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赤萍
别名:原名邹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村人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0年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军衔:空军中将
生平简介
姓名周赤萍原名邹迪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4年
出生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村人
逝世日期1990年8月
职业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政治委员兼湘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副部长,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从农民的儿子到共和国将军——记袁州籍中将周赤萍
2010-09-0715:5
戎马一生
周赤萍(1914-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1955)。原名邹迪。1914年生于江西省宜春县(今为市)。
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团政治委员,无线电队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第12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政治部主任,第1纵队第1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1旅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3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反“扫荡”作战。抗战胜利后赴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政治委员,随军向中南进军,后任湘西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湘西区委书记。新中国成
大事记
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空军中将军衔。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
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
1940年9月至1942年8月任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
1941年秋至1945年任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8月起任鲁中区党委委员。
1945年8月起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周赤萍在做战前动员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东北挺进纵队副政治委员。
1946年1月至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8月至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7年8月至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政治委员。
1948年1月至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委员。
1948年11月起任中
能文能武
相关著作: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原载《中国青年》1960年第8期,1971年福建出版《湘西剿匪记》(剿匪回忆录)196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擒魔记》(剿匪小说)196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二十年征程》1930年初至1951年春:革命回忆录,196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春花赞》(诗集)196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解放战争
1948年10月21日,廖耀湘兵团的新1军、新6军和第71军向锦州方向行动,主力进到了胡家窝棚、尖山子、拉拉屯、正安堡一线,准备向黑山、大虎山攻击。
野司短短百余字的电文,给了第10纵一个紧急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只有一个纵队,而将面对的,却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一个兵团,兵力之比为一比五;同时,要以三个师担负20公里以上的防御正面,同时,压力异常沉重。
纵队司令员梁兴初、政委周赤萍,召开纵队党委扩大会议发布动员令,号召部队以与阵地共存亡的精神,坚决阻住敌人的攻击,决不放过夺取伟大胜利的机会。34岁的周赤萍政委说:“可以预见得到,即将到来的战斗,绝不是轻磨慢擦,零敲碎打的,而必然是一场极残酷的浴血战!既要反复争夺,又将来回拉锯。”比周赤萍大一岁的梁兴初司令员说:“要想打好这一仗,不咬咬牙是不行的!现在林总和罗政委在看着我们,各兄弟部队也在看着我们。打好了,不仅是标志着东北的全部解放,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
中苏谈判
1955年9月,苏联国防部再次提出外贝加尔军区与沈阳军区订立协同防空协定的问题。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周赤萍受命同苏方进行商谈。行前,总参谋长粟裕和空军司令刘亚楼向周赤萍交代,此行谈判仅限于双方在防空情报方面的合作问题。但周赤萍于9月23日到达赤塔后,苏方把已经准备好的协议拿出来要周赤萍签字,其内容包括苏联飞机可进入中国领空并在中国机场降落,而事先不必通知中方,但中国飞机在本国飞行或进入苏联领空,均须事先向苏方通报,北京军区所得敌机情报也要通报给苏方。议定书还要求中国在东北北部地区增建几个机场,以满足苏军飞机降落之需要。此外,在为对方提供油料及食宿方面,条件也不对等。因为超出了事前协商的谈判范围,周赤萍便向国内请示如何应对,刘亚楼回电答复:不能同意,应只谈防空情报合作。但周赤萍收到的复电却是同意按苏方的议定书办,于是9月27日便在防空协定上签了字。周赤萍回国进行汇报时,刘亚楼感到惊诧,彭德怀则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