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戴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贵定县
出生日期:1880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1917年7月18日
人物生平
戴戡初名桂龄,字循若,号锡九,贵州贵定农家子也。光绪六年(1880)生,早年多病,少赴旧治读书,师从郎云程,三年而为秀才。已而家居不易,废学务农。三十年(1904),以县学赴生留学日本,属宏文学院师范科。时留日学生多趋革命,惟戡与蔡锷师从梁启超,入政闻社。光绪末年(1907)回国,任职于河南法政学院,与同乡陈国祥、熊铁崖相颉颃。已而铁崖入云南李经羲幕,荐戡与俱。经羲赏爱之,任为个旧锡矿经理。戡未及赴任,先往湖南水口山锑矿考察,混迹矿工间,短衣草履,背裹糇粮,居月余而不觉其苦。至则襄理云贵两省矿务,敏捷其事,欲输出铜仁之水银,水城之锑矿。会辛亥革命,所谋停辍。奉蔡锷命,办理贵州盐务。时贵州秩序大乱,乡绅致电蔡锷,请代平其乱。又遣戡赴滇,效申包胥作秦廷哭。蔡锷遂令唐继尧誓师入黔。民国元年二月,滇师入贵阳,推继尧为都督,任戡为左参赞。翌年,历迁贵州实业司长、黔中观察使、贵州民政长,与蔡锷携手入进步
人物评论
论云:夫蔡锷、戴戡,梁任公之高足,有高誉于当时者也。蔡锷以喉疾死,戴戡以阋墙亡,梁任公之伟略固然可惜,有南北而无三国,不能成犄角鼎足之势,亦民国政局一大变数耳。予闻民国三十五年,国军十八四师潘朔端师长尝致电民盟曰:“吾军苦国共内战,决于海城起义,改称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拥护民盟主张,愿为后盾。”黄炎培不敢应之,兹事遂败。戴戡者与彼有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