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苏省名人 > 无锡市名人 > 陆学艺简介

陆学艺

(著名社会学家)
更新时间:2019-04-12 13:53

陆学艺,男,1933年8月生,江苏无锡人,原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研究专长是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陆学艺2013年5月13日9时8分因病在北京逝世。另有一级演员、福建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陆学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33年8月30日

逝世日期:2013年5月13日

职业:社会学家 研究员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代表作品:《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等

人物简历

2

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13年5月逝世。

个人履历

3

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攻中国哲学。

1962~1965,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

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8年后,长期从事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社会学理论研究。

1983~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往山东省陵县蹲点调查研究,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1996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1994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

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3年、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

研究特长

4

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

科研项目

5

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多次。

主持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社会建设研究”课题,完成了《北京社会建设60年》一书,目前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项研究在总结当代北京社会建设60年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A主持课题(在研课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体制转换时期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

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

B主持课题(已完成\结项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对策研究。

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成就

6

1978~1980年,陆学艺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1982年,陆学艺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陆学艺开启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一度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考。

作为一名“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和对策,较早地指出“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体制在中国农村行不通,应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并认为中国农村必须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一些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改革”,其学术思想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作品

7

A主要著作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主编;

《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晋江模式新发展:中国县域现代化道路探索》,陆学艺主编;

《中国社会发展报告》,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陆学艺文集》,陆学艺著;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

《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陆学艺主编;

《农村经济典型调查》,王贵宸、陆学艺主编;

《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陆学艺主编;

《社会结构的变迁》,陆学艺等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学》,陆学艺主编;

《21世纪的中国社会》,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言论

8

A谈和谐社会

1.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不可扭转的历史大趋势。

2.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但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逐渐告别“短缺经济”,社会问题凸显出来。“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矛盾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

4.没有乡村的和谐,就没有城乡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

B谈社会结构

2010年5月,陆学艺在《半月谈》发表文章说,当前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已初步形成,但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与已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结构形成了结构性偏差。这是产生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强调社会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任务是调整社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最大化地实现资源与机会公正、合理地配置;社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城乡结构。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三是规范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

建基金会

9

宗旨及业务范围

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11月。

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业务范围是:奖励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资助社会学领域教育、学术研究、培训、调研、考察、出版等方面的公益活动。设立“社会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评选活动。

成立大会

2009年4月10日,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原副院长汝信,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刘启林,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于清源,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丁力到会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原院副秘书长单天伦、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来自北京市社团办、社科联、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校的50余人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基金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基金会领导机构,李培林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

展开阅读全文 ∨

学界评论

10

他的一些贡献,可比肩费孝通

在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看来,陆学艺学术成就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他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第二,他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他从农业研究转移到社会学方面,负责社科院社会学所和中国社会学会工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缅怀

11

2013年5月13日9时8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先生因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享年80岁。19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公墓作最后的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