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熊应堂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湖北红安
出生日期:1911年9月
逝世日期:1996年2月10日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军衔:少将
人物生平
1911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华河区熊家塆一个贫苦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哥哥夭折,家无寸土,他和一个妹妹跟着母亲讨饭度日,7岁给人帮长工,受尽折磨。9岁那年,母亲被族人卖掉,所卖的钱被他们瓜分,他和8岁的妹妹走投无路,只得把妹妹送人做童养媳,他自己到几十里路外的四姑墩去当长工。
15岁熊应堂到华河,又去学理发手艺,在走四乡学理发时,熊应堂看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1927年他也参加了青工会、护救会。1928年,他村附近一个村庄设了一个红军招兵处,他挑着理发挑子去报名,再三要求才被收下。开始,为战友理发,次年参加大山寨战斗,他勇敢地缴到一支枪,从此甩掉理发挑子,开始了为革命征战的一生。
1933年1月,熊应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任红一军一师三团一营三连战士,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一师师部手枪营班长,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特务队分队长,军委通讯队副排长、排长、指导员,川陕根据地通江县军事
历史评价
熊应堂同志政治信念坚定,作战英勇顽强,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老红军本色。
《人民日报》在播发他去世的消息中,并没有提及他在文革中的错误,而是说他“政治坚定,作战英勇顽强,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老红军本色”。
人物纪念
2011年10月15日,纪念熊应堂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生物大厦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主办。
会上,与会代表深切缅怀了熊应堂将军的光辉革命生涯和崇高精神,详细讲述了熊应堂将军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发行了纪念邮册和纪念封。
红安县党史办负责人周少怀作为熊应堂将军的家乡红安代表,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
熊应堂将军生前工作过的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浙江省军区、解放军第20军等单位代表、老战友、老部下、亲属朋友等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家庭悲剧
孪生儿子双双被判死刑
1979年11月14日下午,杭州市的各界干部、群众六千多人参加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的一个公判大会。会上,审判长用洪亮的声音宣读对以熊紫平、熊北平为主的结伙强奸轮奸妇女一案的判决书。判决书在列举了此案各犯的犯罪事实后,宣布:为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依法判处熊紫平死刑,立即执行;熊北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
当审判长宣判罪大恶极、认罪态度很坏的主犯熊紫平死刑,立即执行时,会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随即,熊紫平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熊紫平与他的孪生兄弟熊北平一样,都是27岁。
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震惊浙江的“二熊”事件中的最高潮一幕。
“二熊”的父亲是熊应堂,曾经的浙江省第三号人物,湖北省黄安人。1928年,17岁的熊应堂在家乡参加了红军。起初做些杂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