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钱骥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金坛县
出生日期:1917.12.27
逝世日期:1983.08.18
职业: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东方红卫星和返回型卫星总体负责人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代表作品:《气象火箭测高空风的方法》等
人物生平
1917年,钱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29年夏,考取了金坛县立书院小学,1930年7月毕业,同年8月考取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31年12月,学校被迫解散,缀学在家半年。
1932年8月,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1934年7月初中毕业。
初中毕业后,在金坛县河头小学、神亨小学当了1年教师,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
1935年,考入无锡师范学校。1937年10月,学校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
1938年8月,在北碚国立四川中学师范部毕业。同年9月参加统一考试,高分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理化系。
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化专业。并留校作助教,进修物理。
1947年,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参加组建空间物理研究机
人物成就
钱骥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之一。1947年,钱骥受聘为中央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协助赵九章先生开创地球物理研究,管理研究所的业务,负责实验室及探测仪器。曾修理多台不同型号气象探测仪、真空管检验计和电子频率计。为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质量,钱骥提出应建立规范,进行定期仪器标定,研究制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仪器,是气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钱骥在开展地震研究工作方面,早期曾对地磁、地震波进行研究。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许多大型工程投入设计,急需地震裂度评估资料,地震观测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之一。钱骥协助李善邦进行地震台站网布局规划研究,对地震台址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地震台站布局应综合多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按层次设置分级管理的设想。曾协助组织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表》,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地震活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曾翻译了《测震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系统地介绍地震仪器设计原理、标定技术,推动中国国地震
主要论著
1、《测震学几个理论问题》(钱骥、李政元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国际通讯卫星四号》(钱骥、廖春发等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2)
3、《宇宙航行学辞典》(钱骥、李建江等,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3)
4、《空间技术基础》(钱骥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
5、《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钱骥参编)
6、《关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方案初步意见》(钱骥,1965)
7、《气象火箭测高空风的方法》(钱骥,1964)
人物评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钱骥热爱党的事业,热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工作,对空间事业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为中国空间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在思想上拥护党的路线,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搞特殊化。多年来,他始终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守党的纪律和准则,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
(原国务委员张劲夫)一些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贡献,有的还是很重要的贡献。例如原子能所的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和彭桓武,卫星总体组负责人、地球物理所的钱骥......
(原国防科委主任钱学森)钱骥同志是我十分尊重的科学家、工程师,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去世是中国人民的一大损失!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我国空
人物轶事
1930年8月,钱骥考进了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初中部,远亲近邻纷纷前来贺喜,可是钱骥却踌躇,要先预交一学期学、膳、宿费四十余元,已经贫困了的家庭,一时无法拿出这笔钱,家中弟妹还要生活。这时,父亲钱海寿左思右想,不能耽误长子的前程,但向亲友借钱也无济于事,便横下一条心典卖了几亩地。
后来钱骥回忆这段往事,曾写道:“在我读中学阶段,家中就常常以典卖土地来维持我的求学费用。家里的人苦熬着而让我读书的情形,当时我对他们的目的虽因年幼而认识不清楚,但却促使着我读书时非常努力。”钱骥含着辛酸的泪花跨进了省中的校门。
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初中部,位于南京八府塘,是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创办的,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南京中学学生积极投人历次爱国运动,在江苏省产生过重大影响。钱骥在校期间,整天就埋头于书海之中,惦记父亲的告诫,一切以学业为重。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手不停地记录,恨不得一口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