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罗常培
外文名:Luo Changpei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99年8月9日
逝世日期:1958年12月13日
职业: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古音学、梵汉对比
代表作品:《汉语音韵学导论》《语言与文化》
人物生平
1899年8月9日,罗常培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满族家庭,原姓萨克达,正黄旗人。家境的贫寒促使他从小发愤图强,刻苦学习。
1907年,考入京师公立第二两等小学堂,与舒庆春(老舍)同学。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1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又到哲学系学习了两年,接受了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曾历任北京第一中学校长、西安西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等。
1921年,毕业后于北京及天津的中学任教。
1926年至1928年,先后赴西安的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及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
1929年,傅斯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为该所语言组第一批聘用的研究员。
1934年,罗常培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出任教授。
1937年,因战争爆发,随北大转至由北大、清华、南开共同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该校迁往云南,易名西南联合大学,罗常培
学术贡献
在汉语韵学方面,他著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1956年再版)、《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合作,科学出版社,1958年)等专著及一些论文。《汉语音韵学导论》是普及汉语音韵学的入门书。重点在音理方面,将汉语音韵学里的声、韵、调、切4个概念讲清楚,并据语音学原理,对传统的音韵学术语进行爬梳、整理,有助于初学者消除心目中对汉语音韵学的那种“玄虚、含混、附会、武断,甚至还有些神秘难学”等的偏见。《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试图全面考察汉魏到陈隋820多年间韵部的演变情况。这对于弥补先秦到唐宋之间汉语语音演变史研究上的欠缺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他的《十韵汇编》(合作)是《切韵》系韵书材料的总结集。他还与人一起合译了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37年)。这些都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在汉语方言研究方面,他著有《厦门音系》(19
学人交游
老舍与罗常培
老舍与罗常培是小学同学。老舍原来读私塾,十岁时转入北京西直门大街高井胡同口上的两等小学堂三年级,罗常培也是这个班上的学生。两人遂开始交往。当时的同学,罗常培给老舍的印象最深。因为罗的学习很好。下午放学,两人常常到小茶馆去听《小五义》、《施公案》等旧小说,因老舍家境贫寒,听书的钱总是由家境略好一些的罗常培来付。
罗常培眼中的老舍,是一个有特色的人: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集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这相互的认同便结成了他们之间终生的友谊。
三年小学后,因学校改办女校,两人又各自入了不同学校。可上中学又同入祖家街的第三中学。罗常培虽比老舍几乎小一岁,因为跃级,班次却高一级。后来因家贫,老舍不久便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因为师范可免收学膳费,还提供制服和书籍等。
1931年初,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的老舍寒假回北京,
学术成果
《汉语音韵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1956年再版)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合作,科学出版社,1958年)《厦门音系》(1930年初版,1956年新版)
《临川音系》(1940年)
《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年)
《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合作,科学出版社,1959年)
《十韵汇编》(合作)是《切韵》系韵书材料的总结集
《中国音韵学研究》高本汉著与人一起合译(1937年)
《莲山摆彝语文初探》(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年)
《普通语音学纲要》(合作,科学出版社,1957年)
《国音字母演进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
《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1950年,语文出版社,1989年再版)
《北京俗曲百种摘韵》(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
《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收入罗常培先生语言学论文共34篇,内容涉及音韵学、方言学、文化语言学和民族语言研究等,多为中国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社会任职
罗常培曾经担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公职。
人物评价
罗常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突出贡献。在汉语音韵学方面,他用现代语音学理论,对音韵学的一些术语作出科学的阐释,使音韵学从某些玄虚笼统的概念中解脱出来。他的一系列音韵学方面的论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把这门学问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罗常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不懈的开拓者。中国语言学界将罗先生称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准确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