层升高作藏书用,此次翻修奠定了今天菱窠的基本格局。1983年经全面维修。占地约4.95亩,主屋及附属建筑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庭院中有溪水、曲径及屋主生前手植果树花木多株。
1986年10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护好李劼人的故居,因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