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赵纫兰简介

赵纫兰

更新时间:2020-01-05 12:27

赵纫兰(繁体中文:赵糿兰),是个有高尚道德和伟大品行的女性,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共河北省委于1936年6月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李大钊的妻子。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赵纫兰

外文名:Zhao Ren Lan

别名:阿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乐亭县

出生日期:1884年1月21日

逝世日期:1933年5月28日

职业:革命者

信仰:共产党

配偶:李大钊

人物贡献

2

赵纫兰,不仅是李大钊的结发妻子,是李大钊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的贤内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女儿,是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

人物生平

3

1884年1月21日(清光绪九年腊月廿四),赵纫兰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富户人家。她与李大钊为同村人。

赵纫兰在家中姊妹中行三,其上有一兄二姊。其父赵文隆多年在东北行商,在赵纫兰问世前已同元配妻子生有一男二女,仍嫌子嗣单薄,又娶邻村小黑坨盛家姑娘养儿育女。赵纫兰是盛氏的头生婴儿。后来,盛氏又生下一个儿子,即赵纫兰的弟弟赵小峰。

当时,大黑坨村有几户人家立了堂号,其中赵纫兰家立堂号为“福臻堂”,李大钊家立堂号为“怀德堂”。赵纫兰的出生,为“福臻堂”与“怀德堂”联姻埋下了种子。据担任过多年李大钊故居纪念馆馆长的刘荆山撰文介绍,赵、李两家有“老亲”关系,李大钊称赵纫兰祖母为“姑奶”。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与赵文隆的关系密切,曾多年合伙到东北长春、万宝山等地开杂货铺,挣了一些钱。到赵纫兰出生的前几年,两人因东北土匪横行双双返乡,以求安度晚年。李如珍回乡后,于1881年翻盖旧宅,又于1882年为从二弟

展开阅读全文 ∨

走南闯北

4

1918年暑假结束时,赵纫兰带着葆华、星华跟随李大钊迁居北京,这是她有生以来第—落足她朝思暮想的北京。

赵纫兰跟随李大钊到北京居住,惊动了李大钊在北京的许多新朋旧友。在天津上学时与李大钊共同主编《言治》月刊的郁嶷这时已在北京定居有年,特派夫人到车站迎接赵纫兰。友人帮助李大钊在宣武门附近的回回营3号找了一处相当不错的住宅。赵纫兰和一家人在北京落居以后,很快就结识了一大批教授、学者的夫人。她待人诚恳,处世随和,颇得诸位夫人的好评,是众人公认的贤妻良母。

赵纫兰带领孩子迁居北京正是时候。李大钊自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很快就对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浓郁兴趣。这年夏天,他乘放暑假之机特意到家乡北边的昌黎五峰山韩文公祠潜心研究十月革命,进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拓荒工作。全家人到北京两个月后,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京举城庆祝协约国的胜利。李大钊先是在中山公园发表演说《庶民的胜利》,后是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逝世

5

1933年5月28日,赵纫兰,安详地闭拢了自己的双眼,享年49周岁。这一天,恰恰是农历五月初五,民间的传统节日——祭奠屈原的端午节,也是李大钊烈士下葬的“五七”之日。她留下的惟一遗嘱,就是把自己的躯体埋在李大钊的墓旁,她要到九泉之下陪伴丈夫的忠魂铁血。

她的遗愿变成了现实,她被安葬在万安公墓,与李大钊并排埋在了一块墓地里。下葬时,儿女们在她的灵柩前安放了一对陶质花瓶。花瓶呈浅褐色,古色古香,外形酷似略经雕饰的树根,分别书有“鸟语”、“花香”几字,这是亲人们给她的最贴切的祭品。

赵纫兰逝世的噩耗传开,正在家乡一带做党的秘密工作的李葆华失声痛哭。中共河北省委及时召开会议,鉴于赵纫兰多年的表现,特别是在李大钊牺牲后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教育子女投身革命的壮举,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决议,刊登在中共北方局的内部刊物《北方火线》上。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赵纫兰应得的光荣称号,也是对她一生的最高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纪念

6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着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灵柩,陪伴李大钊长眠地下的是他的夫人赵纫兰。李大钊烈士陵园于1983年在万安公墓的园林中修建时,赵纫兰的灵柩随同李大钊的灵柩迁葬至陵园单辟的墓地上,墓碑上的镌字由原来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赵纫兰同志”,是对这位伴“忠魂铁血”(何香凝题词)长眠香山的杰出女性最确切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