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云南省名人 > 保山市名人 > 施甸县名人 > 杨善洲简介

杨善洲

(“最美奋斗者”荣誉获得者)
更新时间:2019-02-20 20:46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杨善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云南施甸

出生日期:1927年1月(丁卯年)

逝世日期:2010年(庚寅年)10月10日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 正厅级干部

人物经历

2

1951年5月,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先后在施甸县和保山地区任领导职务。

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

1977年,任保山地委书记

1988年6月,退休。

1988年6月至2008年11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9年4月,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经营管理。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事迹

3

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1934年至1949年,在家务农。

1950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

1951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

1951年10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任副队长。

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1月至7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长。

1953年8月至1955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

1955年至1957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

1957年至1958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

1958年至1963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

1963年至1965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

1965年至1966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党委书记、团长。

1966年3月至1977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地委副书记。

1977年至1988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

荣誉称号

5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1年3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2年2月3日,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荣获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人物评价

6

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

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2011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感动中国颁奖词)

和杨善洲一起踏上大亮山,并肩战斗22年,第二任林场场长自洪学认为杨善洲“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以身作则,干什么艰难险重的事都冲在最前面。跟着老书记,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艰苦奋斗。”林场副场长周波清楚记得杨善洲因为家人动用林场的车子向财务上交汽油费的事:“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像老书记这样的共产党员太难得了。”他们称赞他是清正廉洁的符号,艰苦朴素的代名词,是深深扎根基层、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老一辈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他们称赞他常思民生不懈怠,绿水青山立口碑。

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7

杨善洲是出了名的孝子,母亲爱吃糖果,杨善洲便经常买来自己带回去或托人捎给母亲。1990年母亲去世前,杨善洲回家过年时发现母亲走路摇摇晃晃,于是叫了医生,并亲自在母亲的屋内搭了一张临时小床,整夜守在母亲身边,陪母亲说话,给母亲端药递水,直到9天后,母亲离开人世。

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火盆上架着锅针,锅针上是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摆放在桌上,火塘边的墙疙嗒摆放着雨伞、蓑衣、马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耙、油纸帽,床头挂着水准仪、黄布帽、草帽、手套、袖套、围腰,床脚下一双黄胶鞋、一双翻皮皮鞋、一双拖鞋,墙壁上两张用旧的洗脸毛巾。

和杨善洲结婚60年,张玉珍大多数时候是孤独的。1996年,张玉珍因胆结石住院。当时正值种树的关键季节,杨善洲请林场的驾驶员送妻子去医院,他选择留下种树,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的焦急,一边种

展开阅读全文 ∨

亲属成员

8

妻子:张玉珍

大女儿:杨惠菊

二女儿:杨惠兰

三女儿:杨慧琴

后世纪念

9

为更好地弘扬杨善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缅怀杨善洲的感人事迹,2010年11月施甸县将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并举行大亮山林场更名暨杨善洲纪念碑、塑像奠基仪式。

1973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杨善洲个人署名文章《学习革命理论 破除经验主义》。

1980年10月29日,一篇《他带头不搞特殊化——记保山地委书记》被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上。

1981年,人民日报头报道过他,标题是《他带头不搞特殊化》。1989、1997、1999、2003年,人民日报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198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公仆的正气——记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杨善洲退休后的1989年,2月9日的人民日报第4版报道《退休之后不进城,志在深山办林场 杨善洲事迹在滇西南传为佳话》,

1999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10版刊登《读一读这位老人平凡动人的故事,你会明白什么才是美丽而高尚的人生——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