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饶漱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75年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英勇决战迎接民主高潮》等
饶漱石传记:《饶漱石》《饶漱石传奇》等
人物经历
1903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西抚州市临川钟岭乡环洲,父亲是著名的民主人士饶思诚。饶思诚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58年仍担任江西副省长。
饶漱石早年入江西省立三师(今抚州一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饶漱石在南昌读书,参加南昌的学生运动。暑假回到临川后,饶漱石和从上海回来的傅烈一道,联络江西临川的学生和社会上的进步人士成立了一个剧社,利用演戏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剧社多次在抚惠堂公演,每夜观众达2000多人。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江西九江市地方团组织第二支部书记。他创建了“浔光社”,出版了不定期刊物《浔光》和《江声报》。他多次领导南伟烈学校的学生运动,并组织成立了“裁缝工会”“女工工会”。后被推选为九江首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学联会议。
1924年,夏秋之间,饶漱石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了李立三等在上海沪西小沙渡创办的工人
政治生涯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事实上刘少奇担任新四军政委不足一年,新四军大部分时间都是饶漱石担任政委。
由于负责新四军军事工作的陈毅不满中央任命饶漱石为华中局书记,两个人在很多问题上发生矛盾。中央电令新四军整风。
饶漱石到第2师(一师师长粟裕,二师师长罗炳辉,三师师长黄克诚)蹲点,陈毅负责军部机关整风。
陈毅趁饶漱石不在时,召集直属队领导人的会议上,公开批评军政治部、华中局及饶漱石个人,造成很大影响。并向中央发电报提议,免去饶漱石政治部主任职务,由赖传珠接任。当时参加会议的有陈毅、谭震林、罗炳辉、曾山、赖传珠、张爱萍、潘汉年、叶飞、粟裕、汪道涵、方毅、胡立教、范长江、刘长胜、刘晓、陈同生等
饶漱石回来后,1943年10月16日会议上,包括潘汉年、赖传珠等人对陈毅提出批评,陈毅也作了检讨。后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
政治联盟
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也称“高、饶反党联盟”事件,发生在1953年,揭露于1954年初,于1955年春处理完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内高层首次出现的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严重斗争。
高岗、饶漱石都是20世纪2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建国前曾长期担任重要职务。1952年11月,高岗调任国家计委主席。1953年2月,饶漱石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此后,他们出于个人野心和权力欲,互相勾结,进行了一系列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在党中央酝酿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员的人事安排时,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岗、饶漱石以为他们篡夺权力的机会到了。在1953年6月—8月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和9月—10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他们散布流言蜚语,捏造所谓的“军党论”,鼓吹“党是军队创造的”。进行宗派活动,攻击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吹嘘自己
主要错误
1954年5月,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的饶漱石专案组给中央提出了一个结案报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饶漱石在执行中央路线方面暴露出来的资产阶级观点,会议做了很多的揭发。初步揭发的主要问题有:
(1)饶的根本思想是害怕放手发动群众,不敢彻底摧毁旧秩序,表面上以“稳重”出现,而实质上是拖延整个社会改造,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曾在一九五一年九月华东和上海党员干部大会上说过“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方针是教育、团结与提高。……共产党员要自觉地团结民族资本家,作为对付封建势力的动力之一”。在上海第一次与四百多个资本家会面时,他预言将来必有许多资本家进步到可以加入共产党。这证明饶是竭力为资产阶级在党内扩大其影响的,这与党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没有丝毫共同之点。
(2)在执行对资产阶级的政策中,他片面地强调团结,取消了应有的斗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不敢提出“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的口号,在他个人的掌握下
世人评价
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揭露了他与高岗图谋进行分裂中国共产党、篡夺党政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55年3月被开除出党。饶漱石最终被盖棺定论为:党内野心家。
饶漱石个人生活十分俭朴。他在战争年代与普通干部、战士一样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并且只有两套衣服供换洗,从不许增加。他吃的是与普通干部一样的伙食,从不许增加一点特殊的伙食。饶漱石在当时也算是共产党里的大官、大知识分子了,但他在生活上却与普通工农一样,别人看不出他是大官、大知识分子。饶漱石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建国后,他也不跳舞,不宴请任何人。他平时好读书,很少与任何人交往。平时无论是见到上级、同级或下级,他都很严肃,很少说话,更不与人开玩笑。在工作方面,对自己和部下都要求很严格,原则性强,作风严谨,处事平稳。
党史研究工作者根据新发现的材料,对“高饶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考证,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结论,认为,“高饶事件”的发生有
相关信息
陈麟章上书
陈云同志请转中央:
在潘汉年、扬帆的问题相继澄清并分别给他们平反恢复名誉之后,过去认定的那个“饶漱石、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自然不能成立。上海解放后,饶漱石在指导该市对敌斗争中发生的一些问题,究竟能否构成饶的反革命罪,自然也成为疑问。饶漱石以前历任党内外重要职务,将来写党史时,是免不了要提及的人物。他究竟是不是反革命分子,有必要实事求是地弄清楚,也已经有条件弄清楚。我建议中央责成有关部门,对饶漱石一案进行复查,尽快作出结论。
饶漱石在1955年4月1日被以反革命罪逮捕后,从1955年4月至1958年由公安部负责侦讯过两年多,后来长期关押在秦城,1965年前后移交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1965年8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判决书确认:‘被告人饶漱石犯有严重的反革命罪行,他在上海工作期间,利用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和华东局第一书记的职务,采取两面手法,不仅重用了内奸分子扬帆,把中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