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阿伦·瑞克曼简介

阿伦·瑞克曼

更新时间:2019-11-08 17:39

阿伦·瑞克曼(Alan Rickman),全名阿伦·希德尼·派翠克·瑞克曼(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1946年2月21日生),英国演员,曾荣获艾美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艾伦·里克曼

外文名: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

别名:艾伦·瑞克曼

国籍:英国

星座:双鱼座

血型:A型

身高:1.86米

出生地:英国伦敦汉默史密斯

出生日期:1946年2月21日

逝世日期:2016年1月14日

职业:演员、导演、编剧、配音员

毕业院校: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银河系访客》、《侠盗王子罗宾汉》等

主要成就: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艾美奖杰出主演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 土星奖最佳男配角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微型系列剧或特别剧种杰出主演 Chlotrudis奖最佳男配角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 西雅图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威尼斯电影节OCIC奖 年度最佳英国演员 电视微型系列剧最佳男演员

艾伦·里克曼早年经历

2

艾伦·里克曼天生下颚肌肉较紧,幼年时甚至有发音障碍,这是他的生理缺陷。他在书法及水彩的造诣上十分出色,在就读位于哈默史密斯的拉提默中学期间就借此赢得奖学金,里克曼此时也开始接触戏剧演出。毕业之后,里克曼进入了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当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平面设计师,在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

1972年,里克曼进入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就读。在此时他开始研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并在奈杰尔·霍桑与拉尔夫·理查德森等英国演员的手下从事化妆师工作。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里克曼接受了正统科班的戏剧和歌唱训练,参加了音乐剧的演出,在校期间也赢得几项戏剧方面的奖项,之后获得皇家学院戏剧艺术奖学金继续进修。从皇家艺术戏剧学院毕业后,里克曼在各种各样的英国定目剧团和实验剧团中工作过。

艾伦·里克曼演艺经历

3

1976年,里克曼在由本·琼森执导的戏剧《魔鬼是头驴》中扮演了乔装成西班牙妇女的威提普,他凭借这个角色在伯明翰剧团获得关注。

1978年,参演电视电影《罗密欧&朱丽叶》,在片中饰演蒂博尔特。1981年,在改编自契诃夫同名作品的戏剧《海鸥》中扮演不切实际、性格执拗的英国人特里戈林。1982年11月,参演电视剧《巴切斯特传》首播,在片中饰演狡猾的牧师奥巴迪亚·斯洛普。

1987年,在戏剧《危险关系》中饰演无情的阴谋家沃尔蒙特子爵,并凭借该戏剧获得托尼奖最佳戏剧男演员提名。1988年7月,与布鲁斯·威利斯合作主演电影《虎胆龙威》,里克曼饰演一班德国恐怖分子的首领汉斯·格鲁博。

1989年,里克曼参演犯罪悬疑电影《一月凶案》。1991年5月,主演爱情电影《一屋一鬼一情人》,在片中饰演善于演奏大提琴的亡魂,里克曼凭借该片获得第45届英国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6月,参演电影《侠盗王子罗宾汉》上映,

展开阅读全文 ∨

艾伦·里克曼个人生活

4

家庭背景

艾伦·里克曼出生在伦敦哈默史密斯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伯纳德·里克曼为爱尔兰裔,母亲玛格丽特·多林·罗丝为威尔士裔。里克曼在家中四个兄弟姐妹里排行次子。父亲在他八岁时就过世了,由他的母亲独自养育家中四个子女。里克曼的母亲曾再嫁,但再嫁的三年后便与里克曼的继父离婚。

感情生活

1965年,19岁时的里克曼与同在切尔西艺术学院就读的瑞玛·霍顿初次相见。1977年,两人开始同居。2012年,里克曼与瑞玛·霍顿在纽约举行秘密婚礼。

逝世

2016年1月14日,艾伦·里克曼因癌症去世,享年69岁。

艾伦·里克曼人物评价

5

艾伦·里克曼富有磁性的嗓音和他的形象一样令人印象深刻,他饰演的多个反面角色尤其深入人心。他因出色的表演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时光网、凤凰网综合评)

艾伦·里克曼是一位用灵魂在演戏的演员,他不仅非常优秀,而且还很了不起,为人也很具有英国绅士作风。(导演李安评价)

艾伦·里克曼非常幽默、睿智和善良,他是位出色的演员,也很乐于助人。(艾玛·汤普森、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综合评)

艾伦·里克曼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某一类特质。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对生活的态度极为认真,他是很多人眼中值得信赖而热心的朋友。在塑造角色的时候里克曼比较固执,他会和导演争论角色行为的合理性,他极有主见,这让一些导演觉得他难以驾驭。里克曼从来不刻意追求朴素,却也保持着简约的风格,他在充斥着丑闻的演艺行业里保持着高尚的品行。(《世界文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