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会小故事
关于体育的小故事
王皓 04年,一个刚20出头的东北小伙子,怀揣世界冠军的梦想不断拼搏,终于有机会参加奥运会比赛了.本来只想为队友扫清障碍的他,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上天的垂爱,击败队友,挺进决赛,当他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人了,捍卫国球尊严的重任已经担在了他的肩上.2004年8月23日,在奥运会决赛的赛场上,王皓还只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新星,而他的对手是以前与他7战7败的柳承敏.这时候所有国人都已把这枚金牌归结在王皓的身上了.或许就是这一个个压力,让这个稚嫩的小伙子与冠军无缘,面对昔日的手下败将已是有心无力了.曾经上天是那样的宠爱他,让他离梦想那么近,然而上天却又在关键的时候给了他致命的一击,当2:4柳承敏胜了抱着他的教练的那一刻,王皓发现自己真的输了,输给了一个从来没有赢过他的人.那一晚是多少国人的不眠夜.王皓年轻的生命承载着世俗不屑的眼光,舆论的谴责,他没有让人在球场上看到他流泪,却在打电话给妈妈的时候哭了,妈妈接了电话,儿子没有说一句话,妈妈从电话中听到儿子的哭泣声,听到儿子夹杂着哭声含糊不清的叫了一声妈,此时此刻妈妈的心在滴血啊. 2005年的一系列比赛中,王皓依然能进决赛,离冠军依然那样近,然而冠军总不是他,对手不停的在变,第二却总是为他留着.吴教练说,他总是在第二也是证明他是有实力的.这样的解释多多少少会让在乎他的人感到欣慰吧.尽管王皓总是在第二,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曾经追求的梦想.2006年王皓终于在乒乓球台上找回了自己的感觉,亚运会击败柳承敏,一洗血耻,击败马琳夺得冠军,那一刻他笑了,真的笑了.
关于运动员的小故事
罗雪娟扶病夺金 罗雪娟是杭州姑娘,小学一年级时被学校体育老师选中接受蛙泳训练,罗雪娟很刻苦,一直坚持参加每年从4月至10月的训练,每天至少练2个小时,一直练到身体发抖。罗雪娟的父母给了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小立下大志。罗雪娟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最终成长为既庄泳、林莉、钱红、杨文意和王晓红“五朵金花”之后的中国游泳队的新领军人物,是中国游泳队在200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3金得主。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罗雪娟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血液中先天性缺钾,从事剧烈运动容易疲劳,训练时常有缺氧的感觉,甚至会影响到心脏。然而为了祖国的荣誉,她决定再次为国参展,在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为中国游泳队夺得了阔别8年之久的奥运游泳金牌。当她再次出现在4x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场并咬牙游完第2棒时,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直到第3棒选手快游到终点时,她仍然表情痛苦地漂浮在泳池里,最后,不得不在教练和志愿者的搀扶下离开赛场。罗雪娟的奥运会金牌含金量非常高,因此它被新华社奥运会报道团评为“雅典奥运会十大中国明星”之一。 “黑羚羊”魏玛鲁道夫 魏玛鲁道夫是一个顽强奋斗、战胜命运的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她1940年6月23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她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染上两次肺炎和一次猩红热之后就卧床不起了,差点丧命,4岁时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必须要靠支架来支撑。鲁道夫的毅力相当惊人,在家人的帮助下,她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通过康复训练和家人的 *** 已经恢复到可以正常走路了,11岁那年,她第一次把支架脱掉,打赤脚跟着哥哥们打篮球。后来他开始天天练习跑步,一瘸一拐的左腿居然在锻炼中得到了矫正,身体也因为参加运动而强壮。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支架。在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的时候,她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了一枚铜牌,那时她才16岁。在4年之后的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鲁道夫一口气夺得了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震惊了全世界,被人们称为“黑羚羊”,她既成为了1960年世界最佳运动员,又当选了“奥林匹克小姐”。“黑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能使人战胜一切困难,只要努力就有成功。 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希莉与迪卡里卡逊分获跳高金银牌。两人在共同的训练中曾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领奖台上,两人欢呼拥抱,过后将各自的奖牌对半切开,互换一半再焊接,成为金银各半的奖牌,作为友谊永恒的见证。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北京出版社《奥林匹克知识市民读本》
关于体育的小故事,少一点,100字以内的。快快快!!非常急啊!!!!!!
1、刘翔
刘翔为了练习七步上栏技术,改变自己的习惯,以左脚先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穿裤前都提醒自己,先出左脚,足足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为现在成功的七步上栏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苦练出成绩,成功总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2、林书豪
“林疯狂”,从二轮秀到被裁到疯狂到稳定主力再到拍纪录片,亚裔血统的林书豪却用美式英雄主义的逆袭得到了全世界尊重。看见林书豪,就会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3、乔丹
大多数人还记得乔丹如何登上“神”的位置,经历多少挫折与失败。但当他攀上巅峰,走上神坛,便很少有人真正认识他的模样。其实乔丹没有改变,他还是他自己,推动他走上“神坛”和雄霸篮坛的是同一种品质。后来他做出二度退役的选择,让公牛作鸟兽散,到华盛顿复出,三度退役,在山猫当总管,依靠的仍然是同一种品质。
4、科比
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知道很多人是在绝望中来到了新东方,但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科比就是一个从平凡蜕变成万人偶像的篮球明星。
5、詹姆斯詹姆斯是所有黑人孩子们的梦想,他们渴望成为像詹姆斯这样少年老成而且少年有为的球员。从平民窟到皇帝,詹姆斯给NBA再次树立了一个丰碑。
关于体育的小故事100字...
尤里:“跳跃王子”曾是“病孩子”
从幼时终日坐在轮椅上到逐渐康复,再到夺取奥运会的金牌。这可能吗?那就去问问美国的“橡皮人”雷。尤里
1873年,尤里出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的拉斐特。因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而留下了局部肌肉萎缩的后遗症。尽管父母为他四处求医,但均没有凑效,可怜的“病孩子”就只能整日坐在轮椅上。后来,一名医生建议尤里练习立定跳跃,说不定哪天就能奇迹般地站起来。尤里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开始了严格的训练,经常练得汗流浃背。经过长时间的苦练,尤里终于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奔跑,玩耍了。
奇迹并未就此结束。,尤里不仅是生活中的强者,更是赛场上的佼佼者。在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尤里一举夺得立定跳高、立定跳远和立定三级跳远3项冠军。在立定跳远中表现出的才能,使尤里赢得了“橡皮人”美称。4年后,尤里又在圣路易斯奥运会上卫冕成功,再次夺得这3项桂冠。1906年在雅典举行的庆祝奥运会复兴10周年的运动会上,尤里又夺得2枚金牌。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已经35岁的尤里立定跳高、立定跳远中再次夺冠。20世纪初,尤里更始成为跳跃界的王者。
一位残疾儿童经过长期的不懈的锻炼,终于出人头地,这正是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远向上的奋斗精神的体现。同时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冠军是属于真正的强者。
有哪些和体育有关的,可以振奋人心的小故事
体育精神是当今最被提倡的精神,主要是团结向上,自强奋发。所以说体育上出现的让人振奋人心的小故事有很多在中国就有,比如像刘翔的世界纪录,还有姚明在NBA中出色的表现等。
综上所述,体育界振奋人心的故事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因为现在很多体育人自己身上所包含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关体育的小故事
1、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
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
可是,这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
林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游泳,还打篮球,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着玩。
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
那一年,林丹5岁。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
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
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
在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2、5岁时梅西开始为当地的格兰多里俱乐部踢球,教练就是他的父亲。7岁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就在纽维尔老男孩队倍受称赞。但梅西在11岁时被诊断出发育荷尔蒙缺乏,而这会阻碍他的骨骼生长。
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疗费用,由于他的天赋被巴萨的雷克萨奇看中,在2000年将他带到诺坎普,梅西举家搬迁到欧洲。在2000年9月,年仅13岁身高只有140cm的梅西去了巴塞罗那试训。
在试训期间,梅西的表现征服了巴萨青年队教练,他们迫不及待的与梅西签订了一份2012年才会到期的工作合同,却忘记国际足联相关规定,未满20岁的球员不得和俱乐部签定5年以上的工作合同。
巴塞罗那俱乐部在帮助西成长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俱乐部所安排的治疗下,梅西在2003年身高已经达到1米7。加泰罗尼亚人毫不犹豫的就给他在俱乐部注册并安排他去医疗部接受治疗。2008年这名来自罗萨里奥的21岁小伙子已经长到了170cm。
“梅西是吃着土豆和胡萝卜长大的,是喝着那些没有油沫的汤后去踢球的,但他比谁都懂事!” “我记得,而且永远都不会忘记拿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天。当时天特别冷,当时我们在街上,梅西没有任何表情,非同一般的冷静,我知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家里没有任何能力让他治疗。”
站在梅西的身边,父亲豪尔赫眼眸中总是透着快乐抑或得意,但他内心的酸楚又有多少人能读懂? “作为父亲,我最清楚梅西的病源于营养不良。阿根廷盛产世界上最好的牛肉,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奶酪,但那不属于我们。
梅西是吃着土豆和胡萝卜长大的,是喝着那些没有油沫的汤后去踢球的。”梅西的父亲豪尔赫回忆当年只有11岁的梅西患上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时,不禁仍有些伤感,甚至当梅西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之后,“他从不抱怨,他年纪轻轻就比谁都懂事,这一点没有人比我更清楚。”
3、刘翔少年时,上海市普陀区体校的教练顾宝刚发现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众,便将他招入名下练习跳高。刘翔从小就十分好强,练习非常刻苦,成绩提高很快。但横杆在快速提高一段时间后,再提高却变得困难起来。
刘翔很着急,以为是自己用心不够,就给自己加练,他想用更加刻苦的训练提升自己的成绩。可一段时间后,横杆的提升高度微乎其微。
顾宝刚找到刘翔,无奈地表示:“你的腿如果再长五厘米就好了。以你现在的身高最多也就是个亚洲冠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放弃跳高刘翔因自身的不足而非常痛苦,但他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在顾宝刚的建议下,他开始改练跨栏。
日复一日,春秋交替,那个不足留下的遗憾沉沉地压在刘翔的心头。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赛场,刘翔羚羊般跨越一个个横栏,风驰电掣地第一个冲过终点,震惊世界。电视机前的顾宝刚感慨道:他幸亏矮了五厘米。
4、伊辛芭耶娃从小就非常喜欢体操,在世界冠军梦的招引下,母亲将她送去练习体操。她挥汗如雨地练习着,严冬酷暑,舍不得荒废丝毫时间。然而,没练习几年,一片阴云开始浮上她的心头:她的个子越长越高。
在体操队里,人长高,意味着土豆发芽,是要被“扔掉”的。想一想,本来你可以在空中翻四个跟头,长得太高,只剩两个半了,怎么去和他人竞争?
伊辛芭耶娃不得不落寞地离开了体操队,但那个世界冠军梦却依然在内心燃烧着。她开始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到撑竿跳高——这是一个身材越高优势越大的运动项目。
今天的伊辛芭耶娃不仅获得了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各种大赛的冠军,而且不断刷新着女子撑竿跳高的世界纪录。
5、罗纳尔迪尼奥在很小的时候就显得出类拔萃了。 就像很多巴西国脚的成长历程一样,罗纳尔迪尼奥每天最开心的生活就是去足球场踢球,而从贫民区的陋屋到球场则是罗纳尔迪尼奥最常往的路线。1997年在埃及举行的世少赛成了小罗大放异彩的舞台,罗纳尔迪尼奥的名字登上了报纸头条,他在那届杯赛上初显身手,
决赛中他们以2比1击败了加纳队。这次杯赛 *** 打进7个球的小罗被评为最佳球员,成为了冠军队的最佳射手,这是他足球生涯中的第一个最佳,一时间他的名字为世人熟知,这次成功拉开了罗纳尔迪尼奥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继大罗纳尔多后,小罗被誉为又一颗脱颖而出的巴西新星。小罗回忆说:“这个荣誉让我更有自信,也打开了我通往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的大门。”
但真正让世界球迷印象深刻的还是小罗在2002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在1/4决赛与英格兰的比赛中,小罗一战成名,他先是一次长途奔袭让英格兰防线土崩瓦解,助攻里瓦尔多打进扳平一球。随后他又罚出了一脚弧线怪异的任意球,戏耍了对方门将希曼,之后的小罗成了欧洲顶级豪门最炙手可热的引援目标。
求奥运小故事10则
1.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的神话故事,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蒙上一层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克勒斯有关。赫拉克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会无法完成的任务,半天功夫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斯一气之下赶走国王。为庆贺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邦都有积极训练士气。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强健的士兵,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2.科莱巴是古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获得者。小时侯在争夺葡萄的游戏中他就显露了出众的跑步能力。
科莱巴长大后,钻研厨艺,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一位富翁对科莱巴的手艺赞不绝口,就聘请他去做家庭厨师,薪水丰厚,科莱巴深得主人全家喜爱。
三年后。历史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快举行了。各个城邦的人都为此而精心准备。
科莱巴在战胜了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运动员后,成为奥运会的参赛选手。
当时,第一届奥运会就设一个项目,那就是赛跑。因为跑步是人类所有运动最基础的项目。人们常说:体育的基础是田径,田径的基础是跑步,这是很有道理的。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寻找食物,早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与兽之间的赛跑。跑步是人人都会的,赛跑成为古代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现在,科莱巴同其他选手一起在奥运会田径场上准备比赛。赛跑之前,先要决定组次,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奔向一个铜制的签筒,那里面放着二十个用贝壳做的“签子”,每只贝壳上蚀刻着一个希腊字母:α、β或γ根据运动员抽签标明的签次分道次来进行比赛。科莱巴抽的是β签。
科莱巴在第四组跑了第一名,可以参加决赛。科莱巴既紧张又兴奋,他相信命运女神会垂青于他的。
果然,可能由于过分紧张,有人抢跑了。这种犯规行为,使裁判员十分生气,他立即喝令这个运动员趴下,用鞭子抽打他的 *** 。犯规的运动员在规规矩矩地承受惩罚之后,仍然要被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重新开始,发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一齐“嗖”地猛冲了出去,犹如一束箭簇,疾驰而去。看台上,助威的呐喊声,轰然而起,比赛进人激烈争夺的最后时刻了!眼看快近终点了,本来稍落后的科莱巴,猛然鼓足了劲,用力摆动双臂,“蹬蹬蹬”几步疾跑,以一步之差,抢先到达终点。这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厨师科莱巴不仅在烹调上有高超的技艺,在跑道上还是个圣手呢!这出乎意外的比赛结果,使观众几乎为之发疯了! 人们长久地欢呼着科莱巴的名字。为了纪念人类史上第一个橄榄冠的获得者,人们在阿尔菲斯河岸的花岗岩石柱上刻下了这位胜利者的名字,使后人永久参拜。
我只有两个,以后有的话再给你~~加分~~
著名运动员的小故事
1.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邓亚萍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她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里以后,邓亚萍再翻字典,再看。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她来说好像都很费事。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心理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8)体育运动会小故事扩展阅读: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为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
郭晶晶,1981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保定,前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奥运会冠军。1988年,郭晶晶在河北保定开始了跳水训练,1993年,郭晶晶入选国家跳水队。
林丹,汉族,1983年10月14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江镇。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国家游泳队队长,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
体育励志故事
一般人都只会看到体育名人的成绩和耀眼的一面,但他们背后的故事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刘璇的励志故事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A.手练出茧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B.为了一次重要的比赛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 *** 。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 *** ,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须首先战胜自我”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16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 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对,我决不能放弃!她又一次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16年。
D.最美的笑留给悉尼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平衡木专案的决赛中:
第一个出场的是罗马尼亚的奥拉鲁,她曾在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这一次,她发挥得不错,得到了9.70分。
紧接着出场的美国选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稳,得到了9.387分。
第三个出场的是俄罗斯运动员洛巴斯尼克,发挥非常出色,很稳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过她在预赛中的得分。
俄罗斯运动员普罗迪洛娃第四个出场,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动,但很稳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着,中国选手凌洁出场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锦赛的双料冠军,动作舒展,稳稳地站住了,除了有一点小晃外,整套动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个出场的乌克兰选手亚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动,得到了9.712分。
第七个出场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普里萨卡,落地时也有一小跳,动作完成的不错,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个出场的,才是21岁的刘璇。在前面七名运动员都发挥得都不错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得到了9.825分,终于以完美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为中国体操夺得了第一枚单项金牌,获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军!
拿到这块无比珍贵的金牌时,刘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妈妈。要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自己哪能拿到这么珍贵的奥运会金牌呢?
刘璇站在领奖台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倾倒的笑容。这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可是你知道吗,她的笑容为什么这样感人?
其实,在刚练体操时,刘璇并不喜欢笑。后来,随着刘璇的不断进步,参加的比赛次数越来越多。这时,妈妈对刘璇说:“你在出国比赛时,就是中国人的代表,连个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国家!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微笑。”
刘璇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笑着笑着,刘璇发现,只有从内心里发出来的笑容才最美。
回头再说这次比赛。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爸爸拿着相机,准备拍刘璇在萤幕上的照片;妈妈拿着本子,在一旁记分。当他们看到女儿笑盈盈地在领奖台上向大家挥手时,爸爸把相机扔了,妈妈也扔掉了本子,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多么激动,因为他们的女儿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21岁时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地球的这一端,悉尼领奖台上的刘璇笑得是最美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刘璇深深地知道,她终于征服了每一位观众,战胜了自己,从一个不爱笑的孩子,成长为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世界冠军。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溼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溼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郭晶晶的励志故事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关于体育的小故事,少一点,100字以内的。快快快!!非常急啊!!!!!!
1、刘翔
刘翔为了练习七步上栏技术,改变自己的习惯,以左脚先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穿裤前都提醒自己,先出左脚,足足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为现在成功的七步上栏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苦练出成绩,成功总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2、林书豪
“林疯狂”,从二轮秀到被裁到疯狂到稳定主力再到拍纪录片,亚裔血统的林书豪却用美式英雄主义的逆袭得到了全世界尊重。看见林书豪,就会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3、乔丹
大多数人还记得乔丹如何登上“神”的位置,经历多少挫折与失败。但当他攀上巅峰,走上神坛,便很少有人真正认识他的模样。其实乔丹没有改变,他还是他自己;
推动他走上“神坛”和雄霸篮坛的是同一种品质。后来他做出二度退役的选择,让公牛作鸟兽散,到华盛顿复出,三度退役,在山猫当总管,依靠的仍然是同一种品质。
4、田径项目冠军王军霞
做运动员是要吃苦的。为了钟爱的体育事业,王军霞付出了许多许多。在参加93年世锦赛时,她的哥哥因车祸去世,家人怕影响她的成绩一直隐瞒情况。做运动员她又尝到了甘甜。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她身披国旗绕场一周,向世界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被人们誉为“东方神鹿”,那时的她最美。
5、游泳项目冠军乐靖宜
因为小时候体质过于单薄,素质太差,被不少教练“割爱”:先被推荐去跳高,因腿没劲,缺乏爆发力,被淘汰;后去花样游泳队,又因柔韧性太差,腿又太长,伸出水面后与同伴的腿不协调,被退回来;最后只得再学游泳。经过刻苦的训练,在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夺得了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
体育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有很多励志的 故事 ,阅读这些励志的故事可以给自己受到一些启发。我为大家力荐一些体育名人成功的 励志故事 ,希望你会喜欢。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1
2015年7月10日,中国耐力王陈盆滨完成了最后一个 马拉松 ,至此,100天100个马拉松的“百天百马”挑战壮举终于完成,陈盆滨做到了。
一天一个马拉松,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完成的比赛,他竟连续跑了100天。从广东一路跑到北京,全程总计4219.54公里,7月10日的北京五棵松站,37岁的陈盆滨完成了这项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顺利抵达“百天百马”挑战的终点。
“百天百马”是指,在连续的一百天里,每天跑一个马拉松。是的,你没有听错。
趁年轻,追逐另一种可能
陈盆滨出生在浙江台州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偶然参加乡里的俯卧撑比赛,他一口气做了400多个赢得冠军,自此发现了自己的超群耐力。从此,他开始参加各种极限赛事,并在家乡人的不解中一路“傻跑”而一发不可收拾。他从浙江小渔村跑向了世界,去年他刚刚拿下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冠军。
出生在浙江台州小渔村的陈盆滨,十几岁就与渔网为伴。曾以为出海打渔就是唯一生活方式的他,偶然间接触了运动,让他爱上了运动爱上了跑步。“百天百马”的挑战过程中,家乡台州,无疑是陈盆滨百个马拉松最温馨的一站,因为有父母的陪伴。一路跑来,途中他也曾有过两次身体虚脱的状况,经历了一些未知的艰难,但他最终又一次站在了极限马拉松的终点。
一开始,陈盆滨的父亲很反对他比赛,现在他已经获得了父亲的支持。20几岁开始跑步的陈盆滨,被人说成疯子,可是他觉得,一个从没离开过海岛的渔民小子,用行动去跑,跑到了七大洲,乃至从广州跑到了北京,连续跑了100个马拉松,这样的过程让陈盆滨看到了世界之大。
“我不是阿甘,我是现实的陈盆滨。我身后有很多人,我在奔跑的一路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我能看到太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人生的财富。”陈盆滨说。
明星和粉丝参与“助跑”
一直“傻跑”的陈盆滨跑出了名,诸多明星和粉丝时常会参与陪跑。2015年4月2日的广州,成为他“百天百马”的首站, 篮球 运动员姚明和 网球 运动员郑洁也到场助跑。与此次极限跑拥有三十多人的保障团队不同,来自浙江渔村的陈盆滨在过去五年独自挑战了七大洲的马拉松极限赛。
陪跑现场,姚明说对他说,战士带着战胜的消息跑回了希腊,从此诞生了马拉松,所以我希望你带着这样的消息,一直跑到北京。陈盆滨听说姚明现在 游泳 比较多,他们一起跑时,觉得姚明好久没跑了,跑得非常非常重,他想以后有机会,可以教姚明跑步。跑了这些路,陈盆滨有了这样的底气。
到了五六七月份,天气越来越热,闷热而阴晴不定的天气,以及一路的车流和红绿灯,给陈盆滨带来未曾经历的挑战。一路上他的陪跑嘉宾不光有体育名将、影视明星,也有很多自发前来陪跑的跑步 爱好 者,4000多公里的路程也成了他的跑步课堂。
“百天百马”的第十九天,在厦门, 拳击 手邹市明也来为陈盆滨加油助威,并以此呼吁大家“坚持跑步坚持健康坚持运动”。陪跑嘉宾多了,他也看出了门道。“这么多陪跑嘉宾,只有几个有专业的姿势,要么就是外八,要么就是大腿很用力,姿势很怪异,跑起来很累。”
他觉得,有些陪跑嘉宾太慢了,“想睡觉的时候都有”。看似轻松的陪跑,对陈盆滨来说却是门苦差事。而近几年国内迅速兴起的跑步热,对于一直在国外参赛的陈盆滨来说,远远超乎其想象。在他的第34站温州,早早就有20多位 长跑 爱好者在起点等候,而一路加入的助跑粉丝越来越多,有人甚至在车来车往中拍照留念,陈盆滨只好加快速度让助跑粉丝们知难而退。而这次无奈之举,也让陈盆滨用3小时18分多跑出了“百天百马”马拉松的最好成绩。
陪跑,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运动的倡议,而非专业人士有时很难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陈盆滨认为,一路沿着不封道的国道和省道,陪跑者多了就会非常危险,所以很多人陪跑的时候,陈盆滨会加速,希望把他们甩掉。
专业的陈盆滨也给喜欢热爱跑步的人提出了建议。他觉得,马拉松这几年可以说以井喷方式的目标在增长,跑步的确会改变一个人的体质,但是最好还是以科学的角度去跑。“一个想跑全马的人,特别是坐办公室的人,最好有两三年的准备再去参加全马。”
他说:“很多人说我是疯子,其实我就是固执,我喜欢跑步。” 只有经历了长途奔跑,到达终点那一刻的陈盆滨,才能够感受到终点带给他的快乐体验。短暂休整之后,陈盆滨将在8月前往印度,参加喜马拉雅高海拔极限马拉松赛。或许,对于陈盆滨来说,奔跑在路上,便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点评陈盆滨100天100个马拉松:
陈盆滨从4月一直跑到了7月,一百天终于跑完了这一百个马拉松。鼓掌的同时也该明白,这可是专业人士在相当专业的保障下完成的故事,并非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目前,爱跑步的人是越来越多,但真不必去拿马拉松来要求自己。我们跑步本来是为了自由与健康,生活中功利的目标已经足够多了,干吗要再加上一个?想跑就跑,不为终点,只为美好的过程与心灵、身体的自由,这才最好。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2
从伤口长出翅膀
——“篮球女孩”钱红艳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在2014年云南省第十届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一个冠军女孩的名字被人们记住,她是长在篮球上的女孩,曾经篮球就是她的双脚。现在,在泳池里,她的双手犹如天使的翅膀,让她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曾经,世界让她遍体鳞伤,现在,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某种意义上,这个19岁的女孩已经成了社会正能量的代名词,人们透过她看到的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从而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
她叫钱红艳,被人们称为“篮球女孩”。2000年10月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她骨盆以下完全截肢,成为残疾孩子。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因此大家都叫她“篮球女孩”。
命运让她失去了双腿,却不能剥夺她美丽的笑容。小时候篮球里的她依旧可以玩耍、嬉笑。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只觉得我的两只脚冷冰冰的。我叫妈妈给我穿上鞋子,妈妈什么也不说,泪水滴到了我的脸上。原来,我今生今世再也不用穿袜子、穿鞋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到今天为止,我已经磨破了六个篮球了”。这是2003年某交通安全宣传片中钱红艳的自述。
微笑背后她也有着一个最迫切也最平凡的梦想——行走。2005年,9岁的钱红艳向往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自由地行走、玩闹。
她渴望着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生活,除了行走,还有读书。父亲钱礼明说第一天送她到学校,很多同学把她围得满满的,她妈妈问你怕不怕?“不怕,我就是要读书!”。
2007年5月,钱红艳在看到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后,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加入于当年8月29日成立的中国首家残疾人游泳俱乐部——“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成了俱乐部的首批队员,由培养过多名残疾人游泳世界冠军的国家队著名教练张鸿鹄亲自指导。2005年有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她的手,曾这样描述:“那确实不像一个九岁女孩的手,关节突出,手指也出奇的长”。
刚开始,张教练并没有太多关注她,“红艳在残疾等级中属于S6级,她的高位截肢,在国外都很少见,而且她的父母都不高”,教练介绍,“但她很有游泳天赋,浮力非常好,臂力很大,再加上不错的耐力、爆发力、柔韧力和协调力,经过系统训练的钱红艳,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游泳姿势”。
“最令人担心的是没有腿,这好比一艘船没有舵,在水中没有方向感,容易横向摆动,影响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教练专门为她制定了一套训练方案,加强技术的连贯性和保持双肩的平衡。红艳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仰卧起坐、哑铃、臂力拉伸等一系列动作。
话不多的钱红艳还有一个或许并不遥远的奥运梦想。 “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参加奥运会,像前辈们一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如今钱红艳健壮的双臂十分有力,脸上不时露出可爱的笑容。她和队友们每天都要接受不少于4个小时的专业游泳训练。
在2009年云南省第九届残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在同一年的全国残疾人(18岁以下)游泳锦标赛中夺得1金2银。
2014年9月1日,钱红艳在云南省第十届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以1:56.96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她第三次站上最高领奖台。
她的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住了多年的土坯房潮湿阴暗,家里一亩水田一亩桑田,大字不识的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弟弟种桑养蚕,每年收入不过五六千元,爸爸在贵州打工每年带回家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元。弟弟们要上学,家里各项开销让钱红艳有了照顾家的心愿,她希望将来能有份合适的工作,分担家庭负担。图为钱红艳和妈妈周焕萍一起喂蚕,看上去和正常人没有区别。
2013年,从1.27米到1.64米,钱红艳长高了。这是她第一次以1.64米的身高迎接新生活。陪伴在身边的是母亲,是家人。
她残缺的肢体像一道刺目的电光,让人不忍多看一眼;但她的故事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
当她张开双臂在水中遨游时,她就是最美丽的天使。
体育名人的成功故事篇3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西甲第17轮巴列卡诺坐镇主场迎战马德里竞技的比赛中,张呈栋在第81分钟替补登场,成为了首位在西甲比赛中登场亮相的中国球员。虽然这场值得铭记的比赛巴列卡诺最终以0-2告负,但在2016年1月7日西班牙国王杯1/8决赛首回合中,张呈栋表现抢眼,不仅帮助球队取得关键进球,还硬抗死守托雷斯、多次精彩解围,可谓是复仇马竞。张呈栋虽然无缘国王杯第二回合比赛大名单,但他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为自己、为中国取得了许多进步,张呈栋已经成为中国留洋球员新的旗帜。
整理了一下张呈栋在西甲的经历,看看这位留洋中国球员的故事:
一步一脚印,半年时间填补中国足坛多项空白
2015年7月,在钱宝网的成功运作下,张呈栋正式加盟西甲“小巴萨”巴列卡诺,张呈栋成为中国登陆西甲第一人;2015年12月3日,在国王杯1/16巴列卡诺对战赫塔菲的比赛中,张呈栋首发出战,成为第一位代表西甲球队出战正式比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参加国王杯比赛的中国人;2015年12月31日,西甲第17轮巴列卡诺对阵马竞,张呈栋第81分钟替补登场完成西甲首秀,成为第一位在西甲比赛中登场亮相的中国球员,亦结束了长达1713天中国球员没有在五大联赛中出场纪录的尴尬历史。
从中国登陆西甲第一人到中国西甲联赛登场第一人,在字面上看似乎变化不大,但是事实上,这其中的意义却大不一样,张呈栋也为此付出了许多。近年来中国球员在海外的表现持续走低,2011年4月23日蒿俊闵在代表沙尔克04打了最后一场比赛后,中国球员则绝迹欧洲五大联赛,再没有中国球员进入到欧洲顶级联赛中。
此外,很大一部分留洋球员实际上很难获得正式的出场机会,最终草草结束合约无功而返,因此对嘟嘟签约巴列卡诺、登陆西甲,一些人并不看好,认为不过是赞助商的一次简单炒作罢了。但是在嘟嘟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信念坚守下,在钱宝网一如既往的声援和钱宝网在西班牙的顾问团队支持下,张呈栋做到了突破渴望、创造历史,“功夫不负有心人”说的就是他。
以实力赢得多方认可,真正的英雄并不孤独
2015年9月21日西甲联赛第四轮,巴列卡诺客场挑战拉斯帕尔马斯,张呈栋首次进入比赛大名单,那个夜晚,让无数中国球迷振奋,让无数国人翘首企盼。在其后的几轮比赛中,张呈栋又连续入选大名单,却始终没能上场。然而即使如此,张呈栋“英雄之路”的坚守也并不孤独,在国内一直支持着嘟嘟的球迷朋友、媒体朋友们,以及一直坚信、力挺嘟嘟的钱宝网,依旧为嘟嘟加油喝彩,关注他的每一次进步,期待他的每一次亮相。
然而作为一名真正的英雄,更重要的是去征服更多的人。巴列卡诺主帅帕科•赫梅斯在刚签下张呈栋时,曾直言不讳地宣称“不喜欢这笔签约”,但是嘟嘟的刻苦训练、一丝不苟和勇于表现的态度和精神,让这位极具个性的主帅也被慢慢征服,帕科•赫梅斯曾在赛后表示:“张呈栋的表现让我感到吃惊,他在本场比赛中表现很出色。”他认为这位亚洲球员的表现几近完美,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
而更多的主流西媒也开始给予张呈栋极高的关注度,《马卡报》、《阿斯报》、《世界体育报》纷纷报道张呈栋在比赛中的突出表现,这甚至使得张呈栋拥有了不少外国球迷,在国王杯巴列卡诺对阵赫塔菲的比赛中,张呈栋用自己的精彩表现,至少赢得了4次巴列卡斯主场球迷的热烈掌声。
而对于张呈栋本身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留洋,2009年他曾签约葡乙球队马拉夫,并成为首位在葡超联赛中亮相的中国球员,而此番留洋西甲可以说一直也是张呈栋的梦想。相比于另外一些留洋的中国球员来说,张呈栋在语言、生活以及身体素质上来说,可能更具优势,而巴列卡诺作为一支西甲中流队伍,也将给张呈栋的出场提供更多可能。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张呈栋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为自己、为中国取得了许多进步,张呈栋已经成为中国留洋球员新的旗帜。
猜你喜欢:
1.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
2.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3. 励志突破自我的经典名人例子
4. 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
5. 关于励志奋斗的真实名人故事
6. 篮球明星的励志故事
7. 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郭晶晶
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牀上,腿上绑着夹板。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这曾让班主任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于是骨折。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牀,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中午,别人午睡,她穿着出汗服在外面跑步。顶着烈日炎炎,在晒得发烫、反着白光的马路上跑步。下午继续上高强度训练。1997年夏天,在郭晶晶至今的训练中也是最苦的一段。李芳告诉郭晶晶:“你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水平,如果就此放弃,你以后想起会终身遗憾。”
全运会预赛,她还是拄着双柺看比赛,石膏还没有取。当时人人都想,还有几个月了,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全运会,就不一样了。郭晶晶体重减了15斤。腿也练成一条粗一条细。当年的郭晶晶给全场留下很深印象,李芳告诉记者,连裁判长都说,没想到她恢复得这么优秀。伤后复出的郭晶晶,拿下了3米板亚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峯
翻了水桶,得了羽毛
顽皮的傅海峯和年长自己3岁的蔡赟几乎在同一年拿起球拍,开始了与羽球相伴的日子。不同的是,父母让他打球,完全因为他太淘气。为了防止儿子闯祸,只好找件事来“拴住”他的心。
五、六岁的时候,小海峯闲来无事总喜欢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满农场溜达。一次,他远远望见邻居家的姐姐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地吃力前行。人小鬼大的傅海峯眼珠滴溜一转,一个“馊”主意便涌上心头——他瞄准水桶,调整好车把的方向,脚底下加紧蹬起来,车速也随之越来越快。只听“砰”地一声,女孩挑着的水桶被撞翻在地,水花四溅,打溼了衣裳。眼见自己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小男孩付之东流,女孩也气昏了头,她顺势抄起一只木桶,将剩下的半桶凉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傅海峯身上。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此刻也被吓呆了。瞬间变成“落汤鸡”的他本想掉头逃跑,无奈被大姐姐一把揪住,结结实实挨了一顿骂。从前都是他把别人弄哭,这次轮到傅海峯哭鼻子了。
他狼狈地回到家,跟母亲诉苦。林银婵气愤地跑到邻居家“兴师问罪”,可女孩却委屈地说:“是他先弄我一身水的,你怎么不问问他干嘛要骑车来撞我的水桶?”林银婵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她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可以管住儿子,不再让他到处闯祸。可是,自己的小孩那么皮,交给谁都不太放心。思来想去,她觉得把傅海峯放到丈夫的羽毛球队里最为妥当。一来,儿子从小最怕他父亲。有丈夫严加管教,说不定孩子能收敛不少;二来,打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于是,夫妻俩“下通知”似地为傅海峯选择了羽毛球之路。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小海峯而言并不完全算强制性的。他记事时起,就知道爸爸酷爱羽毛球,而且是小镇上有名的教练,带过许多队员。听说父母想让自己也练习打球,贪玩的他只想到可以跟一大帮小伙伴凑在一处打闹玩耍,而关于日后的出路、未来的成绩还全无半点概念。就这样,他和羽毛球的缘分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邓亚萍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溼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溼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奥运冠军张梦雪
这个出生于1991年的济南槐荫姑娘,2002年进入济南市体校射击队进行训练,师从王红丽教练,“我带了梦雪四年,一直到2006年省运会,当时张梦雪参加了我们的选拔夏令营,一开始表现很不错,也就正式开始了射击生涯。”而据了解,因为那时张梦雪的学习还不错,当时也有不少人还为她惋惜过。
张梦雪2006年进入省队,之后入选了国家队,2019年世界杯拿到银牌,就在里约奥运会正式赛前,这个济南姑娘还说,自己是年轻队员,里约奥运会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希望通过奥运会为以后更多的大赛打好基础,能走到今天要感谢济南母校的王红丽教练。
教练眼中:
在教练眼中,“稳”是张梦雪留给他们的最深刻印象。济南体校教练王红丽是张梦雪的启蒙教练,她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见到张梦雪时候的情形。“我记得那次是她的学校组织夏令营,老师选了几个小孩送到我们的射击馆。”王红丽说,通过观察,她发现张梦雪是一个练射击的好苗子,“射击必须稳定,她的稳定很好。”在王红丽的指导下,张梦雪进步非常快。2004年,张梦雪进入济南市体校射击队进行训练,2006年,进入山东省队集训。
“射击首要的是把心稳住,最难练的就是练心。”张梦雪的省队教练石震说,他从2006年带张梦雪一直到2019年她进入国家队,张梦雪“心稳枪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应该算是射击界的新人,能表现出这种稳定大气的风范,我相信,梦雪将来会继续为国家争光。”
父母眼中:
在父母眼中,张梦雪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张梦雪的母亲刘振华说,前两天是她的生日,以往过生日的时候,张梦雪不管训练再怎么忙,总会在晚上0:00左右给她发一条信息,祝福她生日快乐。为了让她安心备战,奥运会开始前几天,家人就不主动联系她了,怕她分心。刘振华生日当天,张梦雪还是记得发来了信息,这让她非常幸福和自豪。
教练所说的“稳”,在父母心中是张梦雪的“韧劲”。其实,张梦雪走上射击道路,还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刘振华说,张梦雪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是一个“学霸”,当年要走上射击道路时,家里不是特别同意,经过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射击。
“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张梦雪的父亲张杰生说,面对日复一日的训练,张梦雪的韧劲表现了出来。以前,无论刮风下雨,张杰生都用自行车送张梦雪去训练,晚上接回家后往往已是夜里9:00。训练中,有时遇到挫折,或者有厌倦情绪,张梦雪都靠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十年磨一剑,最终站上了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十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张杰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