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耀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于都县曲洋乡石灶村新安子
出生日期:1916年2月
逝世日期:2010年10月30日
职业:少将,中央警卫团长,中办副主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保卫毛主席、拘捕“四人帮”
代表作品:《张耀祠回忆毛泽东》
人物生平
张耀祠将军,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雩都(今于都)县曲洋乡石灶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八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招待所主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第三中队队长、组织干事,延安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保卫干事、参谋、组织股副股长、供给处副主任,营政治教导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央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副政委,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1976年10月,奉党中央之命参与了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197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9年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
人物评价
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张耀祠将军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反党集团,还是在抓捕“四人帮”的斗争中;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国际风云突变的环境中,还是在国内右派势力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甚嚣尘上的历史背景下,他在同反腐败、反汉奸、反投降、反卖国活动的悲劣行径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撰写了大量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捍卫毛泽东思想,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修正主义的大量文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动员干部群众、组织宣传群众、教育培养青年一代。他心胸坦荡、无私无畏、忠诚于党的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毕生的精力贡献于革命事业。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逝世,是我们继续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损失。
人物轶事
1916年2月,张耀祠出生在江西于都县曲洋乡石灶村新安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5月,年仅17岁的张耀祠带领石灶乡5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少共国际师。
张耀祠说,我当兵第一次站岗,就在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门口。
1933年7月,张耀祠调往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连,担任保卫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机关的任务。
那时,毛主席被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夺去了军队中党的、军队的职务,只管一些政府工作,但仍是受中央保护的首脑人物。
中央政府警卫连成立后的一天,班长安排张耀祠上岗。这是他当兵以来的第一班岗,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第一班岗就站在了毛主席门口。他站在那里,手持着枪,感到既紧张又激动。下哨后,他兴奋地对全班同志讲:“今天我见到毛主席啦!”从此以后,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工作岗位。
张耀祠说:“进了北京城后,我就基本上跟着毛主席转了,无论在中南海或外出,都跟着他转。”
1953年4月,负
人物回忆
1953年4月,张耀祠调中南海,先后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张耀祠说:“我的职责是保卫毛泽东,保卫中共中央,负责安排毛泽东的衣、食、住、行。”他就住在毛泽东卧室咫尺之遥的更衣室,与毛泽东朝夕相处。作为中央警卫团团长的张耀祠,多年一直掌管着中南海的安全保卫,对这里的每处环境、每个哨位,他都了如指掌。
77年前,他的第一班岗就站在毛主席的门口,从此他的一生,已无法与毛主席分开。这位40年生活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原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保卫毛主席。
2010年10月30日,张耀祠因突发心脏病在南昌不幸逝世,享年95岁。4日上午9时,张耀祠将军的追悼会在305医院举行,现场迎来了1000多人,前来悼念的人们在门口站成20多排队伍。送别队伍的东侧,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他们大多是张耀祠的生前战友。
曾任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