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赵炳南简介

赵炳南

更新时间:2019-04-12 12:47

简介(1899—1984)赵炳南,中医皮外科专家。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一生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为中医学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赵炳南

别名:赵德明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河北省宛平县

出生日期:1899年5月

逝世日期:1984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北京德善医室

代表作品: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祖籍:山东德州

简介

2

赵炳南,原名赵德明,回族,经名伊德雷斯,祖籍山东德州。1899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今属北京市)。父亲以打短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赵炳南自幼身体羸弱多病,从5岁到7岁仅3年间就出过天花,患过痢疾,得过麻疹,发过疟疾。赵炳南后来回忆说:“我的童年生活饱尝了人间的痛苦与疾病的折磨,是今天的少年儿童难以想象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深深懂得生命的珍贵,在幼小的心灵里已播下了立志做一名为他人解除病痛的医生的种子。6岁时,赵炳南进入私塾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但因家境清贫,他的学习仅勉强维持了6年便中断了,被迫过早地走上社会。少年时期的赵炳南目睹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心灵受到极大震动,这更加坚定了他立志做一名医生为民众解除病痛的信念。

1912年,13岁的赵炳南开始在北京德善医室从师于名医丁德恩,学习中医皮肤疮疡外科。在短短的3年里,他研读了《外科准绳》、《疡医大全》、《外科启玄》、《医宗金鉴

展开阅读全文 ∨

其他

3

博览群书,学古不泥

赵炳南一生精研多种外科专著,但在医疗实践中从不拘泥古书,通过65年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灵活掌握经旨,注意疾病过程中的邪正关系,正确运用扶正祛邪或攻守相兼的治疗法则。如治疗疮疡疾患的阴证,他认为开始如攻邪太过,会大伤正气,造成正不抗邪,毒邪内陷而变生他证,结果是欲速不达。因此他主张外消之中,以补托为主,正气渐复,病势好转,因势利导,乘胜攻邪,则可取效。再用外消之剂,以消为主,逐渐正复邪衰,病势趋向好转,接着以扶正祛邪,消补兼施办法,以巩固疗效。在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他遣药切中,用药精当,药少力专,抓住主证,药到病除。如对缠腰火丹(带状疱疹)后遗症属神经痛的老年患者,经他细心辨证分析,属气隔血聚之证,遂不拘泥常法,而投以川军破瘀止痛,其效立竿见影。又如他治疗风湿疡(急性湿疹)能抓住热盛有湿的特点,投以大剂量苦寒的龙胆泻肝汤来泻肝胆湿热,疗效显著。

重视心肝火盛,善

展开阅读全文 ∨

时间表

4

1899年5月27日 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三里河村。

1905—1911年 就读于宛平县城内私塾学堂。

1912—1920年 在北京德善医室从师丁德恩学医。

1920—1926年 在北京西交民巷开办诊所行医。

1926—1951年 在北京西交民巷开办医馆,独自应诊并带徒。

1951—1956年 参加北京联合诊所行医。

1956-1972年 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兼皮外科主任,皮肤性病研究所顾问。

1972—1984年 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兼北京中医研究所所长。

1984年7月 逝世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