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锡渠
国籍:中国
出生地:澄海县莲上镇永平乡
出生日期:1917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1968年
性别:男
革命
余锡渠,出生于澄海县莲阳上社永平乡(今莲上镇永新村)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入私塾读了几年书,接受启蒙教育。大革命时期,他参加该乡农会领导的童子团,守栅门、管土劣,受到革命的熏陶。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高潮。余锡渠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的训练,得到共产党员陈锐志等的教育和帮助,从此,他“把出路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入党
1939年2月,余锡渠由余仰韩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入党不久即担任了中共永平乡(现永新村)支部书记。他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巧妙地同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以灰色的面目出现,联合组织守菁队,掌握乡里的武装。组织群众兴修水利、生产渡荒、互济互助,使农民得到实惠,同时,也使党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革命活动阵地不断巩固,使永平乡党支部成为潮澄饶平原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转动点。
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余锡渠在永平乡艰难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保护群众的利益,使革命活动阵地不断巩固。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锡渠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行列,于1938年秋参加了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的训练。1939年2月担任中共永平乡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余锡渠所担负的工作区域,处在一个敌伪、反动豪绅、特务汉奸以及土匪等各路政治势力活动猖獗的地方,是一个从国统区向缓冲区、敌占区变化的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活动也经历了从公开的、半公开的、秘密的,到完全隐蔽的急剧转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余锡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巧妙地同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
针对变化无穷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余锡渠带领永平支部从实际出发,抓住群众切身需求,处处讲究斗争策略。在潮汕农村每个村寨,都有老百姓自然形成的农闲时常在一起谈天憩息的房子寮舍,人们称为“闲间”。余锡渠运用组织民间“闲间”——“福德祠”的方式,联合全乡17个“闲间”,团结
解放
1948年8月,余锡渠担任中共潮澄饶平原县委副书记。这一时期,他努力恢复发展党的文教阵地,建立新的革命转动点,发展地下民兵组织,打通了平原和山区的交通线,积极发动群众参军、借枪、募粮,为山地主力部队输送兵员、武装、给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他的努力争取,闽粤边著名海盗乌森旧部杨英勇弃暗投明,投奔革命。汕头市警察局警察训练所中队长卓积基率队(87人枪)起义,震撼了潮汕全境,敌人十分震惊,一片混乱,群众则受到很大鼓舞。
1949年5月,余锡渠任中共韩江地委委员兼组织部副部长,同年7月改任中共潮汕地委潮澄饶分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南下大军压境、潮汕面临解放前夕,余锡渠受命以边纵代表的身份出面,同国民党广东绥靖公署第一纵队司令兼第一团团长陈汉英进行谈判。经过几次接洽,终于在10月21日夜谈判成功。23日,陈汉英公开登报,宣布率部起义。这次谈判成功,为我军解放澄海减少了阻力。10月24日,澄海县全境解放
兴修
澄海刚解放,满目疮荑,百废待兴。作为第一任县长,余锡渠秉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消除澄海和潮汕地区的旱涝祸患,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平整改土、兴修水利、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工程上。治水——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这是余锡渠给澄海人民,也是给潮汕人民的最大贡献。
澄海地处韩江下游出海处。韩江分为十七道支流穿过澄海县境内(解放初期辖区),把澄海县分为一个个孤立的小洲,其水、旱、风、潮,灾害之严重,为粤东各县之冠。正如余锡渠在治水歌中写道:“暮春苦旱田断水,枯苗叶上飞螟蛾;初夏长夜风吹雨,荒土洋中浸稻禾;秋潮冬涸盐满地,洲中人民灾难多”。为了消除水旱灾害,他“下乡访农叟,恳切问温寒”;“朝涉莲峰水,暮登程洋岗”。每逢下雨,他就雨衣一披,骑着单车,从县城到海滨,从韩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观察地势,了解水情。哪里高,哪里低,哪里积水,哪里
救人
余锡渠一贯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实干的作风,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实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领导农业生产、同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作斗争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现场指挥,果断解决问题。1955年3月干旱的时候,他到澄海县外砂领导封锁韩江工作。快要合龙的时候,已是下半夜,合龙口的一艘木船翻了,木船上有十二个人。余锡渠看到这个情景,说了一声“下水救人”,连衣服都没有脱,就带头跳入江中,把落水的农民一个个救上岸来。1956年夏天,韩江水暴涨。潮安庵埠的小长桥涵闸出险,眼看韩江东面澄海县的大片田地就要受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他亲自跳进韩江的激流中,摸清出险的所在,对症下药,采取了抢险措施,使涵闸转危为安。这一天,他一直坚守在现场,从上午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点,连饭都没有吃上一口。1960年5月,揭阳县龙颈水库遭到七百多毫米暴雨的袭击,上坝的涵管口出险,附近的内坡一股劲的往下塌,有些地
救粮
“大跃进”那年,余锡渠对瞎指挥进行了积极而又巧妙的抵制。当时各地推广了“并禾”、“满天星”、“双龙出海”等“高产”措施,放高产卫星。省里组织到某县参观。该县自报水稻亩产平均达到3000斤,还放了一颗亩产六万斤的“高产卫星”。当然,现场免不了做些手脚,蒙骗了不少人,但明眼人是可以看出来的。省里一位负责同志问余锡渠:“你看亩产3000斤没有问题吧?”余锡渠默思良久,回答说:“我看亩产3000斤以下。”这妙语一出,引起了在场的人会心的微笑。会后,余锡渠对澄海的干部说:“全省学潮汕的经验,潮汕大面积种植每造才五、六百斤,高产田也不过八、九百斤。这些‘卫星’田,亩产不会超过四、五百斤。明知是假,还去学他?”他为了让群众了解“满天星”和“并禾”的做法不行,那年秋,搞了个很有意思的现场“示范”:一小片是“并禾”现场,几天后稻叶变质,还发出了霉臭味;一片是高密度植扶苗,同样几天后出现一些苗死了,一些苗叶子抽
清廉
余锡渠担任领导职务以来,始终做到清正廉明,永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人生的信条,真正做到关心群众比关心自己更重。
余锡渠常说:“一个干部职位的高低,不能说明一个干部的优劣。重要的标准是看你能否领导群众过好日子。”因此,他常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对群众生活、群众疾苦,总是关怀备至。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基层,为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日夜操劳。他把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赞助给群众的公共福利事业,自己因营养不足发生水肿,也顾不得医治。地委领导送他住院治疗,他却偷偷跑到农村,同群众共艰苦,创造出很多生产渡荒的办法,帮助群众闯过难关。1961年12月,余锡渠回到家里,大队干部看见他身体又病又弱,弄来两条鱼给他吃,被他婉言谢绝。他说:“现在正是大灾之后,群众生活很困难,我不能闹特殊呵!”那年春节后,余锡渠在溪南蹲点,一个寒冷的
文艺
余锡渠虽出身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从小就喜爱《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今小说,常跟乡亲谈古论今。他喜爱文艺,富有艺术天赋,善于结合现实生活,运用文化艺术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早在民主革命期间,他就运用文艺这个武器去揭露敌人,教育人民,创作出了《鳌鱼词》、《卖炭歌》等好多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又通过组织灯谜会猜、摆“神前彩景”、游鳌鱼舞等娱乐活动来达到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目的。解放后,他高度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关心和扶掖文艺人才,为澄海的文化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阿姆半夜想前情》、《治水歌》等一批诗歌、小演唱,很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他创作的“专员戏”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当时一道绚丽的文艺风景线。
1960年,正当我国遇到经济困难时期,余锡渠带领地委工作组到冠山蹲点,帮助群众渡荒。为了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余锡渠亲自创作了潮剧《龙舌涵》,到澄海各
悲逝
1965年,余锡渠调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正当他年富力强,能更好发挥才能为党为人民办更多事情的时候,面临着“文化大革命”风暴的到来。他在“文革”这场浩劫中,受到诬陷和摧残,于1968年6月16日,被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1岁。
评价
余锡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谋利益鞠躬尽瘁。他对自己和家属要求严格,对群众疾苦关怀备至。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模范地遵纪守法,不谋个人私利,呕心沥血为公为民。他的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