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资讯 > 正文

苏轼小传300字作文(苏轼小传500字作文)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3-26 09:01 来源:淘名人 阅读:

给苏东坡写人物小传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作文苏轼人物传记500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诗词量仅次于李白。他曾经在京城做过三品的礼部尚书。后因修改宰相王安石的著作,被调到西湖去当太守,他修建了苏堤,无意中还发明了“东坡肉”,且治民有方,所以整个西湖的百姓都很爱戴他。他天性风流,常放下太守的架子去钓鱼;坐船去欣赏风景;去游览各地名胜;品尝杭州自己独有的各色美食……颇有一股要踏遍杭州西湖的气势,他还美其名曰:与民同乐。他生性嗜酒,颇有一股豪放之气,常常在酒楼里大醉而归。许多著名的作品就是他酒后挥毫洒墨,应运而生的。我认为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遗憾,因为他生在宋朝,如果他生在唐玄宗时期,肯定不会比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逊色。我从以上资料看出他不但人长得帅,心灵也很美。

可潘贵他也很得帅,但他见风使舵,金钱至上,完全与托德和衣店的老板有得一拼。据说他坐马车经过大街时许多妇女都把水果糕点往他手里塞。他还巴结权贵,拼命往前挤,当个知府还不满足。最后还是落了个人头落地的下场。为他的贪婪无耻、势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走近苏轼,让我领略拥有一颗美心,才能拥有流芳百世的美文。

苏轼小传200字。

有机会可以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母亲。为什么呢?因为她陪伴着我度过了16年,为我的起居生活劳苦奔波。最重要的是,没有她,我们根本不可以生存到现在,甚至不能活在这世上。

生命是她赋予我的,而我们就应该去尊敬她,了解她,回首她39年来的甜酸苦辣。

1966年10月12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母亲、奶奶都是农民,而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去维持(其父亲在容奇水利会当工程师,薪水较高),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达到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3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终于可以“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可以“退耕还学”了,但是“伴随”他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助父母种菜植树。就这样,她就“熬”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向青少年生活走去。

1978年,她从小学生升上初中。其实,她的初中时期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了解,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因天雨路滑而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水塘中,使她顿时满身泥泞,如同在水中的“泥人”。

经过3年的初中生活,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两个兄妹,使她无法再升入高中去读书。因此,她凭着初中文凭走到了社会上(因为当时初中毕业也算是一种高学历),得到了一些企业老板的聘请,让她成为了一名出纳。

后来,因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她被送到大良党校去读会计班。半年后,她从出纳变成一个会计员,使她不再依赖母亲对她的照顾。

1989年3月12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一年后,她终于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继承人。

2004年,她再次得到老板的推荐,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中的一份子。

现在,她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她终于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了,终于摆脱了昔日贫穷的生活,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母亲的小传

有机会可以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母亲。为什么呢?因为她陪伴着我度过了16年,为我的起居生活劳苦奔波。最重要的是,没有她,我们根本不可以生存到现在,甚至不能活在这世上。

生命是她赋予我的,而我们就应该去尊敬她,了解她,回首她39年来的甜酸苦辣。

1966年10月12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母亲、奶奶都是农民,而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去维持(其父亲在容奇水利会当工程师,薪水较高),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达到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3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终于可以“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可以“退耕还学”了,但是“伴随”他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助父母种菜植树。就这样,她就“熬”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向青少年生活走去。

1978年,她从小学生升上初中。其实,她的初中时期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了解,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因天雨路滑而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水塘中,使她顿时满身泥泞,如同在水中的“泥人”。

经过3年的初中生活,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两个兄妹,使她无法再升入高中去读书。因此,她凭着初中文凭走到了社会上(因为当时初中毕业也算是一种高学历),得到了一些企业老板的聘请,让她成为了一名出纳。

后来,因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她被送到大良党校去读会计班。半年后,她从出纳变成一个会计员,使她不再依赖母亲对她的照顾。

1989年3月12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一年后,她终于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继承人。

2004年,她再次得到老板的推荐,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中的一份子。

现在,她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她终于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了,终于摆脱了昔日贫穷的生活,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苏轼作文300字

苏轼作文300字 篇1

书香门第苏才子,

乐观旷达临世事。

豪放婉约两相融,

宦海沉浮筑高峰。

苏轼,一个书香弟子,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乐观旷达的精神是你留给我们的支点。宦海的沉浮没有使你消沉。在逆境中,筑起了属于自己的高峰。

你的人生是豪迈的,有“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你是怎样的豪放与豁达,即使被贬也会有“会挽雕工如满月,西北望,摄天狼”的抱负。你的.豪迈,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除了《赤壁怀古》的豪迈也有《满庭芳》的含蓄婉曲。“百年强半,来日苦多”是你对时光流逝,人空老大的感慨。《满庭芳》是你对黄州人物的深情厚谊的再现,也是你细腻情感的展现。其中“山中友,鸡肠豚社酒,相老劝东坡”细致地描写了你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这也足以体现你在逆境中的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境。

苏轼作文300字 篇2

9月,我们迎来了开学,迎来了秋天,同时也迎来了推普周和我校的阅读节。

围绕着这两个主题,我们班举行了苏轼诗词朗诵的比赛。首先,由陆琳韵抽学号,抽到的同学就来背诵。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41”呵,陆琳韵这一报,全班立即安静下来,倾听她的朗诵。41号居心怡朗诵的是《题西林壁》,朗诵的很有感情,但是声音有点小。接下来又抽了几个同学,有一些同学等不及了,大声叫着:“我,我来。”

接下来是小组赛,5个人一起背。有的朗诵了《蝶恋花》,有的朗读了《水调歌头》,最让我欣赏的是李一航一组的朗诵。他们朗诵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铿锵有力,让人仿佛跟随着诗句来到了赤壁之战的战场上。朗读完后,台下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但这次活动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苏轼作文300字 篇3

豪放与婉约是你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除此之外,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你是一个性情中人,豪放的你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与“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般凄凉哀婉,她们是你一生的牵挂。

你的诗可以豪放,可以婉约,可以旷达。它们可以传达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怀才不遇之情,可以传诉你“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也可以展现如《题西林壁》中“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思。

也许是宦海的沉浮使你拥有如此开阔的视野和淡定的心境,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汹涌,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静。

你把人生看得如此通透明朗,有“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体悟,你也使我们相信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本有的事实。你更有“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与“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透彻觉悟,最后,你还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

苏轼小传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读《苏东坡传》有感范文5篇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下面是我给你准备的读《苏东坡传》有感 范文 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东坡传》 读书心得 范文【一】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

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 措施 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guǎnlǐ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 瑜伽 ,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 事迹 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范文【二】

认不认识一个人其实并不在于是否与他同时代,而是站在当时理解的角度上,借着他注入作品的情感了解他的内心。读传记,就好似看一场别人的人生之戏,我们身处戏外,所有的激烈斗争或是寂寥悲怆都变得平淡而娓娓道来,最后不免要与自身联系起来。

苏东坡的伟大人格十分鲜明突出,这得归功于他的作品数目之多,资料的详细,因为在那个时代,他就受人追捧,知名度不亚于今天的当红明星,即使是金人,在攻下京城后也特别爱搜掠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的诗词和 散文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源于他对写作和文体的看法,他动笔,收笔都“行云流水”,没有特定规矩,他认为用笔表达出一切情思脉络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刻。他如此热爱写作,即使知道他大部分麻烦都是 文章 带来的,可是仍然觉得文章如金玉珠贝,不易鄙弃。热爱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是因为自由创作给作者带来满足,给读者带去快乐,这也是文学价值所在之处吧。

现今,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命题下写作,自然,这仅仅是作的文,很难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大部分人认为我们阅读太少,生活 经验 不多,看待社会的角度狭隘,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思想的成长,不曾收集那宝贵的灵感,我们在生活的洪流中,习惯地忙于身外的事,忘了给自己的心留一段时间审视思考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想法是无价的,是真诚的,是意义非凡的。因为真正意义上人的一生不是学识的增加,财富的积累,权力的攫取,而是我们过完人的一生,经历过所有,感悟到所有,去热爱我们的热爱,去追求我们的追求。所以说,当你翻开自己的记事本,没有任何功利性去描绘生活中的自己,这文章的价值才是“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的。

苏东坡先生的命运如海燕,仕途生涯惊心动魄,而且他的福祸基本上与王安石紧密相连。林语堂先生说:“许多事情由于外在环境和内在性格的必然性,而有了往后无可避免的发展。”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用诗歌来表达民间的疾苦,最要命的是他爱用自由一发不可收拾的文风来写,即使知道这诗篇会达京师,也毫不在乎。那时候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人都避开这敏感的话题,苏东坡却不顾后果,他嫉恶如仇,遇到邪恶,就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在被逮捕审讯后,折腾了好久,终于出狱了,当晚却又不可救药的写了两首可以被抓到把柄的诗,我想这就是无法改变的本性吧。不失本性,其实有时候是非常宝贵的事情,一切都是在变,只有自身没变,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品尝人生百味。正如杨绛先生说:“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的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古人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如现代,只有思想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它是暗含智慧的宝库,等着我们这些未涉世的少年领略它的隽永睿智的内涵。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范文【三】

以前学过也读过很多东坡的诗词,在自己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位北宋伟大的文人,留下遗芳百世的作品供后人品读。这几天读完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才真真正正了解这位伟大的才子一生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事迹,也才明白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政治家,一个美食家,一个工程师,一个瑜伽修行者,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家…可以加在他身上的光环太多了,一个人要完成在一个领域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如果要成为此领域的大家,更需所谓的天赋。所以更加佩服苏轼,他在太多领域有自己的独特成就。

“人生如梦,一出戏演的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回顾苏轼一生,真的如同戏剧,这出戏将他的一生演的跌宕起伏,在旁人观看时会为之揪心,为之叹息。以前听说过真正好的文人是不会在官场上做的如鱼得水,平步青云的。就如李白,杜甫等,苏东坡也不例外,官位做到最高达礼部尚书,最低是却被贬置海南。他可谓一生足遍中国,但却不是自发兴致而起,多是受别人的命令所驱使。“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小人则为权利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这样见解深刻的一句话也映衬出苏轼这位正人君子在仕途的坎坷之路,他始终以自己赤忱的爱国爱民之心对待公务,但又是个直肠子,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合的政敌或是奸佞小人都不吐不快,直言无忌,因此树敌甚多,造成他人生挫折失意的两大人物,王安石和章惇,都为新党首要领头之人。

王安石,也是在这本书中让我重新改观的一人。高中历史专门有一章节介绍王安石变法,歌颂其变法的历史伟大性,虽然遭受失败,但仍给百姓以及后世产生深刻影响。反正就是说王安石变法好啊好。但在这本专门讲苏轼的传记中,却详细叙述了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所造成的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原来王安石并非只是自己以前从课本里所了解的那个十全十美的文人政客,原来他是一个拗相公,原来他也使司马光,范仲淹,苏东坡等人才遭受惩处,他的变法并不是历史课本所讲那么无与伦比,但也不可否认其历史价值还是很高的。

苏轼的性格是可爱的,在我看来。听过一句话,一个时常快乐的人,总是拥有短暂的记忆和开朗的笑容。虽然在官场历经风雨,无数次遭受小人陷害,但苏轼可以说没有恨过任何一人,充其量只是讨厌某人。这种达观的个性是他独有的,试问一个历经人生风浪的人怎不可能没有对陷害自己的人产生一丝恨意,但苏轼做到了。他因与王安石政治意见不合而被贬数次,但却可以在王安石落败之后与其把酒话桑麻,重新商讨政事。他也能在任何时候无论身处何处,都做到悠闲自得。最使我揪心的是他的数次辗转搬迁,无论是黄州,杭州,亦或是儋州,他每次被贬后都想真真正正自己种田置舍,远离宦海,但命运总是和他开玩笑,注定苏轼的人生是不会平静如水的,唉,不经历那些大风大浪还会有苏轼这样传奇的一生吗。虽然事业失意,但他却会巧妙的将失意变为动力,这体现在他做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勇于尝试,体会平常人所不能发现的美景,美食和乐趣。他可以把平常的猪肉做成令人垂涎三尺的东坡肉,可以自己酿造自己所感兴趣的美酒,也对修炼瑜伽术和炼丹术充满了兴趣,追求长生不老,健康长寿。在绘画方面,创造文人画并且造诣颇深。无论职位高低,东坡始终为民生鞠躬尽瘁,他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和医院,严禁杀婴,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建造了西湖苏堤。

苏轼的一生与四名女子有着联系,初恋堂妹,书中没有说清为何苏轼一生都对其恋恋不忘,爱之深成,所以我理解起来总是觉得奇奇怪怪,两人就算青梅竹马,感情也不至于深沉到苏轼听闻其去世就有如肝肠寸断,寝食难安。他的两位夫人都是秀外慧中,勤俭持家。虽然第一位夫人王弗去世很早,但从丈夫为她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千古绝唱里,可以体会出两人感情的恩爱,有一爱人能够做出这样一首诗来纪念自己,我觉得死也甘心了吧,只恨自己不能陪伴其长久。第二位夫人王润之,她陪苏轼走过了其人生中几乎所有的风风雨雨,包括最著名的“乌台诗案”,也幸亏苏轼有福,遇到这样贤惠体贴的妻子,始终给予他支持。但是,王润之在死时也享尽了尊荣,因为那时正好是苏东坡被重新启用,且官居三品的时候。王润之有一个风光的葬礼,更重要的是,东坡死后和她葬在了一起。王润之对东坡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她在杭州时为东坡纳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妾。说到这个小妾王朝云,他与苏东坡的相遇也是极其美妙的,据说当时东坡正在西湖与友畅饮,欣赏歌舞,无意间看见了朝云,年仅十二的朝云如出水芙蓉一般,或许是那时吸引住东坡。他当时便写下来著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王弗随后便把朝云纳入府中做自己的丫鬟。在这些女子中,只有王朝云既是苏轼的妻又是苏轼的知己,她理解东坡的内心与志向,虽然仅仅四十便死于疫情。但东坡却为朝云在西湖边建“六云亭”,并写楹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东坡晚年对佛法情有独钟,朝云亦是,且被东坡称为“天女维摩”。总之,东坡虽有爱妻三人,却都红颜薄命,令人唏嘘。

“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总之,苏轼的一生是传奇的,他载歌载舞,笑看忧患,他虽逝世千年,但他留给后世的种.种,那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范文【四】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写书人与被写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所以,这是一本含金量非常高的经典之作。

当时读它依然带着一些目的性和应急性——为了讲好《大学语文》的一节专题,即《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苏东坡》。后来了解到,这本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欢苏东坡,首先是喜欢他那些“明月几时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等等朗朗上口的诗文,再就是被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所打动,被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态度所折服,读完这本书后,更觉得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也只有林语堂林大师的如椽之笔能把他夸尽、写真、写活。林大师说:“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而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风骨气韵,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尘埃,那么渺小,那么为现实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的标的之一。

对韩寒如此,对迈克尔杰克逊如此,对苏东坡更是如此。苏东坡的智慧与才情,不但惊艳了同时代的人,还穿越了千载的悠悠岁月,温暖着我们,和我们同悲同喜。这样活泼泼的生命,这样平易近人的古人,这样的心胸才华,这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他在命运流转之间表达出的达观幽默,享受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个出来。

每当想到世间曾经有一个这样伟大而温暖的灵魂生活过,我就觉得非常感动。苏东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境界。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范文【五】

最近我读完《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著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这是我感受到的苏东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才气横溢,一生为官,但不断陷入政治漩涡和党派斗争,几度升迁、贬谪,从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最高官职与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期间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最终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执政以“民为邦本”,处处念及老百姓的苦忧,为老百姓造福谋福利,致力于兴修水利、种茶、治病、扶贫济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思想。尽管在遭受迫害时,他也生出“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但他与生俱来的浩然正气,坚毅、进取、慈悲的人格精神,使他何时何地,都能苦中作乐。他酷爱陶渊明,甚至认为自己的前生就是陶潜,在他流放为农夫的期间,也创作了不少经久流传的田园诗,更是簇就了他文学上的登峰造极。“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尽显洒脱、超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此人重情重义,对兄弟、伴侣、朋友皆如此。苏轼、苏辙兄弟俩性格相异,但两人感情非比寻常,在患难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在苏轼的诗篇中,不少以子由为题,甚至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如“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不禁动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间想念不能见面的子由而写下的。

苏轼情感淳朴、真挚,为悼念亡妻王弗,他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尽的哀思跃然纸上。除却妻兄外,苏轼一生中也是广交友,在他流放的过程中,处处有友人不顾朝廷施压给予他和家人生活上的照顾。有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均是苏轼与友人共同游玩时而写下的,与友人对话佳句连连,“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充分展现了他豁达的哲学人生观。而我十分喜爱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也是苏轼与友人张怀明夜游承天寺留下的小记,人生有三两知己足矣。

苏东坡这一生,伴随着其在诗词、书画、哲学等方面的登峰造极,他的很多执政理念与行文风格在现代看来也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时代性。那么,东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林语堂先生作了这样的概括:“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诗人。”这些还不够,在我看来,苏东坡身上还有着一股道德的力量,有着人性的力量,有着迷人的魔力,有着一股强大的浩然正气,能催人奋进,乐观前行。“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这就是他。他所具备的这些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光辉璀璨,让世人一直无比钦佩,怀念。即便东坡已离去多年,但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快乐与力量。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