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于斌简介

于斌

更新时间:2019-11-10 09:37

于斌(1901年4月13日-1978年8月16日),字冠五,号希岳,后改为野声,洗名保禄,黑龙江兰西人,曾任天主教南京总教区总主教、第二位华人枢机、天主教辅仁大学在台复校后首任校长等。台湾人称其反唯物论、提倡人权,甚少理论、着重实践;坚持服膺真理即服膺天主 之理念。1919年入神罗修道院,后转读上海震旦大学。1924年赴罗马传信大学读哲学、神学,获宗教学博士,后又获圣多玛斯学院哲学博士、伯鲁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英、法、德等六国语言。回国后在北平任中国公教进行会总监督,后任津沽大学教授、中国公教学校视察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组织教友支持抗战。1944年与太虚法师等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任常务委员。1946年任南京区总主教、“国大”代表。大陆解放时逃往美国。1954年去台湾。1960年任辅仁大学校长;后历任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天主教中国主教团主席等职。1978年病死于罗马。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于斌

外文名:paul

别名:野声

国籍:中国

出生地:黑龙江将军辖区兰西县

出生日期:1901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1978年8月16日

职业:主教

毕业院校:罗马传信大学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辅仁大学校长

人物生平

2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4月13日,于斌出生在中国东北黑龙江将军辖区兰西县(当时尚未建省)。于家祖籍山东省昌邑县(现山东省昌邑市)于家庄,清朝末年,于斌的曾祖父于文成闯关东来到黑龙江。在于斌6岁时,父亲于水源去世,7岁时母亲萧氏也去世。因此于斌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生活并不富裕,也和其他乡村少年一样去放猪,但有机会进私塾接受教育。

1912年(民国元年),于斌11岁时,他的祖父母迁居到海伦县若瑟屯(今海北镇),这件事对于斌一生的影响极大。因为若瑟屯正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一个天主教村庄,正如河北省的东闾村、山西省的六合村和察哈尔省的西湾子一样,这一类天主教村庄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天主教徒,宗教气氛浓郁,是各教区内年轻神父和修女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天主教会报以厚望的发展基地。地处塞外的若瑟屯在这一类天主教村庄中资历最浅,在1902年才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父陆恒之(Rev.Roubin)创建,但几年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事迹

3

1924年,于斌23岁,被保送到罗马传信大学研读哲学、神学。1925年获第一个博士学位——罗马圣多玛斯学院哲学博士。1928年12月22日,于斌在罗马被祝圣为神父。1929年,他又获得第二个博士学位——传信大学神学博士,并在亚保利纳大学研究教律。1929年,教廷委任于斌为外交随员,派驻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服务;日本占领东北后,于斌曾在罗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反日救亡宣传。1931年到1933年,于斌在梵蒂岗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负责整理中文部的书目、档案,并有机会研读馆藏的大批中国古籍。1933年,他担任罗马传信大学中文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史。同年又获得他的第三个博士学位——意大利国立伯鲁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公教进行会

1933年,于斌离开已经居留10年的罗马回国。回国后,任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总监督,又兼任教廷驻华全权代表公署秘书、天主教《益世报》总发行人;1934年,被教廷驻华代表公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