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西省名人 > 宜春市名人 > 樟树市名人 > 杨杏佛简介

杨杏佛

更新时间:2019-04-27 08:54

杨杏佛(1893—1933),即杨铨,字宏甫,号杏佛,江西清江县人(江西省樟树市),祖籍江西玉山,经济管理学家,辛亥革命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杨杏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樟树

出生日期:1893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33年6月18日

毕业院校: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

人物活动

2

杨杏佛,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志。

1918年回国,1920年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经常与共产党人恽代英接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讲课。因而遭校方记恨,被迫离校,奔赴广州,投向革命。到广州后,任孙中山秘书。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

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秘密成立,杨杏佛被选为执行委员,主持策应北伐军工作。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工人起义,杨杏佛出席国共席会议。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临时政府常务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认清蒋介石面目,以中国济难会名义极力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被国民党当局撤职。九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3

杨杏佛生性耿直、刚正不阿,从两件事即可看出其鲜明的性格特点。1912年南北议和后,如果他见风使舵,完全可以在袁世凯政府中谋求较好的职位,但他却远赴美利坚留学,可谓有骨气。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国民党斥资白银80余万两兴建中山陵,杨杏佛被推为治丧筹备处总干事,掌握极大的决定权。当工程招标时,许多建筑公司纷纷送礼贿赂,杨杏佛照单全收,却将礼品存放在陈列室中,供人参观。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有感于外籍人士牛兰夫妇绝食抗议、陈独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专门营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同盟办公地设在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331号中央研究院国际出版物交换处,杨杏佛任同盟的总干事,成为自由与人权的坚决维护和实践者。傅国涌先生曾言:“如果说宋庆龄、蔡元培是民权保障同盟的精神领袖或者说灵魂人物,那么杨杏佛就是同盟的实干领袖,是实干家。”如果缺了杨杏佛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科学梦想

4

1908年,杨杏佛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就读,接受进步思想。武昌起义时,他以同盟会会员身份赶往武昌,亲历辛亥革命,后来在孙中山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任总统府秘书处的收发组长。1912年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此时,如果杨杏佛见风使舵,自然会获得很好的职位。但以他耿直的性格,痛感时局不可为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远赴美国求学。杨杏佛先在康奈尔大学选读机械专业,接着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希望汲取到世界最先进的思想和营养,为祖国效力。

杨杏佛很早就怀有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赴美后,美国先进的科学与中国落后的面貌形成巨大的反差,刺激着杨杏佛和他的同伴。1914年夏,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决定创办《科学》月刊,他们认为:中国最缺的莫过于科学,《科学》月刊就是专门向中国介绍科学的杂志。他们说干就干,迅速筹备,促使《科学》月刊第一期很快在美国编辑成功,1915年1月即

展开阅读全文 ∨

相关展览

5

2008年4月,“杨杏佛生平展”在上海举行,解密的文物史料包括杨杏佛日记、诗词、手稿、友人来函、家信、肖像照片、藏书等,其中以十七封宋庆龄来函最为珍贵。一九二九年宋庆龄致信杨杏佛,委托其在上海报章刊登“不再参加国民党工作”的英语声明稿及信函原件,也首次公之于众。

杨杏佛之子、九旬高龄的杨小佛表示,几经战火劫难,父亲的一部分遗物仍保存完好,堪称奇迹。他说,将文物捐赠给相关机构,比留在私人家中,更利于保护与研究。

历史专家则披露,研究发现这批宋庆龄来函等珍贵文物之所以传奇般地保存至今,与杨杏佛、赵志道夫妇的婚姻纠葛有关。众多文本实物系由赵志道女士于抗战初期带离上海,才避开战乱纷扰。

杨氏遗物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诸多民国人物鲜为人知的交友细节。胡适、任鸿隽、王云五、竺可桢等人与杨的通信原件、合影等,也随《杨杏佛遗迹录》一并影印出版,且均附有编纂说明。

杨杏佛的“诗人生活”也首次曝光。例如,徐志摩在遭遇空难前一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