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克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阜阳人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1947年7月10日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信仰:马克思主义
党派: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王克勤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东店村(今安徽省颍上县六十铺镇高菜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亲王晓平字永和,一家人靠租种地主的三亩薄田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后来,父亲因地租太高同地主吵了几句,竟被打成重伤。王克勤13岁时,父亲含恨去世。自此,母子三人只好靠乞讨度日。1939年7月,19岁的王克勤被保长绳捆索绑抓去当了壮丁。他思念母亲和弟弟,曾三次逃跑三次被抓回,每次都遭到毒打。后来,母亲和弟弟在外出要饭时下落不明。
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9月提升为班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到牺牲前短短1年的时间里,他毙伤敌232人,俘敌14人,缴获步枪8支,曾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当班长后,王克勤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他创立了“三大互助活动”的带兵方法。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
轶事典故
王克勤任班长后,班里陆续补充了几名从解放区参军的新兵和自愿参加我军的解放战士。每次补兵,他同副班长陶武英都像迎接新媳妇一样,早早就收拾好房子,烧好开水,提前为他们领来了被子和棉袄。王克勤深谙团结协作对保障战斗胜利的极端重要性,并受当时解放区普遍组织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启发,创立了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建在班上的互助组。王克勤对班里同志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创造性地在班里成立了思想、技术、生活互助组,组长由大伙推选,自由结合编组。
王克勤创立的这一“三大互助”带兵方法,当时收到了很大效果:老骨干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解放战士既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技术特长;解放区入伍的新兵既能在教育中宣传解放区的新气象,又能很快从老骨干和解放战士那儿学到军事技术。总之,班里每个战士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个人成就
王克勤作战勇敢,战绩显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歼敌232名,俘敌14名,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第六纵队先后授予王克勤“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人物评价
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
1947年王克勤牺牲后刘伯承司令与政治委员邓小平联名给王克勤所在部队发去唁电,说“王克勤是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结合的战斗英雄,是我全军所学习的新的进步的范例。”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后世纪念
王克勤烈士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烈士陵园内,1947年7月18日,王克勤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定陶县城北门芦湾村烈士墓地,陪葬的遗物有烈士的手枪、印章、模范共产党员铜质证章等。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园内主要有定陶战役纪念碑、烈士纪念堂、以及烈士墓等。
在全国解放战争馆里,陈列着一面锦旗,上书“赠给‘王克勤’排全体同志,保持光荣称号,让王克勤在我们的队伍中永远活着。川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制”。锦旗长2.6米,宽1米,用红色锦缎制成,右面镶有彩锦制作的王克勤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