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申熙
外文名:Cai Shen Xi
别名:蔡升熙,字旭初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醴陵县
出生日期:1906年
逝世日期:1932年10月9日
职业:军事家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一期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红军多次战役
政治身份:共产党员
人物经历
蔡申熙,湖南省醴陵县人。1920年入县立中学读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春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熏陶下,他极力要求进步,同年7月与左权、陈启科等20余人,组织了群众团体——莲社。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团长。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11军第24师参谋长,南下途中参加了会昌、三河坝等战斗。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他转赴广州。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后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28年起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1路总指挥。曾率部攻克峡江县城,配合湘赣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1930年初,蔡申熙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不久被派赴
轶事典故
1927年,当大革命的洪流在长江两岸胜利奔腾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武汉相继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血染江河。“南昌起义”震撼全国,也振奋鄂东地区的共产党人;党中央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号召举行“秋义”,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鄂东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埋葬好同志的尸骨,擦干受伤身体的血迹,秘密组织起来,在湖南“秋义”的鼓舞下,也发动起义,组织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的烈火,在鄂东、赣北的阳新、大冶、黄梅、广济、蕲春、浠水及九江、德安、瑞昌、星子等县广大农村中,燃烧起来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赤卫队、游击大队和红军武装,南和湘鄂赣、北同鄂豫皖的武装斗争相呼应,造成封锁长江,争取大江南北能联成一片的形势。阳新的红色武装,炮轰长江敌船;鄂东、赣北游击队不分昼夜,转战长江南北两岸,使南京、武汉国民党反动派为之震惊。
1929年8月,活动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彭德怀同志率领的
主要贡献
1932年7月,因张国焘推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严重受损。他于危难之际任第二十五军军长,重整部队参加反“围剿”作战。同年9月率部担负掩护红四方面军西撤的任务,10月9日在湖北黄安河口镇战斗中,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作战,直至壮烈牺牲。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这样写道:“蔡申熙同志是红15军的主要创始人,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人物纪念
4月1日,蔡申熙烈士纪念像揭幕仪式暨上新集镇烈士陵园开园在红安县上新集镇黄才畈村举行,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秦新平同志,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张胜、县人大副主任韩洪武、县政协副主席陈再新等县领导参加了揭幕仪式。
蔡申熙烈士纪念亭建设项目,是2012年经红安县民政局申报立项、国家民政部审批的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工程。按照“烈士牺牲地原则”的选址要求,红安县民政局、红安县上新集镇政府确定在黄才畈村兴建纪念亭,并于2013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在纪念亭建设过程中,县民政局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纪念亭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决定将上新集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于红安境内的烈士墓230座迁入此地安放。在这些烈士中,有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烈士、西路军烈士、抗日烈士、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以及抗美援朝烈士和对外援建中牺牲的烈士。这些烈士集中体现了上新集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的重大牺牲、作出的重大贡献。
人物评价
蔡申熙同志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优良的作风,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他对党忠心耿耿,对革命事业无限赤诚,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维护团结,能上能下,具有坚强的党性。他热爱人民,关爱部属,平易近人,从不居功自傲,深受广大官兵和群众的敬佩与爱戴。
徐向前曾对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蔡申熙给予高度评价:“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