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茹志娟
别名:阿如 初旭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5年9月
逝世日期:1998年10月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
代表作品:《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
人物经历
茹志娟生于上海。3岁时亡母,幼年随祖母做手工活为生。11岁进上海私立普志小学读书,一年后辍学。1938年祖母逝世,曾被送入上海基督会所办的孤儿院。后经补习插班入浙江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当过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此时在《申报》副刊发表作品《生活》。1944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发表小说《一个女学生的遭遇》。先后任文工团组长、分队长、创作组副组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创作的话剧《不拿枪的战士》获南京军区55年文艺创作二等奖。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出版小说集《关大妈》、《黎明前的故事》。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延河》1958年3期),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受到茅盾的赞赏,声誉鹊起。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出
母爱情怀
从孤儿院走出的茹志鹃对母爱有一份特殊的理解,多少年后,当她成为中国杰出作家的时候,人们发现她的作品流淌出来的柔美情绪其实都可以用母爱来诠释。
茹志鹃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当她来到世界上时,家庭已经走向前所未有的衰败。3岁时,母亲因患白喉去世,接着父亲又抛下家眷不辞而别,幼小的茹志鹃只好跟着祖母奔走于沪杭两地,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在杭州,她跟着祖母糊火柴盒、磨锡箔;在上海她跟着祖母到别人家里翻丝棉、做女佣,或坐在破旧的灶披间里钉钮扣、缝贴边。茹志鹃童年的遭遇使她过早地感受到世态炎凉,对父爱母爱的强烈呼唤冲击着她的心。
1936年11岁的茹志鹃随祖母和四哥住在上海普志小学,她就近水楼台在这个小学读了二年级。然而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上海情形危急,祖母又带着茹志鹃和四哥回到杭州,在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一间房子住下来。不久祖母一病不起,丢下未成年的孙儿、孙女离开了人世。茹志鹃失去了世界上惟
德清缘
茹志娟幼时家贫,3岁丧母。后随祖母辗转于上海、杭州两地袁靠家庭手工劳动艰辛度日。其哥茹笳,上海美专毕业,担任过某剧团导演,与国民党武康县县长杨维礼为旧识。当时上海在日军的铁蹄下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茹笳通过杨维礼的关系,1941年秋,把他17岁的妹妹茹志娟转到办在莫干山腰的后坞天泉寺的“武康县立战时初中”(前身是湖州东吴大学附中,1938年搬至莫干山遥现为德清二中)读书。当时校长为张镜心,老师有何建春、徐则达、陈锦枚、罗辛蒙等10余名,罗老师为茹志娟班的语文教师。 校址虽距敌占区有十余公里之遥,但日军时有窜犯遥为保学校安全,包括茹志娟在内的200多名师生,又搬迁至崇山环抱,异常偏僻的安吉县晓村何家祠堂上课。很多学生分散住在当地村民家中。不久,因条件艰苦,远离武康等原因,学生减至100多人,有3个班。1942年又搬回莫干山公埠局(现在的俱乐部处)。1943年7月,茹志娟在野武康立初中冶毕业,由
写作特点
茹志鹃擅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表现战争题材,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诗情和厚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女性的心灵世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淑。进入新时期以后,茹志鹃的视野变得更宽广而深邃,作品“从微笑到沉思”,温存中透出辛辣,热情里蕴含冷峻,创作风格有所发展。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人物评价
儿时跟茹志娟在文工团里战斗生活了好多年的邓友梅讲述:茹志娟很壮,两肩宽平,是力量型的女人。邓友梅说他很小的时候就编在茹志娟的班里,茹志娟是班长,又是大姐姐,待他情同手足。他的生活、学习及文学爱好,受茹志娟的引导、影响很大。他很怀念她,1998年去上海,和茹志娟的遗体告别,心里很悲痛、很乱。他说他一定要写点什么,《人民文学》约他写茹志娟,他正在沉淀情绪。跟茹志娟长别的当天,邓友梅便去了沂蒙山区,一是出差,二是重温当年。当年的沂蒙山青山绿水,曾经滋润了茹志娟和她的战友。毫无疑义,茹志娟是在沂蒙山上采摘了一朵百合花。
说到茹志娟的人格精神,邓友梅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行军途中,有一个女团员走不动了,茹志娟二话不说,背起来就走。邓友梅说,看到女同志背人,一路小跑,真是还没见到第二例。茹志娟能干,肯干,吃苦耐劳,而且性情爽朗、大气,鲜有女性的矫揉,这与革命队伍的锻炼有关,当然与她的身世也是有牵连的。
贡献
茹志娟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家庭
丈夫--王啸平是一位优秀的导演艺术家。早在部队文工团时期,由他执导的十多部大戏和十多出小戏,均产生了很强反响,获得了广大指战战员的好评。进入上海人艺后,由他执导的《海滨激战》、《霓虹灯下的哨兵》、《姜花开了的时候》、《红鼻子》、《深深的爱》等一大批剧目,更是以严谨、质扑而又极富情感张力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他早期撰写的一些涉及舞台艺术的论著,也曾在广大戏剧工作者、特别是部队戏剧工作者中,产生过很大影响。
二女儿--王安忆国当代文学女作家,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
创作风格
茹志鹃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
主要作品
《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
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
《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
《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
《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
《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
短篇小说集
《关大妈》
《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鹃小说选》等
茹志娟是王安忆的母亲。
《百合花》描述的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战场。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在战争爆发前被安排到前线包扎所,由小战士护送——一个十九岁的农村青年,不善言辞,特别的纯朴善良。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无论是与我的相伴而行,还是借被子的情节都突出了小战士怯于女性,以及与两个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变化。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小战士的动作,只有他和两个女性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