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数学家的手抄报 数学家手抄报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怎么画关于华罗庚高斯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
数字美如画学识看今朝锡市一中初二年级开展数学手抄报活动
我了解的数学家手抄报模板
数学家手抄报pk赛报道
b026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模板电子版数学家华罗庚小报黑白线稿涂色
一年级数学家的小故事手抄报一年级数学手抄报
686小学数学手抄报作品展示法国数学家韦达手抄报 数学家手抄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手抄报数学小报电子边框模板
关于数学家故事的手抄报怎么画数学家故事手抄报图片大全
关于华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的手抄报 数学家手抄报
我眼中的数学家手抄报
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
润童心2020年下学期火车中心完小数学组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活动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
数学家华罗庚杰出的故事手抄报 数学家手抄报
著名数学家高斯手抄报模板
华罗庚人民的数学家名人手抄报
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数学之美七年级学生数学手抄报大赛
精美数学学具精美的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
初中数学手抄报内容让快乐伴数学同行伯阳七年级数学手抄报活动关于
关于趣味数学的手抄报图片三年级趣味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图片简单关于数学王国的手抄报
有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一至三年级走读从化的手抄报数学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手抄报 二年级数学手
数学同行伯阳七年级数学手抄报活动初中部体验数学享受快乐---初中部
关于趣味数学的手抄报图片三年级趣味数学手抄报
5年级数学小数的乘除法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中国数学名人小故事手抄报数学小故事手抄报
七年级数学组举行数学手抄报比赛数学学习手抄报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手
数学手抄报内容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年级下册
八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手抄报 五年级下册手抄报
有没有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数学七年级下九章手抄报 四年级下册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关于数学手抄报的内容大全五年级 - 我的手抄报我爱数学手
数学七年级下册567章手抄报
有关于三年级趣味数学手抄报的文字样板495kb
数学小知识手抄报三年级一等奖
1. 数学小知识手抄报一等奖(数学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一两百字)
数学小知识手抄报一等奖(数学小知识手抄报内容一两百字) 1.数学小知识手抄报内容 一两百字
可以写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应用题小常识
■简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家境贫寒,学习刻苦,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在学校里成了个“小数学迷”。他不善言辞,为人真诚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数学事业。高中没毕业就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主要成果: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陈景润除攻克这一难题外,又把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明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巨星的陨落 :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雪上加霜,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长期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3岁。
这是数学家陈景润的,你可以选其中一段
2.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版面设计 数学手抄报资料
数学手抄报资料 一、趣味数学题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二、数学小常识 人们把12345679叫做“缺8数”,这“缺8数”有许多让人惊讶的特点,比如用9的倍数与它相乘,乘积竟会是由同一个数组成,人们把这叫做“清一色”。
比如: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81=999999999 这些都是9的1倍至9的9倍的。 还有99、108、117至171。
最后,得出的答案是: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 …12345679*171=2111111109 这个也叫“清一色”。三、数学小历史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数学手抄报内容 数学幽默笑话 100分 期末考试后,小亮回家说:“这回两门考了100分。”爸爸妈妈听后很高兴。
小亮接着说:“是两门加起来100分。”爸爸听了扬手就要打,妈妈劝住说:“语文就算得了40分,算术总该60分吧,总还有一门及格嘛!”小亮委屈地说:“妈,不是那么算法!语文是10分,算术0分,加在一块不正好是100分吗? 趣味数学题 小机灵几岁 有位叔叔问“小机灵”几岁了,他说:“如果从我三年后年龄的2倍中减去我三年前年龄的2倍,就等于我现在的年龄? 过桥 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
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2 分;b、3 、分;c、8 分;d 、10分。
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 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欧拉(1707~1783) 欧拉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欧拉从小着迷数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
他13岁便成为著名的巴塞尔大学的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
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 。
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氢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
他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著多部。欧拉这们18世纪数学巨星,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数论、变分学等 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确定了他作为变分法的奠基人、复变函数先驱者的地位。
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发表的科普读物,在长达90年内不断重印。欧拉是古往今来最多产的数学家,据说他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够当时的圣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机同时忙上几年。
欧拉作为历史上对数学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数学名人名言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
———高斯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
3.五年级数学手抄报怎么画 一等奖
五年级所有单元手抄报 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一)
知识点: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在计算.
分数乘法(二)
知识点: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乘法(三)
知识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二单元:《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 点 面 棱
个 数 个 数 形 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 6 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12 可以分为三组,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8 6 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12 长度都相等.
3、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1、认识并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长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点: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三单元:《分数除法》
倒数
知识点:1、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4.小学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图片简介:本文介绍了几篇关于数学家的故事,供你在寒假时制作数学手抄报时可以当作素材来使用。
一、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ر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二、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三、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四、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小故事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自己在画点画 简略点儿写 足够了
5.数学手抄报内容
你可以把乘法口诀表写上去,在写一些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等,,还可以出些题目,或者趣味数学,也可以把数学家的资料写上去。。。
故事如,祖 冲 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 还有些资料,,
华 罗 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数学手抄报版面大全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做数学手抄报也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手抄报的图片
数学手抄报图1
数学手抄报图2
数学手抄报图3
数学手抄报图4
数学手抄报图5
数学手抄报图6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
一、数学名人名言
1 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培根
2 用一,从无,可生万物。——莱布尼兹
3 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傅立叶
4 如果我能够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5 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6 数学是最宝贵的研究精神之一。——华罗庚
7 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邱成桐
8 当我听别人讲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觉得很难理解,甚至不可能理解。这时便想,是否可以将问题化简些呢﹖往往,在终于弄清楚之后,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希尔伯特
9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又说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华罗庚
10 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苏步青
二、趣味数学题
大学里的数学题
现在向同学们介绍一道大学里的数学题,同学们不要一听是大学的题就害怕,其实只要动动脑筋,从另外的思路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出来的。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22位数,它的个位数是7。当你用7去乘这个22位数,它的积仍然是个22位数,只是个位数的7移到了第一位,其余21个数字的排列顺序还是原来的样子。请问这个22位数是多少?
提示:这道题如果用字母来代表数字,列成算式是:ABCDEFGHIJKLMNOPQRSTU7×7=7ABCDEFGHIJKLMNOPQRSTU
高僧下棋
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奕。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所以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如果你赢了我,我可以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不过如果我赢了你,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可以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64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国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高崐僧说:“陛下可不要反悔。”国王说:“一言为定。”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30盘,你猜国王应该给高僧多少米?”
三、趣味数学故事
火柴游戏
一个最普通的火柴游戏就是两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于桌上,两人轮流取,每次所取的数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规定取走最后一根 火柴者获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则如何玩才可致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一根,最多 三根,则如何玩才可致胜? 例如:桌面上有n=15根火柴,甲﹑乙 为了要取得最后一根,甲必须最后留下零根火柴给乙,故在最后一步之前的轮取中,甲不能 留下1根或2根或3根,否则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获胜。如果留下4根,则乙不能全取,则不管乙取几根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 火柴而赢了游戏。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让乙去取,则无论乙如何取,甲都可使这一次轮取后留下4根火柴,最后也一定是甲获胜。由上 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数为4﹑8﹑12﹑16...等让乙去取,则甲必稳操胜券。因此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5,则甲应取3 根。∵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8呢?则甲应先取2根∵18-2=16。
规则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为1至4根,则又如何致胜? 原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须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 通则: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则甲每次取后所留的火柴数目必须为 k+1 之倍数。
规则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不是连续的数,而是一些 分析:1﹑3﹑7均为奇数,由于目标为0,而0为偶数,所以先取甲,须 使桌上的火柴数为偶数,因为乙在偶数的火柴数中,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后获得0,但假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甲必赢,因为甲对于火 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制的。因为〔偶-奇=奇,奇-奇=偶〕,所以每次取后,桌上 的火柴数奇偶相反。若开始时是奇数,如17,甲先取,则不论甲取多少1或3或7,剩下的便是偶数,乙随后又把偶数变成奇数,甲又把
奇数回复到偶数,最后甲是注定为赢家;反之,若开始时为偶数,则甲注定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局为偶数,则先取者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局为偶数,则先取者会输。
规则四:限制每次所 分析:如前规则二,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则甲必胜。此外,若甲留给乙取的 火 柴数为5之倍数加2时,甲也倍数加2时,甲也可赢得游戏,因为玩的时候可以控制每轮所取的火柴数为5若乙取1,甲则取4;若乙取4,
则甲取1,最后剩下2根,那时乙只能取1,甲便可取得最后一根而获胜。
通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数为5之倍数或5的倍数加2。 6、韩信点兵 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 韩信点 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 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 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 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 置十五,即得。」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著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著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后,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 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 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老师要数学名人的资料 做手抄报 大侠们帮帮忙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
陈景润: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短期任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数论》等。
其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为名。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2岁。
王元(193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曾任研究室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数学学报》主编,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辑,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解析数论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
王元教授1930年4月30日生于浙江兰溪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很早就受到启蒙教育。他不特别聪明,更不是神童,但是他同大多数有成就的人一样是通过苦学才获得成功的。王元的小学、初中时代,是在战乱与艰难中度过的。4岁上学,那时他还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孩,一心只想玩,结果连续留级了两年。上中学时学习成绩只是中等水平。
这样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却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凡是他兴趣所及,都肯花费时间刻苦钻研。开始,他喜欢看小说,不管多厚的本本,他都要想方设法看完它。他看别人拉二胡,自己也动了心,成为二胡的爱好者。由于他抓紧时间苦练,又肯动脑筋琢磨演奏技巧,不久就成为出色的二胡演奏者。后来,他又喜欢画画和游泳。他经常带着画板出去写生。画累了,就脱下衣服跳到湖里痛痛快快地游泳。广泛的兴趣,养成他不怕困难和一种强烈进取的精神。只要他感兴趣的项目,他总比别人学得好。
1948年,王元高中毕业考入浙江英士大学数学系。浙大是我国老一辈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多年执教的地方,数学教育卓有传统。二位教授自30年代起就坚持办高年级学生读书讨论班,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极有帮助。浙大的教学环境激发了王元对数学真正的兴趣。大学四年级时他在读书讨论班上报告了A·E·英哈姆的《素数分布论》。1952年,王元从浙江大学毕业,因成绩名列前茅,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年后又被分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华罗庚先生。从此,他与华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风雨雨30多年,他自己也成长为一代著名数学家。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他首先将解析数论中的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4,1957年又证明了2+3。王元证明的2+3表示的是: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至多两个质数的乘积再加上至多3个质数的乘积。其缺点在于两个相加的数中,还没有一个肯定为质数的。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其成果为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此时的王元只有27岁。其后,他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他们于1973年证明的定理,受到国际学术界推崇,被称为华-王方法。七十年代后期又对这方面的成果做了系统总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20世纪80年代在丢番图分析方面,将施密特定理推广到任何代数数域,即在丢番图不等式组等方面取得先进的成果。
王元不仅是一位在数学专业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通过数学研究,他进一步关注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和数学家在教育、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影响,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他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部分汇集在论文集《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传记《华罗庚》、文章汇编在《王元文集》和《华罗庚的数学生涯》等书中。王元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数学的美的论述是:什么是好的数学?评价数学的标准是什么?“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对物理科学也很重要,但对数学,它是第一标准。《华罗庚》可以说是王元科普创作的代表作,花费八、九年的时光,写了一本数学家的传记。由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来写的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正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
《华罗庚的数学生涯》也是王元先生记述华罗庚数学研究的专著。华罗庚的成就遍及数学很多重要领域,他的特殊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论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载入史册。本书分一、二两篇。第一篇介绍华罗庚在纯粹数学方面的成就,并附有国外数学家的评语。第二篇主要介绍他在应用数学和数学普及方面的贡献。
《王元文集》是王元先生将自己长期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收集成册,成为系统地论述数学科学和展示数学成就的专著。
《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王元院士多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的部分论述性文章(不包括专门的学术论著)的汇集。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论述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意义、研究方法与进展,进而涉及当代数论的成就、应用及其在数学中的地位等;第二部分“综合论述”,从更广阔的视角阐发作者对整个数学的认识,以及作者在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领导实践中形成的对发展中国现代数学的看法、见解,这部分还包括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关于如何学习与钻研数学的体会;第三部分“数学家”,收集了作者为我国现代数学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所写的纪念与评述文章,是中国现代数学的珍贵史料;最后一部分为作者个人成长经历与学术道路的自述。本书书名强调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主题。在数学史上,著名的猜想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难度使它们具有诱人的魅力,而且更由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新概念与新方法对于整个数学进步的推动。本书是一本大众深刻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完整著作。
王元教授多次在不同场合告诫青年学生,中学生现在不要搞“哥德巴赫猜想”,应该打好数学基础。不可企图从整数的定义出发,用简单的算术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数学家为解决哥德巴赫猜这一难题付出了多少辛勤劳动,从事这一研究必须具备必要的数论基础。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周光召教授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2000年亚洲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等职。
周光召教授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过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因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于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周光召教授还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四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捷克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蒙古科学院、法语区工程师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韩国翰林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者。
关于数学的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内容
第一写关于数学的名言
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毕达哥拉斯说:“数支配着宇宙”
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米斯拉说:“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培根(英国哲学家)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布尔巴基学派(法国数学研究团体)认为:“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黑格尔说:“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
魏尔德(美国数学学会主席)说:“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
柏拉图说:“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
考特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第二写关于数学的意义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第三写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康托尔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 *** ”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尔的 *** 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最后,可以写关于数学的笑话
小明小学数学考试,回来后他妈问他考得怎么样.小明说:"我基本上会做,但有一题3乘7,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打铃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个18."
小学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图片简介:本文介绍了几篇关于数学家的故事,供你在寒假时制作数学手抄报时可以当作素材来使用。
一、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ر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二、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三、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四、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小故事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自己在画点画 简略点儿写 足够了
数学手抄报简单的内容
你可以把乘法口诀表写上去,在写一些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等,,还可以出些题目,或者趣味数学,也可以把数学家的资料写上去。
故事如,祖 冲 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还有些资料,,
华 罗 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 *** ,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小历史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21世纪七大数学难题
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可以预期,“千年大奖问题”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于趣味数学日记手抄报用的大约一百字.要围绕趣味数学来写.再加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