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励志故事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故事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的励志故事 篇1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杂文家,著名的文坛战士。关于鲁迅的励志故事,当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
鲁迅曾经说,他的成功不是因为天赋,不是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一心一意,锲而不舍,这便是他的成功之道。
我们很多人都在说,时间太紧啊,很多事来不及做。说这番话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喝着咖啡。
有些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因为不去做,不想付出,没有拼搏的斗志,没有付出所有的勇气,所以你酝酿不出冲击的气势,也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
鲁迅最早是学医的,因为见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这才拿起笔杆呐喊,要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每天辛苦工作,即便到了晚上,也要服用像鱼肝油一类的物品提神,一直坚持,终成一位令人尊敬的战士,一位地位超然的文豪大家。
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做太多的事,真正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鲁迅做好了他想做的事,我们呢?想好做什么了没有?准备为这件事付出了没有?思想上如果没有准备,成功便是海市蜃楼。
从这些励志故事中,我们可以汲取到足够的力量,前辈们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我们的成功更加不会从天上掉下,只有踏踏实实,学习励志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像他们一样执着梦想,保持耐心,几十年如一日,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鲁迅的励志故事 篇2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
“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
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
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关于鲁迅刻苦学习的故事
1、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个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去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串红辣椒。在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就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除严寒坚持读书。
2、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
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3、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拓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关于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
『壹』 鲁迅的故事,100字左右,快
鲁迅的小故事:
1、鲁迅对业师的故事
鲁迅少时,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个三字对:“独角兽”。有的学生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还有的对“八脚虫”、“四眼狗”,等等。寿先生问鲁迅,鲁迅在《尔雅》中记起了“比目鱼”,便站起来对道:“比目鱼”。寿先生连连点头赞好。
独角兽的“独”字不是数量词,但有单、一的意思;比目鱼的“比”也不是数量词,但有双的意思。这两个字对得很准。同时,独角兽是麒麟,乃天上之祥物;而比目鱼是海中之品,意义相对应。况且词性平仄都很工整,是副好对。
2、弃文从医的故事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3、标点的稿费的故事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4、理发的故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5、辣椒驱寒的故事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贰』 关于鲁迅的故事 短小精悍的
这是我找的四个故事:
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 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 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 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 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 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 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 标点也得算字 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 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叁』 鲁迅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事例200字
以杂文名世就是一例。鲁迅初入文坛,似乎只把小说,新诗等当成专创作,发发杂感只是随属性而已——他既有教职又有官职,本无卖文搞饭吃的意思,自己说,文章挤挤才会有,尤其不喜命题作文。
但是我们后来看到,他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这也要发牢骚,那也要发牢骚,总有无穷无尽的杂感(梁实秋语)。曾几何时就自己开悟了,这些被一些人憎恶,却让另一些人感到愉快和休息的短小篇章,正是他自具特色的文学武器,是战斗的匕首和投枪,这也是文学,原不必问出身的正统与否。他说,偏要拿这给某些人一点不舒服。
后来35年的时候,他看到人们说他写东西不多,就自己总结说,我写的字数,后九年比前九年多,最近三年又比以往三年多,云云,他似乎摆脱了唯有小说才是创作的思想束缚。
文艺之神没有辜负他,事实证明了他的杂文之名世,正如小说散文等一样。
『肆』 鲁迅 故事50字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4)关于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扩展阅读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网络全书。
『伍』 鲁迅刻苦读书的故事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
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5)关于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扩展阅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陆』 鲁迅勤奋的故事
1、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2、进贼不知
鲁迅读书非常专心,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馏进了鲁迅的家。做贼心虚,他想等鲁迅入睡之后再行窃,哪知鲁迅写啊、写啊,手中的笔一直不停地挥动。过了好久,鲁迅累了,伸伸腰,点支烟。
抽上几口后,又开始埋头写。就这样,灯光总是亮着,小偷一直下不得手。眼看时间过去很久了,鲁迅还是不熄灯入睡,小偷熬不过鲁迅,只好乘鲁迅专心写作之机,悄悄地将厨房里的一件小东西拿走了事。
3、珍惜时间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
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实在困了。
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在鲁迅的卧室里墙上挂着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对联及最崇敬的人。
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4、坚持写日记
鲁迅还有另外一个好习性,就是写日记,并且几十年都不曾间断。在日记中,鲁迅除了记述自己每日主要的活动及感受外,还特地将自己购书的情况一一列出。
“书账”的内容一般包括所购书的地点、书名、作者、价格、题跋等等。每年的日记之后,还专门附有“书账”一节,详细记录自己这一年所购图书的数量、种类、费用等项,可谓细心之至。
自从鲁迅于 1912 年 5 月 5 日开始写日记起,至 1936 年 10 月 18 日逝世,在此之间,他的日记很少有缺。虽然有时会出现各种事情。
比如在1935年鲁迅曾大病一场,耽误了日记的写作,但在事后鲁迅都会根据回忆来将日记补全,包括日记中的“书账”。由此可见,鲁迅对书的喜爱,以及他读书的勤奋。
5、读书三到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
『柒』 关于鲁迅爱国小故事200字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来为了寻求救国源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拓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捌』 鲁迅生平事迹一百字
奋力求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文坛先声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8月返京。11月,《语丝》周刊出版,鲁迅在首期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自此鲁迅成为《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
民主战士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本年,与创造社、太阳社大部分成员就“革命文学”问题展开论争。是年开始大量搜集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为之翻译。同时开始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
民国十八年(1929年),9月27日,许广平生子,鲁迅为其取名“周海婴”。年底,与冯雪峰多次磋商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8)关于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扩展阅读: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玖』 鲁迅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拾』 励志故事100字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回患着重病,两个答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晚年坚持写作的故事
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学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
一 励志故事100字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回患着重病,两个答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二 关于鲁迅的故事 短小精悍的
这是我找的四个故事:
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 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 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 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 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 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 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 标点也得算字 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 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三 鲁迅勤奋的故事
1、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2、进贼不知
鲁迅读书非常专心,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馏进了鲁迅的家。做贼心虚,他想等鲁迅入睡之后再行窃,哪知鲁迅写啊、写啊,手中的笔一直不停地挥动。过了好久,鲁迅累了,伸伸腰,点支烟。
抽上几口后,又开始埋头写。就这样,灯光总是亮着,小偷一直下不得手。眼看时间过去很久了,鲁迅还是不熄灯入睡,小偷熬不过鲁迅,只好乘鲁迅专心写作之机,悄悄地将厨房里的一件小东西拿走了事。
3、珍惜时间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
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实在困了。
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在鲁迅的卧室里墙上挂着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对联及最崇敬的人。
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4、坚持写日记
鲁迅还有另外一个好习性,就是写日记,并且几十年都不曾间断。在日记中,鲁迅除了记述自己每日主要的活动及感受外,还特地将自己购书的情况一一列出。
“书账”的内容一般包括所购书的地点、书名、作者、价格、题跋等等。每年的日记之后,还专门附有“书账”一节,详细记录自己这一年所购图书的数量、种类、费用等项,可谓细心之至。
自从鲁迅于 1912 年 5 月 5 日开始写日记起,至 1936 年 10 月 18 日逝世,在此之间,他的日记很少有缺。虽然有时会出现各种事情。
比如在1935年鲁迅曾大病一场,耽误了日记的写作,但在事后鲁迅都会根据回忆来将日记补全,包括日记中的“书账”。由此可见,鲁迅对书的喜爱,以及他读书的勤奋。
5、读书三到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
四 鲁迅刻苦读书的故事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
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4)鲁迅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扩展阅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五 鲁迅鼓励年轻人成才的故事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来流浪生活给打击得已经有点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都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六 鲁迅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七 一分钟的励志小故事鲁迅吃辣耐寒
高尔基曾经说抄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你一日不读书,就等于你落伍了 通过读书、看书,使我们的祖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祖冲之、钱学森、张衡、鲁迅、毕异、陈景润 也许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可否知道他们读书的故事呢?今天我就讲讲《鲁迅吃辣椒驱寒》的故事吧。少年时的鲁迅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常常受到学校的表彰。在第一次得到第一枚奖章的时候,他把奖章换成了一张张钞票,买了几本书和一串辣椒。鲁迅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每天熬到深夜才睡觉,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但一到冬天,北风呼呼,寒风吹得人毛骨悚然,天气那么冷,怎么办呢?鲁迅就在每天感到寒冷时,摘下一颗辣椒放到嘴里咀嚼,等到自己大汉淋漓时,又开始摇头晃脑地读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鲁迅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读了这篇小故事后,令我感受就深的就是鲁迅那种为了读书,学到知识,愿意克服各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我们拿起智慧著名的钥匙,读好书,长大后,打开智慧的大门。
八 鲁迅的故事,100字左右,快
鲁迅的小故事:
1、鲁迅对业师的故事
鲁迅少时,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个三字对:“独角兽”。有的学生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还有的对“八脚虫”、“四眼狗”,等等。寿先生问鲁迅,鲁迅在《尔雅》中记起了“比目鱼”,便站起来对道:“比目鱼”。寿先生连连点头赞好。
独角兽的“独”字不是数量词,但有单、一的意思;比目鱼的“比”也不是数量词,但有双的意思。这两个字对得很准。同时,独角兽是麒麟,乃天上之祥物;而比目鱼是海中之品,意义相对应。况且词性平仄都很工整,是副好对。
2、弃文从医的故事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3、标点的稿费的故事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4、理发的故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5、辣椒驱寒的故事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九 鲁迅的事迹,怎样激励后人的
我们都非常崇敬鲁迅先生,从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能够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先生,他用毛笔奋斗了一生,为了我们中华儿女而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鲁迅先生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好久以前开始,我就有听到鲁迅的这个名字,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只是从长辈的口中知道好像是一个伟人。
鲁迅,他一生都在用笔奋战,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如《狂人日记》、《故乡》、《坟》等小说及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后来写小说的时候才用笔名。鲁迅原来在日本学医,后来看到祖国如此的腐败,就决定放弃医术,回到祖国来,决定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拯救中国,从这次对鲁迅先生的学习我了解到,他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鲁迅的侄女不好好看书,鲁迅他并没有责怪她,而是用一种很婉转的说话方式来教导他侄女好好看书,同时,鲁迅先生的生活永远都是幽默的,从鲁迅先生的话语中,我能体会到一种亲情的温暖。
鲁迅先生常常只传着一件朴素的长衫,短短的头发总是立了起来,然而,最让人望不了的是他那隶书的“一”字胡须,从他那胡须中,隐藏着多少力量呀。 *** 主席曾把他立为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他使我们走向了今天的辉煌!
十 鲁迅读书小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故事一:
少年时内代的鲁迅,每天从三味容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抹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绣像小说。后来,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
故事二: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鲁迅坚持革命的故事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鲁迅与长征
--------------------------------------------------------------------------------
中广网 04年11月17日
鲁迅没有参加过长征,但鲁迅却与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着休戚相关、甘苦与共的血肉联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分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与国民党的斗争发展时指出:“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和军事上的反“围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共同结果是“全国人民的觉悟”和中国革命的走向胜利。尽管当时的反动派从中隔断党领导的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这两支兄弟军队,但作为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英勇旗手和主将的鲁迅,他对于红军长征的密切关怀、他与红军战士的呼吸与共的联系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实际上,鲁迅就是文化战线上的红军战士和长征英雄。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的十年中,鲁迅自觉地把自己的战斗纳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战斗序列之中。这一时期,他所写的诗文,却是揭露和抨击蒋介石反动派所代表的地主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是与红军的反“围剿”斗争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
当毛主席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亲手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时,鲁迅横眉冷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的刀光剑影,写下了《湘灵歌》、《无题》等革命诗篇,用“苦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这样的诗句,把优美的神话传说与壮丽的革命现实结合起来,生动地描绘了红色根据地生机勃勃、光辉绚丽、旌旗如画的美好景象,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缔造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倾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无比热爱和向往的深厚感情;用“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申讨了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军事“围剿”的滔天罪行,盛赞了第一、二次反“围剿”的伟
大胜利,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无比热爱。到了一九三四年五月,在日寇开始进犯华北,蒋介石亲率百万反革命武装对江西红色根据地实行第五次“围剿”时,眼看着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而白区的党的力量也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鲁迅又写了《无题》诗一首,“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沿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表观出鲁迅对革命遭受挫折的沉重心情和压迫愈大反抗愈烈、革命的风雷必将怒吼起来,彻底摧毁黑暗的旧世界的坚定信念。这同叛徒、卖国贼林彪由于害怕敌人的军事“围剿”,而发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无耻悲鸣,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呵!
一九三二年,红军领导干部陈赓同志因战斗负伤,党把他送到上海治疗。鲁迅知道后,就托人邀请陈赓同志到自己家里,作了一次长时间的促膝相谈。鲁迅热切地请求陈赓同志给他详细地谈谈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情况,如:怎样以英勇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怎样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怎样打土豪、分田地?怎样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改善人民生活等等。当陈赓同志谈到红军可歌可泣、英勇顽强的斗争情况时,鲁迅遏制不住地连连问道:根据地人民是怎样支援红军的?红军是怎样作战的?等等。陈赓同志为了生动具体地说明问题,就一边讲红军作战的英雄事迹,一边信手在一张小纸上画了幅红军作战形势草图。没想到,这张草图竟被鲁迅视为至宝珍藏起来了。他心中激荡着的一个美好愿望——写一部《铁流》式的反映红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未实现;但他毕竟借翻译了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来激励和鼓舞中国的红军战士去创造新的业绩。
红军被迫进行万里长征以后,鲁迅身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心却随着红军战士的铁脚板,飞驰在湘江、赤水、雪山、草地……,无时不在殷切地关注着长征的进程,盼望着革命的胜利。为了及时掌握情况,知彼知己地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他每天都让许广平同志多买回几种报纸来,用“正面文章反看法”进行研究、揣摸,从敌人对红军的诬蔑、咒骂中,测知红军冲破“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因追堵截”而胜利进军的情况。与此同时,鲁迅也密切关怀着留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的红军战士,对陷入铁窗囹圄中的红军战士,他更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帮助。红军抗日先遗队总司令方志敏同志在战斗中不幸被俘入狱后,鲁迅就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的危险替他保存、转送了他在狱中写给党中央的信件和文稿。象我们今天看到的《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战斗文章,就是鲁迅在餐蚊成阵、杀机四伏的恶劣环境中,几经波折亲手替方志敏同志保存下来并安全转给党中央的。所有这些事实,都有力地说明了,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鲁迅,他的脉搏是和中国的革命与红军战士的步伐一起跳动的,他在坚持文化战线的反“围剿”战斗的同时,无时不在关切着红军的战斗生活,无时不在怀着兴奋的心情聆听着长征路上的每一个捷报。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身患重病而战斗不息的鲁迅,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立即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发了祝捷电报,热情洋隘地说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里话:“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尽管当时鲁迅所在的上海还沉浸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弥天大夜之中,但是他从长征的胜利看到了抗日战争即将出现的新局面,想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时,他的眼前便顿时光明起来,仿佛在茫茫夜色中,看见曙光就在前头。这使鲁迅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在《亥年残秋偶作》里,写下了“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大意是:尽管近处一片黑暗寂静,听不到鸡鸣,但毕竟是北斗横斜,天快亮了!)这样的诗句,以乐观、坚定的情绪,表达了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为了给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洗征尘,庆胜利,鲁迅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买了两只火腿,托人从上海冲破层层封锁捎往陕北,送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充分表达了鲁迅热爱毛主席、热爱党、热爱红军战士的真切心情。到了一九三六年,鲁迅在反击托洛茨基派攻击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耻谰言时,这种真切的心情就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深刻了。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首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鲁迅与红军长征的血肉联系,为我们树立了无产阶级作家与革命同呼吸共命运、革命文艺与革命总战线息息相关的光辉榜样,是值得我们革命文艺战士永远铭记和学习的,今天,我国人民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精神的鼓舞下,早已把我们古老的国家推进到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革命战士都要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以鲁迅为榜样,自觉地投入这更伟大、更艰苦的长征之中,坚持不懈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