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成修
别名:达夫,潜斋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丹灶梅庄
出生日期:1702年
逝世日期:1796年
职业:礼部祠祭司郎中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教学
代表作品:《养正要规》《学庸集要》《人生必读书纂要》《文基文式》
简介
冯成修性耿介,关心乡梓。乾隆三十四年夏秋亢旱,富户屯积,粮价骤增。成修密陈其弊,妥为平息,乡人称颂。成修出世时,其父外事未归;7岁丧母,寄养在伯父处。成长后,成修每提及其父,辄痛哭流涕。冯成修为乾隆元年秋九月的恩科进士,是皇上钦点的翰林院大学士,他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任官后,曾两次请假回乡遍寻父踪,终无所遇。年80,每思其父已101岁,想不在人世,于是易服守孝3年。时人称成修为“冯孝子”。著有《养正要规》、《学庸集要》、《人生必读书纂要》和《文基文式》等。
秩冯老去世后,葬于现在广州恒福路银行疗养院,墓于2006-11发现。该墓规模相当宏大,由地面建筑和地下墓穴组成。其地面建筑的祭台东、西两侧各竖立一对圆柱形花岗岩“云龙华表”,通高4米,通体饰浮雕云龙纹,龙首上昂,龙身隐现于浮云中,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唱大嫂
清乾隆年间,南海丹灶有个才子冯成修,家贫,七岁便往邻村当学徒。时值端午节,邻近街坊有位大嫂买备了鸡肴酒果想回娘家去探望爹娘,怎料倾盘大雨,至午才止。大嫂正欲起程,又被隔邻大嫂拦住,说要请她吃孙儿满月的鸡酒。大嫂推辞不了,只好吃完鸡酒后才回去。
鸡酒饮罢,已是申时了。大嫂急忙动身,刚出村口,丈夫却迎面归来,急于一起回家圆聚,改期第二天早上才回娘家去。
这时,成修正在厨房里煮晚饭,听到隔邻大嫂在门前说起这件事,也觉好笑,便顺口唱起一支歌来:
梳光头髻戴好花,打扮娉婷往外家。
偶遇天公将雨洒,洒得心事乱如麻。
雨洒罢,见天晴,探望爹娘脚步轻。
忽闻隔邻鸡酒请,出于无奈顺人情。
酒饮罢,暂离杯,叫声列位我无陪。
连忙抽身出外去,又遇丈夫远路回。
成修唱了又唱,津津有味。老东家正在厅里品茶,闻成修歌声,问清底细,再问邻嫂,果然如此。老东家想,成修七岁,尚未读书,有此捷才,前途未可限量。
御前赋诗
冯成修成进士后,入朝辅政,常与乾隆皇对弈为戏。有一次,在御花园对弈时,适有一鹤飞来,乾隆皇想当面考一考冯成修的才学,便以眼前来鹤命冯赋诗。成修不假思索,挥笔写道:“远望天边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旁看的人正暗暗赞叹。岂料后两句还未写出,鹤已飞至御花园上空,乾隆皇仰头一看,原来是只灰黑色的鹤,便对冯成修说:“这分明是只灰黑色的鹤,卿家以白鹤题诗,不是有欺君之嫌吗?”成修先是一怔,马上定一定神,略加思索,笔锋一转,接着写道:“只因啄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众人为之叹服。
又有一次,乾隆皇领众臣游江南,时值暮春,太阳西下,君臣一起步上十二孔石桥。臣中有个不识趣的脱口吟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听后都说:“不通,不通!柳絮哪能是红的?”乾隆皇回头问冯成修。成修安详地说:“句是好句。诸位有所不知,待我把全诗念出来吧:‘十二桥头十二风,传栏面向大江东。夕阳反照桃花洞,柳絮飞来片片红。’”出句的
读唁词
国母去世,乾隆皇命丞相主持丧礼。丞相平素嫉忌冯成修的才能,附耳亲信如此如此。
丧礼仪式开始,丞相故意将一卷白纸迎给成修,叫他宣读唁词。成修认为圣上没叫自己写唁词,为何却要自己宣读,不禁猜疑起来。当他接过白纸一看,心里才明白,这是丞相搅的鬼。幸巧他才思敏捷,捧起白纸,朗读起来:
雨洒天流泪,雷鸣帝子哀。
满朝皆下跪,国母上大台。
乾隆皇听了,心中暗叫好句,叫成修把纸交上,心中才明白:丞相有意奚落成修。
自题庆联
冯潜斋先生成修,广东南海人。幼牧牛,梦有持扇为障日者,扇上有“贵州学政”四字,因发奋读书,年三十四始游庠,逾年登贤书,联捷点庶常、改部曹、典蜀试,又典闽试,得蓝生彩元,作解首。先是为王安国尚书典试,所赏必欲中元,因与正试主不合,争之不得,尚书曰:“姑置之。此人不中元,吾不信也。”阅二十年,果发解。尚书喜极,而蓝老矣。先生嗣出贵州学差,果符梦兆,旋罢归。好论文,有八股之目,年九十余始卒。乾隆壬寅八帙,与夫人同庚,俱康健无恙,届结缡周甲之期,亲友门生,骈集称庆,重行化烛交拜之礼,自署其门云:
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为老人娱晚景;
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偕花烛,幸邀天眷锡遐龄。
其外家贺联曰:
旧姑婆学做新娘,迨将芦髻高蟠,脂粉何曾输少妇。
老丈公重为佳婿,笑把虾须乱捻,风流真个胜檀郎。
至乾隆壬子,重赴鹿鸣,洵美谈也。
乾隆六十年乙卯,例举乡闱,海内重赴鹿鸣宴者四人:广东冯潜斋太史成修,湖北陈云仲太
巧对乾隆对联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
龙王夜宴,星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为盘
此联上为清乾隆皇所题,下联为冯成修所对。讲龙王夜宴,以星作灯,以月为烛,菜肴像山一样堆着,酒像海水一样多,装东西用大地作盘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给人以不可能的感觉,夸张而不失真,反而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