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飙

更新时间:2019-04-01 11:32

耿飙 (1909.08.26-2000.06.23) 汉族。湖南醴陵人。原名耿俊勇、耿润德。大学文化。中国共产党元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长。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耿飚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醴陵

出生日期:1909年(己酉年)8月26日

逝世日期:2000年(庚辰年)6月23日

职业: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信仰:共产主义

党派:中国共产党

性别:男

耿飚人物生平

2

耿飚同志1909年8月26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严家冲一户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随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宁县水口山。他13岁到铅锌矿当童工,从小受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在水口山党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下,他开始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立志救国救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积极参加工人的罢工斗争,并于1925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湖南革命形势进入高潮。耿飚同志按照党的指示,同其他同志一道,从敌人的兵工厂秘密运出一批枪支,武装水口山工人赤卫队,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不久受党派遣回醴陵,组建并率领农民赤卫队参加醴陵暴动和十万农军攻长沙。在党的组织和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后,他几经辗转,于1928年4月回到浏阳,找到党的组织,并担任浏(阳)、醴(陵)游击队队长,积极开展游击斗争,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28年8月,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9月,耿飚同志奉党的指示,率领游击

展开阅读全文 ∨

耿飚人物逝世

3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耿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6月23日1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000年6月29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里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沉痛悼念耿飚同志”的黑底白字横幅悬挂在正厅的上方,横幅下方是耿飚同志的半身遗像。刚刚走完91年人生旅程的耿飚同志,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着他的身躯。耿飚同志的夫人赵兰香率子女敬献的花圈摆放在遗体前。  8时30分,胡锦涛、李岚清、田纪云、李铁映、迟浩田、张万年、曾庆红、乔石、刘华清、邹家华、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蒋正华、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任建新、李贵鲜、陈俊生、钱正英、朱光亚、罗豪才和李德生、张劲夫、黄华、廖汉生、谷牧、马文瑞、王恩茂、杨白冰、王汉斌、张震、陈慕华、洪学智、邓力群、张廷发,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等,以及曾与耿飚同志一起战斗或工作过的老战友缓步来到耿

展开阅读全文 ∨

耿飚组织评价

4

耿飚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他十分珍视在红军时期的一张党证,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洗礼,这张党证仍完好地保存至今。他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能够在各种艰难复杂的环境中开拓新的局面。他光明磊落,坦诚正直,刚直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待人宽厚,作风民主,善纳群言,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勤于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反对弄虚作假和敷衍塞责的不良风气。他密切联系群众,注意体察民情,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严于律己,大公无私,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耿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

耿飚人物评价

5

毛泽东称赞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耿飚人物轶事

6

给毛主席送老虎、给特务送药

1969年,耿飚作为党的“九大”后派出的第一位大使,来到阿尔巴尼亚。毛主席临行前叮嘱他,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我们要加强和发展中阿友好关系。

“肩负‘联谊’重任的父亲,却看到这样的现实:当我国自己黑白电视机都少得可怜的时候,阿方向我国提出,援助他们每个农业社都有电视;当我国动用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外汇,为阿方进口棉花、织成布、做出成衣时,他们反过来要卖给我们从中赚钱。我国援助的化肥被堆在地里,任凭日晒雨淋……1954年以来,我国给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军事援助,高达90亿元人民币。当时,阿尔巴尼亚总人口才300万,人均接受中国援助3000元,而同期中国农民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几十元。”

该不该勒紧中国人裤腰带,去援助阿尔巴尼亚?耿飚大胆提出调整援阿方略。“父亲回国述职时,李先念风趣地对他说,你胆子真不小,敢说阿尔巴尼亚的‘坏话’!你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意见的人。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